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琬祎把剪輯好的視頻發給品牌方。
品牌方贊不絕口,表示視頻超出預期。他是互聯網沖浪達人,能看出視頻裡梗多又密集,方便拆分成10秒的短視頻,大範圍傳播。
孫琬祎長呼一口氣,其實他對這次的劇情不甚滿意,因為串梗時的劇情轉折有些生硬。隻是礙于工期較緊,無法細細雕琢。最後隻得作罷。
那個品牌方調動了他所謂的300營銷号進行宣傳,新創的詞條登上熱搜榜,點進去一看,各種認證的娛樂号轉發剪切後的視頻,文案都是一樣的。
有了營銷号聯動,原始視頻播放量,一路突破200萬。
品牌方讓他們去x博,x音也開一個認證号,說這叫全平台聯動,覆蓋受衆更廣。
孫琬祎有一點不安,她看了營銷号的轉發文案,清一色是“老外沉迷國産遊戲”,與她們原視頻内容有出入。
但是接廣告前雙方已經約定好,視頻版權屬雙方共有,品牌方有權用視頻素材去做自己的宣傳。
品牌方給他們發了一個數據分析軟件的截圖,上面顯示他們視頻的各種搜索指數一路飙升連帶着遊戲,預約人數也漲了很多。
“不用擔心。”那個人自信滿滿的說道,“我都搞過運營多少年了,我們是專業的。”
結果第2天,孫琬祎就看到了遊戲的負面熱搜榜。
“xxx 騙肝”
“xxx 水軍”
“xxx 策劃有病”
“不用擔心。”負責人仍然情緒穩定,“都在可控範圍内,适當一些黑熱搜,更有助于迎合玩家叛逆心理。”
但到了下午,另一個負面輿論爆發了。
有玩家在社交媒體貼出截圖,說遊戲内外服福利不一,外國玩家的新手充值比國内玩家價格低,而且贈送的禮包更多。
這位玩家本身就是氪金大佬,看不得自己充的錢為别人做了嫁衣,于是怒而融号,宣布從此不再玩這家公司任何遊戲。
“不……不要緊。”對接人的聲音已經有些不穩,“還能洗,還在可控範圍内……”
但又過了三個小時,社交媒體上出現了另一個視頻,這是一個老外博主,也是做搞怪視頻的,比孫琬祎他們粉絲更多。他錄了個視頻,開始指責“地球人類觀察報告”這個賬号漲粉過快,疑似有專業團隊運營。
于是有玩家開始将焦點,放到“地球人類觀察報告”上了。
有人扒出這個賬号的記錄,發現它曾點贊過科技公司創業史系列視頻,于是更加認定這個賬号背後有互聯網大佬掌控,能走紅全靠專業團隊運作。
更有甚者,翻出遊戲公司曾接到外國互聯網公司投資的報道,便推斷“地球人類觀察報告”也有境外資本參與,出鏡老外根本不是學生,而是雇來的演員。
孫琬祎傻眼了,這個賬号是她從前不用的小号,很少登陸,所以用作公号後也沒清理以前的浏覽記錄。她根本沒想到以前的點贊會成為别人揣測的證據。
一時間輿論反噬,遊戲公司的黑粉、那個老外博主的粉絲以及不明真相的路人都來攻擊“地球人類觀察報告”,形勢越演越烈。
孫琬祎焦急地浏覽着網上話題,心沉了下去。
手機“嗡嗡”響了起來,唐哲給她打來了電話。
“你看到網上的消息了嗎?”孫琬祎急急地問。
唐哲這兩天不在校園,因為滬城在辦一個國際性電競比賽,他受邀去做了翻譯,現在遠在千裡之外回不來。
“我正想要說這事。” 唐哲那邊很嘈雜,像是在會場裡那樣。
“我們被遷怒了,現在那個負責人也聯系不上,我們該怎麼辦?”
“可能不是遷怒。”
“什麼?”孫琬祎一愣。
“我在這邊遇到幾個遊戲圈裡的朋友,”唐哲的聲音聽上去有點焦急,“他們說,這家公司慣用的一個公關手段,是每次有輿論風波時,就制造另外的話題點來轉移大衆火力,好讓自己從輿論中隐身。”
“所以這一次,我們可能不是被遷怒,而是被當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