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休息了三天,李小蕾覺得她有點待不住了,她也沒衣服穿了。
天馬上涼了,衣櫃裡本來不多的衣服,這才十來天報廢兩套了。
她得去商場買衣服了,不說像以前可以天天換着搭配,就剩這幾套衣服都有點倒騰不開了。
李小蕾感覺傷口恢複的挺快,她以前沒受過這樣的傷,不了解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但她現在已經不怎麼太痛了,甚至有的地方開始癢癢了,老人都說傷口長肉時才癢癢的。
她以前不是個愈合快的,手指劃個幾毫米的小口都能一個星期不好。
這次這麼大的個傷口,這才五天啊,這體質挺厲害啊。
去換了兩回藥,顧大夫都驚歎這傷口恢複的速度都能寫到教科書裡了。
李小蕾看天氣不錯,就準備去商場買衣服了,再有兩天就能拆線了。
拆完正好去參加二姑家剛子表哥的婚禮,然後她就準備去上班了。
她現在想早點完成任務,再回家看看,經過生死的人會重新審視親情對生命的意義。
她心裡其實很想家,在這裡十多天經曆的比她以前二十多年的事都多。
李小蕾住的離市中心商場很近,坐公交車也就三、四站,這趟線路的公交太擁擠。
她怕受傷的胳膊被擠到,這幾天出門都是奢侈的打了車。
市中心火車站附近的步行街有着上百年的曆史,周末更是人潮如織。
在這個網購還沒興起的時代,實體店正迎來了衰敗前最後的繁榮。
李小蕾去了運動品牌那一層,二樓那些好看的小裙子,她都不敢看。
穿越以前她掙的少,一個月扣完保險才4千多塊錢,扣除了房租吃飯也剩不下什麼了。
那上千塊的裙子她根本舍不得買,現在她有錢了,還得幹看着。
選了兩件T恤,一件天再涼些穿的外套。
這可真是花的血汗錢啊,血比汗都多。
李小蕾以前挺能逛街的,但她是那種看好了不猶豫的。
中午在商場吃了午飯,那商家推出的什麼閨蜜二人火鍋套餐,她一個人吃正好。
别說這味道還不錯,她這麼些天也沒吃過頓像樣的,這回算是過瘾了。
就是可惜了她現在有傷不能吃辣的,要不就完美了。
下午又買了條牛仔褲,她還是覺得有點累了,這逛街可比跑步、打架累多了。
最後她準備給安哥買點茶葉,前天安哥還讓司機小周來給她送的補氣血的,她也給老闆回個禮。
和老闆的感情也得好好維系,不能一味讓老闆付出。
這商場裡賣茶葉的就那麼兩家,李小蕾其實也不會看,也不會品。
“您好,有什麼需要的可以進來看看,您嘗嘗,這是剛到的今年的新茶。”
店員介紹時還把托盤遞了過來,上面的茶确實挺香。
李小蕾拿過來嘗了一下,這茶原主也沒喝過,她裝着很懂的樣子放下了杯。
隻能挑價格貴的買,也不知道是不是讓人蒙了。
看着營業員熱情的把她送出了門,這心裡也沒什麼底了。
就是這價格很是讓人肉疼啊,能買好幾件小裙子了。
走出商場,穿過門前的步行街才能去打車,這次她走的步行街後面。
前面打車路太堵了,後面好些,遠遠就看見步行街對面的居民樓下,圍了不少人。
人們都擡頭看着樓上,李小蕾也順着大家的視線擡頭往上看。
隻見九樓有一個陽台防護欄上,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吊在那。
她兩腿用力往上夠,想夠到陽台上的欄杆爬着想要上去,翻回欄杆裡面去。
可眼看着要成功了,她的腿又滑了下去,晃了兩下,變成和之前一樣兩手拽着欄杆吊着。
“啊~”下面看着的人随着孩子的動作驚呼出聲。
誰也不知道這個年幼的孩子,那雙細軟的胳膊還能堅持多久。
李小蕾趕緊走到了樓根底下,看了看高度,自己的左胳膊拽着一樓的防護欄用了用力。
這棟16層的居民樓是第一代的電梯樓,當時蓋的時候地理位置也好。
價格還是挺高的,隻不過十多年過去,設施不怎麼新了。
李小蕾看這一排每家的陽台都有防護欄,在心裡估算了一下,她覺得自己能行。
看了一下人群,這可巧了,裡面還有個熟人。
“蘇醫生,幫我看下東西。”
她把自己的東西都塞給了站在邊上打電話的蘇錦澤,走到一樓的防盜窗前。
往後退了兩步助跑了一下,蹬了一腳一樓陽台的牆壁,手抓在欄杆上就開始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