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禦書閣,儀華并不在。
朱棣将三層都轉遍,不見她身影,心裡空落落的。有意無意地踱到存放《宋史》的書架前,撫弄着書脊,難解心中惆怅。
忽然不經意間,見有冊書微微凸起,抽出一看,《後妃下》,正是自己當日幫儀華抄的那本,心裡更是難過。待要放回去,覺得哪裡不對,再仔細一看,書中某頁微微折了一個角。
自己前日抄書時,還沒有折角。
而這幾日會來翻動《宋史》的,大概隻有儀華。
朱棣連忙翻開折角那頁,是宋哲宗昭慈孟皇後的傳記。
開頭的左右兩頁并無什麼特别。朱棣目光掃畢再翻一頁,見“充奉迎使”一句的“充”字右下角,有一抹極小的紅,胭脂色。
他心中一動,将這兩頁看過,再無其它,忙再翻一頁。果然。
“惇又陰附劉賢妃”一句,“妃”字右下角,也有極小的一抹胭脂。
再翻一頁,“胡舜陟”一句,“胡”字右下角,也有。
好聰明。
才入宮月餘,近乎孤立無援,她竟猜到了幕後黑手是誰。比阿橚還強。
而且不用宮人傳信私相授受,不用私下相會見面說話授人以柄,她神機妙算巧手安排,便将消息送到了他這裡,提醒他提防胡妃。
“胡”字和“充”字散落書中各處,若非她博聞強記過目不忘,怎麼挑得出這篇剛巧三字湊齊可以用來傳信的《哲宗昭慈孟皇後傳》?
更難得,她算準了他的心。
“原來她猜到我想見她,會來這裡。”朱棣心想。
再想深一層,原來她也想見他,她也想到了這初遇的禦書閣。
若非兩人心意相通,她的計策怎能成功?
朱棣捏着這一卷《宋史》,嘴角勾起一個溫柔的弧度。
“來人!”他揚一揚手中的書,吩咐道:“這卷書,本王拿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