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還真是令自己心煩的事情少了,便不再需要用轉玉簪的方式來舒緩自己的煩躁了。
這會兒的把玩,更多的是因為閑的。
但轉着轉着,自己的速度就慢了下來。
因為自己想起了陵樵說的話。
他說,天墉城...其實早就不是很多年前的那個天墉城了。曾經的天墉城,很純粹。僅僅的就是一群緻力于道法,緻力于劍術的修道者,他們追求劍術的大成,追求道家的清靜無為,追求那制高的道法,希望像執劍長老一樣,成為劍術大家,希望跳脫紅塵,希望能夠有更大的能力幫助他人。但...自第八任掌門開始,一切都變了味道。否則,他也不會與自己産生敵對,反而大家都能是好兄弟了。陵逸他...十分的聰明,也十分懂得有些道道。否則,他也不會在那麼一個敏感的時候做出這等選擇。他想,對于陵逸的選擇,自己肯定是明白為何如此的。但對于自己而言,這不影響。因為殊途同歸。下場來參與這掌教之位的争奪,事實上屬于比較拙劣的自保之策。在大師兄得到代執劍長老之位之時,他和陵耀是真心為大師兄感到高興。大師兄究竟是何水準,他和陵耀都心知肚明,也知道無論如何,他們都是争不過大師兄的。不僅僅在高瞻遠矚之上,也在劍術修為之上。大師兄做的許多事情,都被他們看在眼裡。他們知道,大師兄會是很好的一個領導者。而且,他們也知道,大師兄會把天墉城帶回原有的軌道。現在的天墉城,已經走在了一個非常危險的邊緣之上,若巨石懸于懸崖之頂。哪怕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都足以讓天墉城經曆一場浩劫。關于百裡屠蘇,他和陵耀曾去過茅草屋那邊,尋了幾位他們父輩們比較熟悉的叔伯,問過。這些人都說百裡屠蘇雖然看着年輕,看着瘦弱,但在劍術上确實很有天分。假以時日,超過大師兄也說不一定。但百裡屠蘇...性情孤僻,加之天資出衆,這些都會為百裡屠蘇帶來禍患。那次,陵端陷害百裡屠蘇的事,他和陵耀都瞧得明白。但他們都無法阻止,遂他們才...現在,接連出現了兩次黑衣人事件,他...沒有自己那麼聰明,看得清楚浩浩湯湯之下的碧波蕩漾。但他很确定,黑衣人來襲,并不會是那一粒塵埃。真正成為那一粒塵埃的,是...屋子裡髒了,還是應該清掃清掃...
他的這個話...
天墉城确實如他所說,的确是在這般更疊之中變了味道。
他尤其提到了第八任掌門。
這個麼,就連自己也跟陵雲提過這個事情。
确實,許多改變都是從第八任掌門開始的。
但若追根溯源,事實上天墉城的改變,是來自于執劍長老的加入。
執劍長老前來天墉城之後,為天墉城帶來了禦劍之術,為天墉城的劍法進行了修繕,還對天墉城當中的許多事情進行了改革。
這些都是在藏經閣的《長老世家》中可以查詢到的。
天墉城的刀筆篆也不會為了歌功頌德一事而亂寫。
這些記錄都是真實的。
這也是執法長老幾乎獨立的原因。
否則,太過受到權力的影響,這刀筆篆估摸着也保持不了純淨。
但從一個比較公正的角度來講,執劍長老為天墉城帶來的都是相對而言好的影響。
并且,也确實把天墉城的劍術帶到了另外一個高度。
據陵越所言,他見過天墉城在執劍長老修繕之前的劍法。
确實存在比較混亂的情況。
還有一些可能是從其他門派學來的劍招,但又沒有徹底領會别人這種劍招的真實劍意,還沒有進行合理的内化,便加入了劍譜。
如此一番,将所有的劍招按照劍譜演練,便會有淤塞之感。
這緣由便是來自劍意的不連貫,劍意的參差,以及劍招轉換的不流暢,不自然。
之後,執劍長老仔細閱讀劍譜,将劍譜的劍招和心法重新進行了修訂,删繁就簡。
新式的天墉城劍法就此誕生。
現在天墉城中教習弟子所用的劍譜,就是當年修訂出來的劍譜。
包括陵越,也是學習的這一本劍譜。
這一本劍譜,聽陵越說,意在‘純’、‘簡’、‘利’。
‘純’,代表劍心純粹。
‘簡’,代表大道至簡。
‘利’,代表劍招幹淨利落。
想要将修繕後的劍譜練好,便要做到這三點。
但...确實因為第八任掌門的一些改革,而造成了這三點的缺失。
第七任掌門,其實并不是新式劍法的學習者,他隻是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