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33 鬥舞2
學弟問他們有什麼需求。
孫琬祎一指李大爺那邊,深沉地說:
“pk過對面。”
???
學弟覺得很抽象,但學姐的吩咐一定要聽。
于是他也在音樂協會群裡搖人,招呼其他學弟學妹們為學姐的事業添磚加瓦。
【社團同志們快來,拿上你們的家夥事兒,學姐需要我們!】
下午的文廣,硝煙彌漫,兩個舞團正劍拔弩張時,突然神兵天降。一群小年輕抱着樂器來湊熱鬧,自己搬個小馬紮,坐下後,調音的調音,抹松香的抹松香,為首的人還彬彬有禮,說“您好,我們是請來的外援”。
李大爺覺得他們是來砸場子的。
兩邊真正開始對壘,像是劉三姐和員外門客比拼山歌一樣,你一回合我一回合,将人氣刷到爆,屬于是過路的狗都要看上兩眼。
“報,對面在跳筷子兄弟!”賀子睿刺探消息回來。
“莫慌,我們有鳳凰傳奇。”
“鳳凰傳奇他們跳過好幾首了。”
“你不早說!”童源急忙打開手機裡的歌單,尋找新的單曲。
賀子睿瞥了眼上面清一色的抖音神曲,大驚:“你平時都在聽什麼啊?”
“要你管!”童源推開他的臉,“去,再探,再報。”
人多熱鬧,直播間流量穩步上升,有人不嫌事大,留言說這是“年輕人與老年人的廣場制霸權之争”。
【打起來,我要看血流成河!】
學弟第一次見這種視頻博主扯頭花的事情,為大家的drama而瞠目結舌。
“這也太……”他努力搜索着如何形容,“太造作了。”
童源卻說:“恭喜你,終于領悟了做up主的真谛。”
孫琬祎說:“我們把pk人氣刷上去,也是在給我們的賬号引流。觀衆們覺得我們有趣,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就會關注我們,我們就能進行初步的粉絲積累。”
學弟是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平時上課時學了很多公關和營銷案例,一點就通。他與有榮焉,激動地說:“學姐放心,我們一定緊跟你們的步伐,學姐需要我們到哪裡,我們就到哪裡。”
但是直播間人數比起對面還是差一口氣,孫琬祎他們雖然在b站有粉絲基礎,但在抖音還是新人,比不上李大爺自帶流量。而他們在某站的粉絲很多并不玩抖音,導緻他們客場作戰,很是受限。
賀子睿再次來報,李大爺已經進行到懷舊金曲環節了,下一首是蘇聯老歌《紅莓花兒開》。
孫琬祎搖來阿廖沙,讓學弟去庫房借來一把塵封多年的手風琴,硬塞給他。
“來首《喀秋莎》,樂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孫琬祎邊說。
阿廖沙傻眼:“我不會手風琴。”
童源痛心疾首:“身為俄羅斯人,你怎麼能不會手風琴呢?”
影視劇裡的斯拉夫人不都是裹着軍大衣戴着毛帽子,抱着手風琴,圍着篝火唱《喀秋莎》的嗎?
阿廖沙很是無語。
“我最近新學到了個中文詞,很符合眼下場景。”他說。
“什麼詞?”
“菀菀類卿。”
“……”
直播間的人看到有個俄羅斯小帥哥出現,互動熱情高了起來。
【小哥好帥!性别别卡太死!】
【你們是不是家裡都養熊?】
【戰鬥民族不應該是這個體格啊?】
【你們是不是中學就要學開坦克?】
【線下比劃幾招怎麼樣?我練泰拳的。】
阿廖沙試圖用換位思考讓衆人理智一些:“難道你們都學過功夫嗎?”
豈料童源認真點頭:“學過。”
衆人都看她。
童源解釋,她姥姥有個多年好友在青城山做道士,會青城功夫。童源幼時,曾在姥姥牽線下,有幸得道長指點過,習得了一些拳腳功夫。結果童源勤于練習,到了初一時已經打遍全班無敵手,從此走上了中二的不歸路。也因此讓剛上中學的賀子睿大為震撼,從此深深折服。
阿廖沙呆了一呆,随即拍了拍賀子睿,深表同情。
“兄弟你……不容易啊。”
于是換成童源來教育阿廖沙了,将手風琴塞給他。
“拿在手裡多培養培養感情,有沒有感受到遠古血脈的呼喚?”
“不,完全沒有。”阿廖沙油鹽不進。
童源恐吓他:“賣不了才藝隻能賣男色了。”
阿廖沙瞥了眼直播彈幕的虎狼之語,屈從于現實。
他舉手妥協:“花滑行嗎?但沒有裝備。”
他本來是想用客觀原因退辭掉才藝展示,誰知賀子睿非常實誠。
“我知道去哪裡搞裝備。”他的社牛人脈網上線了,“但是是旱冰的。”
裝備是有的,隻不過是旱冰。學校裡有滑冰社的成員,以前天天在文廣教新入社的學弟學妹畫餅,後來文廣被占,他們也被擠走,現在也正為培訓場地發愁呢。
他們和孫琬祎等人目标一緻,聽說在試圖搶回文廣,當即決定幫場子。
于是滑冰社的成員也來了,搬了個凳子,幫他們熱場。
晚上七點鐘,正是大部分人一天主課結束的時間,學生們在宿舍和食堂刷着手機,突然看到校園牆更新動态,有人匿名投稿,說在文廣有直播pk,大家可以去看,還附上了直播間的鍊接。
【怎麼了,校慶提前開始了嗎?】
【啊原來又是師弟師妹們搞出來的,這是要進軍x音平台了嗎。】
【我還以為他們要糊了,竟然還能整新活,失敬失敬。】
【聽說是為了運動會開幕式的事情,好像是文廣被占了,學生們沒法排練。】
【那更要幫忙了!】
【殺呀,奪回文廣!】
【我一定要去幫助學弟學妹,問就是食堂大爺每次給我打飯都要抖勺子,你能想象土豆炖牛肉裡根本沒有肉全是土豆嗎?】
動态是孫琬祎編輯的,發給了小謝老師,剛好小謝老師在管校園牆,人脈不用白不用。
整個晉西北亂成一鍋粥,校園牆被人刷了幾千條動态,全燕外學生都在出謀劃策,搖旗呐喊。
副校長剛剛在教工食堂用完餐,正準備回辦公室收拾收拾,美美下班回家,結果聽到有年輕老師在讨論校園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