一點點親戚關系。有關這個戒律長老的事情,還得給你說道說道。原本在天墉城中是沒有戒律長老這個席位的,這個席位是在第十任掌教時期設立。而這設立的緣由嘛,咱們天墉城史冊上是說天墉城門人衆多,期望給執法長老這一席位分憂,這才将執法長老下這戒律,即專管弟子責罰的這一塊兒給獨立出來,讓執法長老這一系輕松一些。但野史或者說坊間傳聞則是,在第九任掌教的時候,專管戒律的執事跟第九任的執法長老之間不睦,似乎是有一點點的私人矛盾,性情上也有點不大對味。并且,在弟子犯錯受罰的這個事情上,兩者總是出具相反的意見。這戒律執事是條條框框都要按照門規來,而且還是詳細的那一份。而那位執法長老則相對心慈手軟一些,比較喜歡小懲大誡。差不多算是在私人關系上有點矛盾,彼此性情上也不大一樣,以及公事上有不同的處決意見,所以常常搞得第九任掌教有些頭疼。但這個事情都是在第九任掌教執掌天墉城的後期了。那位掌教跟前掌教之間是親傳師徒關系,還是前掌教最喜歡的親傳三弟子,加上天墉城因為擴建,因為聲名鵲起,跟以前的天墉派已經不同了,應該有一種包容的胸懷才對。這第九任掌教就還是比較站在執法長老這邊,覺得那個戒律執事實在是不怎麼會處事,像他這麼嚴刑峻法的,人家怎麼看待天墉城?再說,這是修仙的地方,這弟子來你這戒律堂一趟,就跟個血人似的出來,成什麼體統?也不怕滋生些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556]。第九任掌教有次還是因為這個讓執劍長老收徒的事情,約執劍長老喝茶,與此同時提起這個事情,就說聽聽執劍長老是什麼意見。執劍長老對此,隻說是弟子犯錯在所難免,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無需嚴峻,也無需寬縱,公平公正所有人無異議處之便可[557]。執劍長老這話算是說的比較公正吧,但這在那位第九任掌教眼裡,則是站在執法長老這邊的,就還是站在執法長老這邊,甚至是規定了隻能按照簡要的那份門規處罰弟子,且還得多對犯錯的弟子進行道德教化而非一味的懲罰。因着這掌教都一錘定音了,自然是得按照這個規則來辦了。但人算不如天算,恰好這獲得第十任掌教之位的這位跟那位戒律執事之間是很好的關系。如此,随着權力的更疊,規則則呈現了相應的變化。當然,這個也跟第九任掌教的規定有關系。因為第九任掌教的規定,那個時候整個天墉城挺那個啥的,有一點點雞飛狗跳的意思,就真的很像是山下那種一般的門派裡,一大群小麻雀叫喳喳的。第十任掌教覺得這可不行,再這麼下去天墉城得變成什麼樣了。于是,就有了獨立的戒律這麼一個長老席位,就是那位戒律執事當值。而這是相對正經一點的野史,也算是在那些記載中可以找到些許蛛絲馬迹的野史。另外一份帶點桃色的野史,說的是這第十任掌教和那位戒律執事之間是竹馬的師兄弟關系,後來長大些了,就有了點兒桃色關系。這個戒律的席位,純粹就是情感上的一份禮物。說白了,就說這位戒律執事之所以有了這麼個席位,就是第十任掌教的關系戶。還有一種說法是說,這位第十任掌教在角逐掌教之位的時候,這位戒律執事立下過汗馬功勞,所以得到席位相當于等價交換。差不多算是無論從哪個交代來說,這個戒律長老的席位其實是有點多此一舉,有點關系戶的意思。但這并不妨礙其就這麼流傳下來了。這位第十一任戒律長老——涵究,就是那位戒律執事的侄子兼親傳六弟子。陵耀跟戒律長老之間的關系又稍微遠了一點,拐了個彎兒的親戚。不像是陵樵跟凝丹長老之間的關系要稍微近一些。因着陵樵和陵耀的情況是差不多的,這倆其實相對來說并不對立,反而還有點兒大家抱團的意思。當然,這也是在掌教之位的争奪還沒有拉開序幕的時候,是這三家的情況。拉開序幕之後麼,陵樵和陵耀的陣營也逐漸凸顯出來,但他們兩家彼此之間是個井水不犯河水的關系,甚至好像還有那種挺私密的往來。大師兄這邊,是在拉開序幕之前就已經做了許多準備了,陣營的規模和程度早就成型了,也運轉得相對比較好,就是可用之人不是特别多而已。因着序幕的拉開,陵端這個喜歡搞事的,肯定是要下場摻和一腳的,也不管自己到底有沒有那個金剛鑽兒。在這四位下場之後,接着就是陵涪。最後才是陵芝。因着各有各的特點,這自然也各有各的人脈和手段。就這麼競争了一段時間,就呈現了現在的膠着狀态。在那之前還有一些其他的陣營,但規模很小,基本上被這幾家給吞并了,所以才說是次一級的對手給踢出局了。陵涪是個野心很大的人,他想要聯合陵耀和陵樵幹掉陵芝,是他覺得陵端身邊的人都是些臭魚爛蝦,即使得到了陵端的份額,将陵端的陣營拆散,對他這個陣營沒有實質上的好處。且陵端這個掌教二弟子的位份,要動他,确實還是有那麼點兒不太方便的[558]。而這陵芝都是掌教親傳弟子中排行第二十三位的了,動起來相對來說還是要輕松些的。尤其這陵芝的陣營中,可是包含着掌教一脈和凝丹一脈,不僅僅質量高,還有用。份額上,也相對比陵端那裡能夠瓜分的大一些。而聯合陵耀和陵樵,則是看中了他們的原生性陣營。但在這個事情上,陵涪可能是失算的。陵耀和陵樵雖然手中有原生性的陣營,但他們也發展了很多第十二代的甲級弟子,還有許多埋藏在乙級丙級丁級中等待着晉升的線人弟子。這些人已經站在了他們的陣營中來,隻是得等待着晉升到有話語權的甲級中來,才能幫着壯大他們的陣營。他們的陣營隻能說在甲級弟子這麼個梯隊裡看着跟這幾位勢均力敵,但在其他地方,這幾位可還差得遠。陵耀和陵樵對天墉城究竟怎麼認為的,我不知道,但他們那模樣應該是最願意坐山觀虎鬥的。畢竟,這幾個的根基都很淺,而他們算是有根紮在這裡的。且他們之間的利益沖突也不明顯,大家都跟這裡的長老之間有親戚關系,且家裡都有人在天墉城,他們之間無論誰做掌門,誰做長老都不是個問題。所以,我猜想這才是他們之間的陣營并沒有相互傾軋的來源。而陵芝的話,陵芝因得凝丹長老的喜歡,他其實跟陵樵是走得相當近的。他們之間算得上是半個嫡系的關系。而跟陵耀之間,則是因為陵樵這個橋梁在,遂關系還挺不錯的。陵涪想要遊說陵耀和陵樵幫着扳倒陵芝,這恐怕人家是轉頭就告訴給陵芝了。一者是他們之間的關系上,二者因為這其中并不牽扯到陵樵和陵耀,人家又何苦來趟這個渾水?三者根據我的觀察,陵耀和陵樵恐怕應該知道陵涪幹了些什麼事情,覺得他就是一個狗腿子,覺得他跟陵端是一路貨色,所以就挺那個啥的。陵芝是掌教門下的,但他對陵端的态度卻與陵涪對陵端的差不多,估計是覺得陵端跟他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所以就還是保持着不近不遠的關系,可因着他這排行二十三的關系,終究還是有那麼點兒掣肘的。可他跟陵樵以及陵耀的關系在那裡放着,陵川是肯定得把陵端拉着的。尤其陵芝又得凝丹長老喜歡,這無論在哪兒,誰都能得罪,哪怕是天子都能得罪,但唯獨不能得罪醫者[559],除非你根本就不想活了。如此,陵端和陵芝的陣營還沒有傾軋起來。而陵涪的話,陵端和他的陣營之間還有那種不是很明顯的傾軋。陵端的手底下都是些地痞流氓,也樂于幹那種不太上得台面的事情。而陵涪又是個野心很大的人,他看中的永遠都不會是陵端手裡的那些烏合之衆,也肯定不會選擇陵端這般人做他的合作夥伴。所以,這兩者之間其實有點兒表面和諧的意思。現在,你再來想想這個事情——陵端主動請纓來做這個招收新弟子的事兒,還主動提出讓百裡屠蘇監考翡翠谷試煉,掌教已經同意了這個事情,即使對百裡屠蘇的監考一事還有過猶豫,這幾個陣營——大師兄的這個陣營中的人、陵端那個陣營、陵芝、陵涪、陵樵、陵耀怎麼看待這個事情?而且,還有一個比較容易忽略的地方——妙法長老那一脈,以及執法長老那一脈的人,又是怎麼看待這個事情的?妙法長老那一脈,我也不太清楚是為什麼,或許是因為他們對衍天的事情了解得比較深,也或許是因為對天意的理解比較深,他們那一脈的弟子都挺樂天知命的,很少見到他們那一脈的弟子站隊和競争掌教這個席位。而執法長老這一脈的話,也跟妙法長老那一脈差不多,這些弟子的心對于權力的追逐都比較淡然,不怎麼參與這些事情。當然,執法長老這一脈又相對妙法長老那一脈在這個事情上要稍微特殊一點,因着這執法一脈事實上還存在某種意義上的規勸監察掌教的作用,所以他們那一脈的流傳都相對單純和正統,也甚少摻和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對了,還有個關鍵人物——芙蕖師姐,又是怎麼看待這個事情的?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