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制團隊主要是袁劭儀核心團隊,另外又外聘了三人,工作都很專業。
野外拍攝完成之後,後期剪輯也交給了攝制團隊去做。
一周後觀看成品時,大家才發現有幾幀畫面裡出現了林慕南一個背影。
左菁華看得皺起了眉頭:“南南這幾幀去掉。”
袁劭儀分辯:“這幾幀構圖非常漂亮,而且隻是背影,能保留的話我還是希望保留。”
左菁華堅持:“必須去掉。”
袁劭儀看向林慕南,林慕南沒有表态,便是認可左菁華意見的。
袁劭儀隻得承諾說:“一會兒,我聯系攝制團隊把南南的背影去掉。”
“還有作曲署名,”林慕南提出來,“我的名字不用列,原作曲一個人署名就可以了。”
夏青璇說:“作詞也不用署我名。”
左菁華想了想:“還是署一下名比較好,要不咱們合用一個名字?”
林慕南說:“行。大家一起思考,一起行動,就叫群策群力吧。”
左菁華:“要不化簡一下?”
林慕南:“阿群?”
夏青璇:“君羊呢?”
林慕南一拍手:“就這麼定了。”
就這樣,一個星期之後,由君羊等人作詞作曲,顧之遙演唱的新歌《絲路花語》悄悄地上榜了,反響不錯。很多人透過歌曲和音樂短片,記住了顧之遙這個名字,和她初升紅日下的清純倩影。
趁着有利形勢,袁劭儀加緊拟定吸納新藝人的方案,同時策劃為顧之遙推出第二支單曲,并提議由顧之遙擔任同心圓集團形象代言人,推廣‘同心圓藝人資源網’,待暑期大家時間寬裕召開會議進行讨論和表決。
同心圓集團創立初期,雖然林慕南做了慢速發展的規劃,但草創階段工作量還是不小的。
網站建設是三班倒工作的,從林氏集團借調了工程師,張明昆負責統籌調度,每天折合下來,一個人能工作兩個班次。
随集團基礎建設并進的是活躍的作品創作與制作。
袁劭儀廣泛發動圈層裡的音樂人,特别是帶過的學生,在同心圓集團旗下的文藝作品交易平台自助發表作品,幾經宣傳,入庫作品明顯增多,時不時還有一些很能夠給人以驚喜。
袁劭儀将優秀作品挑選出來,拿給她的團隊賞評,将獲得一緻認可的作品及其改編權一并購買下來,備做日後策劃發行的新歌,選擇最中意的加以修改,排入開發規劃裡,偶爾地,為了使詞曲的配合足夠融洽,也會邀請夏青璇參與歌詞修改。而最終的編曲起先通通都由袁劭儀親自操刀,而後袁劭儀也嘗試去與雷修讨主意,出乎意料地得到了積極反饋。
周末,清朗巳時,張晴藍的練功房,鋼琴聲叮叮淙淙,窗玻璃尺寸大又通透,陽光負攜宇宙的信息和能量,在室内流動着,與琴音缭繞。
林慕南伫立窗邊,想起一則有關于兩千多年前諸夏聯邦一位音樂家的典故:伯牙學琴于成連先生,三年不成。與俱至海上,成連刺船而去,句時不返。伯牙延望無人,但聞海水洶湧,林岫杳冥,萃鳥啁啾。悄然而悲曰,“先生移我情哉”!援琴而作水仙之曲,遂為天下妙。
高明的琴師終是要效法宇宙自然的,不知道張晴藍需要多久能遇見如伯牙那般“悄然而悲”的契機。
“林哥,你看……”琴音停下,張晴藍扭過頭來看林慕南。
“突飛猛進。”林慕南說,“但别懈怠!學到半成容易,而非十倍功夫不能大成。”
“我知道的。”
“還有一個事。晴藍,”趁着氣氛夠好,林慕南提出來,“雷修大師那邊,你還回去上課嗎?”
聽此一問,張晴藍低下頭去,半晌沒有說話。
林慕南從旁又說:“前些天,大師還向我問起過你。”
張晴藍久久沒有表态,林慕南也就不再多說了,夏青璇的語音通話這時提請了進來。
“青璇?”
“袁總監邀我到同心圓作藝術鑒賞,你在不在?”
“我在,你在哪兒?現在去接你?”
“我在考古隊,下午自己去,先找袁總監,有空再探望你。”
“行。等着你的檔期。”林慕南笑應。
雖然夏青璇說的是袁劭儀找她來藝術鑒賞,林慕南卻很清楚,她是應袁劭儀之邀,來幫忙修改完善歌詞的。
等到林慕南這邊通話一切斷,張晴藍随即就說:“林哥,課上完了,你去忙别的吧。”
林慕南答應:“嗯,你自己練。”
回到辦公室,秦海曼敲門進來,遞上一沓财務報表,林慕南應其要求,翻閱了一遍。
放下報表已是兩三個小時之後了,去到袁劭儀的工作室時,袁劭儀正和姜小周、黃純純圍做一團,中間的王後拿着閱讀器,繪聲繪色地朗讀着一首詩歌。
夏青璇站在外圍,含笑聽着,靜若幽蘭。
見此情狀,林慕南感歎:“你們可真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