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茶肆,五樓包廂,易孤行一面烹茶一面欣賞着樓下的熱鬧光景。
易孤行每到一個地方總是喜歡到最高處去,無論是喝酒還是看風景,他都要挑頂端,因為隻有在頂端,才能俯瞰一切,才能感受到這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他沉醉于這種快感,不得自拔。
門外響起一陣敲門聲,溯洄踏步而入,易孤行頭未擡,目光依舊注視着手中的作業,輕聲問:“怎麼樣了?”
溯洄道:“辦妥了。我已經按照你的吩咐把消息傳出去,果不出你所料,眨眼間便傳遍了整座永樂城,根本不需要我們推波助瀾,便自然而成。”
“那是自然。”易孤行嘴角微微上揚,“這可是三年一度的春闱,如今正是最緊張的時刻,稍有風吹草動都能撥動人心,更何況是這麼寶貴的情報呢?”
溯洄問:“接下來該怎麼辦?還是靜觀其變嗎?”
“魚餌已經撒下去了,棋局已經布好了,剩下的就不是我們能做主的了,一切都看他們如何應對。”易孤行将煮好的茶倒入茶杯,不急不慢地說道。
“如果他們不按咱們預想般,那該如何是好?”溯洄有些擔憂。
“即便他們不按常理應對,也無妨。”易孤行眼中似有寒光,“隻要他們還是他們,事态就一定會朝着我們期待的方向變化,過程可能略有不同,結果卻是一目了然。”
“既然你這樣說了,那一定是沒問題了!”溯洄放心坐下,端起一杯茶潤了潤口。
待他喝完,易孤行問:“對了,那個有下落了嗎?”
“還沒有消息。”說起那個,溯洄忽的來了勁,“不過,這永樂城裡不止我們,還有人也在尋那個東西。”
“哦?”易孤行微微揚眉,“你查出來是誰了嗎?”
“還沒有。”溯洄道。
“查出來立即告訴我。”易孤行道。
範淮恩正要離開,背後卻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淮恩。”
範淮恩回過頭來,聲音的主人是與他一同從滄州前來永樂趕考的考生任勤。
看任勤背着包袱,範淮恩道:“你要走?”
任勤笑歎道:“是啊,我要走了。”
範淮恩眼睛閃了閃:“你要走?去哪兒?”
“除了滄州,還能去哪兒?”任勤如卸重負,語氣也變得輕快,“我要回滄州去了,我放棄我的夢想了,來到永樂城,我見識了許多以前沒有見識過的,覺得還是滄州适合我,所以我就不參加會試了。”
範淮恩百思不解:“可是你都已經中了舉,又來到這裡,距離會試又隻剩下這些日子,你就不打算再等等?”
“不等了。”
範淮恩問:“就這樣放棄,你甘心嗎?”
“我如果不放棄,那才會不甘心。我太累了,我沒有辦法像你一樣,把讀書當成樂趣,我也沒有這麼偉大的目标,所想的不過是能夠溫飽。”任勤目光充滿疲憊,說出這些話,心情也愉快了不少,“對于我來說,永樂城實在太大了,大到我無法适應,而且這座城裡還有這麼多的大人物,我這樣的小人物還是提前離開的為好,免得卷入是非風波。”
任勤打量着這位同鄉:“你打算去找俞太師?”
範淮恩怔了一瞬,點了點頭。
任勤笑道:“你沒有想過會失敗嗎?況且咱們聽到的也未必是真的。”
範淮恩歎道:“你說的,我都知道。”
瞧着同鄉這一如既往的倔脾氣,任勤不禁歎道:“你真的打算孤身一人去嗎?”
“既然聽到了,我就不能當做沒有發生過。”範淮恩道,“不管結果如何,我都要把該說的話都給說了,該做的事情給做了,如果不這樣,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夜深,俞世清這才從貢院坐着馬車歸來。他在貢院內與衆考官商量事宜,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這個時辰。
車上,随行的仆人賀祝打開食盒道:“大人,吃點糕點吧?您都忙了一晚上了。”
看到糕點,俞世清才記起來自己尚未用晚膳,笑說:“說來,我還沒有用晚膳,你若不提醒我,我差點就忘了。”遂拿起一塊糕點,看清上面的字樣,不禁笑道:“這上面寫的可是‘定勝’二字。”
“是啊,這是現如今永樂城裡最流行的點心了,叫作定勝糕。”
俞世清端詳着紅色的糕點:“這不是江南糕點麼?”
“是啊,味道雖不能與江南地區相比,但吃個彩頭,這糕點原是為鼓舞出征的戰士所制,近年來也成了學子們考前必吃的吃食,又被叫做狀元糕。”
瞧着這定勝糕,俞世清甚是懷念:“很久以前,我會試前吃的也是這個,當時急忙急忙的,也沒留意上面寫了什麼字,隻聽鋪子的老闆說這個賣得好,裡頭陷心是紅豆,我還以為是紅豆糕,隻是不知道為何形狀做得如此别緻,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狀元糕。”
如此說來,俞太師吃了這狀元糕果真中了狀元,賀祝笑說:“狀元糕果真名不虛傳。”
“若想當狀元憑的是真才實幹,隻憑這定勝糕可不成。”俞世清淺嘗一口定勝糕,果然香醇可口。
主仆二人有說有笑,馬車忽然停下,賀祝撩開車簾問:“怎麼了?”
車夫回答:“前面有個人!”
“有個人?”賀祝蹙眉,對俞世清道,“太師,我下去看看,您在這裡等着。”俞世清點點頭,賀祝跳下車,沒過多久,便回來了。
“是誰?”俞世清問。
“是範公子。”賀祝道,“好像等了好些時間了。”
“淮恩嗎?”俞世清揮揮手,“快,請他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