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與雷修别後,林靖乾細細瞧着顧曉聞,玩味道:“很多人都可以……對于你,我是一衆可供選擇中的一個?”
顧曉聞說:“你是其中的喜出望外。”
後來兒子出生了,母子兩人進入長達三年的親密期,彼此離開視線從不超過一小時,顧曉聞做事情總是帶着兒子,别人說顧曉聞承擔得太多,她說:“我是他的媽媽,假如愛有天意,那麼我愛他就是天意,我能夠為他付出多少,不是參照他的爸爸能夠為他付出多少,而定額定量的。”
這席話,讓林靖乾對妻子萌發出空前的敬意,那也是他對顧曉聞的愛情開始知覺的原點,在那之後,林靖乾便有意地空出時間,多次主動到顧曉聞身邊去,并且努力高質量地與她相處。
婚後五年,火種才得燃燒,夫妻倆的互動才漸趨熱烈和飽含感情。
後來,林靖乾聽顧曉聞拒絕一個男士的示好,起先說得很委婉,她說:“如果我們相遇在學生時代,我們可以有段親密的私人關系,遺憾的是,我們已經成為了社會人,我更是有了家庭。成家的人與異性交往,親疏與進退都要有分寸。”
男士當然隻是表達崇拜,言辭還比較克制,也不至于真的去挖牆角。
顧曉聞便一如既往滿身矜重,而和顔柔語,不動聲色地将對話閑聊化。
男士緩和了緊張情緒,感歎說:“像顧老師這樣的人生赢家,一路走來,一定求必有得,不必經曆那些曲折幽暗,心心念念。”
顧曉聞搖了搖頭:“真的心愛哪兒有那麼笃定!愛一定是不自信的,是常覺得虧欠,是想觸碰卻收回的手。”
“顧老師跟靖乾先生并不是一見鐘情、雙向奔赴嗎?”
說到林靖乾,顧曉聞嗓音顯得極為幽杳,突然突出了這麼一句:“是我苦心設計和他在一起。”
林靖乾蓦然察覺到,這段婚姻對顧曉聞,或許不是逆來順受。
而當時結婚七年,林靖乾已經對妻子有了相當的感情。
其實,在結婚前夕,林靖乾就和顧曉聞交過底。他說,這一生要去做該做的事,扮演丈夫的角色也是。他以為顧曉聞也一樣,她擅長做好任何角色。
“姐夫,我阿姐八歲時候寫的日記裡,有過一首小詩:明明第一次見,我卻像早就認識你,原來是星星甯靜清亮,我凝望它們三千天,每一眼都如同在看你。”顧延琢也曾經這麼告訴過林靖乾,“我核對過了,那天聚會上的人,除了你,都是我們家的常客。”
後來回想,把林靖乾和顧曉聞這兩艘人生之舟導入同一條航線的,是理性之光。
其實早在林道政和顧深流兩位父親就促成兒女姻緣分别征求當事人意見之前,十七宗門青年子弟的榷談會,早已讓兩人相生敬意,那時候,兩人私下往來不多,可讨論一件事的觀點卻出奇地一緻,其核心觀點被記入榷談志,後又精簡後燒入時光格,藏于芒荒宮,那就是林靖乾和顧曉聞廣被稱道的“社會十一辯”。
第一辯核心觀點:權力誕生惡,惡有巨大傳染性。越多人擁有不受制約的權力群體就越容易混亂,誰得到權力誰就要受到制約,群衆也是這樣且更應該這樣,不受控制的群衆是亂的溫床。鐵血手段是必要的,公權力暫時不能被稀釋,社會運行中個别結構性問題,且先羅列出來,徐徐圖之,甚至需要仰仗後人加以解決。
第二辯核心觀點:人不能在這個世界上單打獨鬥活下去,人必須活在集體裡,而集體必須有秩序,秩序是吸引力,自由和民主是離心力,是破壞秩序的,兩者共同創造動态的平衡。到什麼時候放松管控,我希望有一天,自由和民主不再是褒義詞,而是個中性詞。不要讓自由和民主成為自私的開路軍,殲滅了我們民族用了幾千年,建立起來的倫理道德,和個人為集體貢獻和犧牲的精神。
第三辯核心觀點:我們既然生而為人,營集體生活,就需要讓渡一部分權力給集體,而且是相當一部分權力。當然,我們尊重一個人的基本權力,而人的社會權利是用社會義務交換來的。
第四辯核心觀點:青少年們那麼崇拜更發達國家的價值觀,我總想潑冷水,不是我不認同,而是我知道,引進兩個詞,可能就引進了一種思維方式,它對社會的影響可能是預料不到的大,世界不能隻被一種思維統治,我們繼承到的卞文化,我們有責任傳承下去,等待後來人體驗。
第五辯核心觀點:有一句話是不能公開發表的——曾經是精英控制社會思想,現在是大衆哄擡出輿論,它是否還能沿着進步的方向發展,有很大的挑戰,大衆并不總代表着真理正義,它有時候恰恰相反,代表着愚蠢。放低标準太容易了,擡高标準卻需要投入大量能量。
第六辯核心觀點:我們這個集體中的無能之輩,很多都是我們這個民族基因傳承中的悲劇,我們民族基因庫裡總是有弱勢基因的,攜帶者競争力弱,沒辦法靠自己過上好日子,這并不是和我們毫不相關,我們同根同源,用社會積累起來的财富幫助弱者盡可能獲得人生的幸福,盡可能得到善終,是我們宏觀的命運,命運命運,持善運命,如此而已。
第七辯核心觀點:大衆不代表進步,隻代表推動進步的力量,它跟推動倒退的力量是同一種,民族的精英有引導進步的責任,學者應該是社會的良心。
第八辯核心觀點:國家面向社會面的職業培訓,很的人認為沒用,他們說,當一部分人先有了從事某個行業的想法,再投入資源組織對他們的培訓才有作用,這樣改變以後,比之于漫無目的廣撒網式的培訓,能節省出來相當一部分資金,不如直接發給窮人。林靖乾和顧曉聞相繼感歎,怕隻怕,人很多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你給打開那扇門,他才有可能目睹一個嶄新的世界。
第九辯核心觀點:關于社會上對轉基因糧食的批判,他們說,走向規範是唯一的方向,對人類社會功大于過,人總要先不被餓死而後再談飲食質量,什麼成就、尊嚴更在其後。有沒有人餓死不失儀,相信一定是有的,比例的話,萬裡無一。反正動物界真的會為一頓飯生死決鬥!
第十辯核心觀點:社會治理從簡單到複雜是一種進步,回歸簡單也是一種進步。由簡到繁是進步,它代表着從不規範走向規範;由繁到簡是另一種進步,它很可能意味着從規範走向高效。
第十一辯核心觀點:一項政策在初期必然會有漏洞,但别忘了它的初衷,用智慧慢慢去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