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白曉芸氣勢洶洶地沖進了王府。負責守衛的人也不攔,任人直接進了書房。房内,睿王正和李先生在看書,見到來人也不驚訝,隻是相互對視了一眼。
“曉芸,不是咱們做的。”
“不是?”白曉芸疑問道。
李先生點點頭,合起手中的書,緩緩走到人面前。
“成大事定會有流血,但這件事,确實不是咱們的人做的。”
聞言,白曉芸的氣勢去了一半。她于眼前人有恩,李金應該不會騙她。
“根據我們的消息,你這手下是被名單上的一名暗探所殺,他們好像是夜裡意外遇到,互相搏殺出了事。”
婦人對這個解釋半信半疑,但她也沒有更多的證據,留下了一句“我會查清楚”就要走,但李金卻出言留住了人。
“曉芸,我想你明白,你與這些手下遲早是要兵戎相見的。”
“那也是死在戰場上!”說着,白曉芸頭也不回地走了。
見狀,房内的老人歎了口氣,轉身向睿王行了個大禮。
“曉芸一時心急,王爺莫要怪罪。”
座上的人搖了搖手中的書并沒有放在心上。他了解白曉芸,他們有共同的信念,即便路走的不順,也必然駛向同一片海。
“對了,雲深送的那些東西你都看了?”
“看了,果真如咱們所料,閣裡的消息确實是先城外後宮内,除了蘇洵大人,咱們猜的那幾位也有參與。”
文昌閣的作用皇族子弟都明白,但消息的傳遞與負責的大人古往今來都是絕密,除了宮裡那位,沒有第二人知道。此次他們借着聞餘舟的關系,經白曉芸和唐明钰一番配合才鬧了點動靜出來。
“不過這次試探固然有效,但沈夫人到底隻能得城内的情報,這宮内,王爺打算如何?”
聞言,睿王放下手中的書,雙眼露出了一絲狡黠。
“本來我也愁的,但這個暗衛死了反倒給了我們機會。”
當朝大将軍一向愛護自己的兵,即使韬光養晦,也斷不容許别人欺負到頭上。何況,此次還牽扯到外敵,程若珩的動作不是一般的快,不過三天,蠻族使團已經被悄悄翻了個遍,那份名單上的暗探也悉數落了網。
這一番動靜也驚動了宮裡的老人。本該享受大壽之禮的太後有些坐不住,趁着皇帝來請安,将人留了下來。
“明兒,母親也不繞彎,這事兒你如何看?”
昭明帝笑笑,連忙給自己這位急躁的母後奉上了一杯茶。
“母後,若珩做事有分寸,這蠻族殺了人,自然是要償命的。”
滿頭金貴的婦人依然不放心,想到先皇對程家的提防,她不僅沒有去接那杯茶,反而繼續道:“明兒你一向性善,先皇的遺囑你可還記得?”
聞言,昭明帝的笑意僵在臉上,他起身退後一步,恭敬地向當朝太後行禮。
“兒臣不敢忘。”
見狀,座上人趕忙上前扶起自己這來之不易的皇子。
“明兒,母親不是這個意思,母親知道你器重他,隻是這朝堂之法在于平衡,程家軍雖沒了,但他程若珩依舊勢大,今日尋私仇,明日就可結亂黨。”
母親的拳拳之詞多少讓人觸動,年輕的皇帝握住那保養得宜的手。
“母親放心,兒臣明白。”
當政這幾年,文有蘇洵,财有睿王,大力扶持的江南軍也是蒸蒸日上,他相信,假以時日,幾大勢力他定會助他将朝堂平衡的很好。但即使如此,太後仍然不放心。當初安樂心儀程若珩,她還十分高興,想着入了皇家,這男人不得不忠心,可惜被人用計逃掉。
“明兒,你一向對良将愛護,但這帝王的心不能不狠啊。”
聞言,昭明帝那顆仁君的心又抖了一抖。見狀,當朝太後十分滿意,待人走後立馬起了布置。
“去,把睿王給我找來,就說哀家新做了梅花糕,叫他來嘗嘗。”
簾子後面的小太監領命,悄無聲息地離開了。
宮裡波谲雲詭,宮外的喬曦也是惴惴不安,這些日子程若珩天天都來,有的時候小坐片刻,有的時候隻是看她一眼。雖然他說事情一切順利,但看起來并沒有那麼簡單。但如此忐忑的日子裡也有好事發生,比如最近孩子們讀書非常認真,比如法英終于來了回信。
喬曦一收到信就着手準備拜訪,她問了萬寶寶好些關于孕婦的問題,将那些調養身體的補品備了個齊全。迎門的女官見着十分感激,再三言謝。
“小姐真是有心,族長這身子正需要調養!”
“嬷嬷見外了,小女對族長欽佩已久,在這上京有什麼需要的盡管開口。”
聞言,女官又賠了個笑臉。
“族長一切都好,就是這身子不爽利,前些日子實在是見不了人。”
喬曦擺擺手直言理解。生育于女子是要命的大事,再加上法英進京是公務在身,她相信族長不會無緣無故拒絕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