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柳絮飄飄,街頭巷尾都在議論着太子殿下如何得意、段丞相何等英武不凡,盡管他們從未見過太子與段相,可依舊能把他們兩個人描繪得栩栩如生,實際上之前他們都是這樣的,有時候,親眼所見反而不如隔空遙想要顯得真切。
春闱結束後,俞世清在永樂城開設了講席,在範淮恩的協助下,講席順利進行,且功德圓滿,也到了離别的時候,俞世清從不在一個地方呆超過兩個月的時間,若非甯帝下诏,即将啟程,前往下一個地方。
古往今來,道别有折柳枝相贈的風俗,通過柳枝寄托思念之情以及不舍之情,經此離别,永生難忘,“柳”意為“留”,折柳便是這離别記憶的承載,都說離别苦,睹物思情亦思人。
離别時,範淮恩贈送了柳枝,俞世清很是意外,也看出了範淮恩眼中的不舍,想來這折柳定是精心裁剪過的,俞世清鄭重地相謝,并承諾會好好收下,寫了一篇有關竹葉的墨筆回贈。
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範淮恩對俞世清愈發敬重,離别來臨也是愈發不舍,他道:“先生,日後還會回來嗎?”
“不回來了。”俞世清笑着搖搖頭,似乎輕描淡寫,目光卻是堅如磐石,他幾乎可以看到将來而至的風雲詭谲,似他這般不受拘束之人,自然是遠離的好。
“那麼,學生該去哪裡見您?”範淮恩輕聲問。
“曲終未必人散,有緣自會相逢。”俞世清十分淡然,笑容如微風吹拂,笑聲搖曳在空中,讓人感到無比安心。
俞世清早就收拾好了行禮,其中多是學生贈送的禮物,他用了一輛馬車搬運,一輛馬車供自己乘坐。
馬車即将駛出城外,馬車驟停,俞世清掀開窗簾欲探來者何人,卻聽得馬車夫說道:“太師,前面的馬車看着......像是太子殿下。”
看見太子,馬車夫有些不安,他還是第一次看見這樣的大人物,俞世清已司空見慣,整理着裝,緩緩下車。
俞世清走下馬車,發現太子已經在前等候,早就料到俞世清會途經此處,俞世清向太子行禮,太子笑說:“聽說先生離京,學生特意前來相送。”
俞世清笑說:“太子殿下客氣了,老夫來京得殿下照拂,實在感激不盡。”
“老師切莫這樣說。”太子溫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您是我的老師,老師走時,學生相送,有何不妥?”
俞世清心中感動,卻不敢忘君臣之禮,謝恩後道:“太子殿下有心了。”
太子笑道:“謝過先生的生辰禮。先生送的書畫毛筆,學生甚是喜歡。”
俞世清道:“殿下喜歡,老身幸甚。”
太子眺望俞世清身後的馬車,出了一會兒神,裝作不在乎地問:“太師準備去哪裡?”
“還不知道。”俞世清道,“去到哪裡便是哪裡,看到好的地方,或許會住下,可時間不會長,現在嘛,想去靈丘山探望老朋友。”
“可是許衍先生?”
“正是。”俞世清微驚,轉念一想,京城中誰人不知道他和許衍乃是至交,
“為何,忽然想起去靈丘山?”太子問。
印象中,俞世清與許衍的關系亦敵亦友,二人自幼一同長大,自是感情深厚,也經常因為意見不合而吵架,他們已有十年沒有聯系。
俞世清看出了太子的疑惑,不禁笑歎,“都說文人自輕,我和許衍就是如此。從前我并不喜歡許衍,緣由很可笑,因為他太過聰明,我生怕他會壓過自己,不過,他也是這樣的想法,互相看不慣卻又忍不住關注對方,結果竟成了朋友。我們經常因為意見不合吵架,永遠都沒有結果,一段時間沒見,再次見面就自然和好了,可就是這見面難,除非萍水相逢,否則,誰去見了誰就是認輸了,所以咱們僵了十年。”
太子感到意外:“想不到老師還有這樣孩子氣的時候。”
“是啊,我孩子氣的地方多着呢!若是從前,我絕不會主動去找他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老了,最近總是想起以前的事情,總覺得那些畫面就發生在昨日。”俞世清喟歎道,“可一覺醒來我已年老,滿頭白發,滿臉皺紋,再也不是年輕時候的模樣。我認識的人漸漸離我而去,也不在乎這所謂的勝負了,去找他又怎麼樣呢?他也樂得我去找他,聊家常也好,吵架也罷,好歹都還在,這便足夠了。”
“是啊,隻要人還在,自然能夠相逢。”太子說,“棋逢對手也是一種樂趣。”
俞世清卻笑:“和他下棋,我從沒有赢過。”
太子驚訝,他們這些皇子的棋藝自幼便是請棋藝高超的棋手來教導,幾乎每個皇子棋藝都不差,可面對俞世清,他們也是一敗塗地,他很難想象這樣的俞世清會輸給别人。
俞世清愉快笑道:“以前總是在乎勝負,所以一直憋着氣,又不肯下,輸過一次後便沒有下過了,這一次去,定要向他讨回來!”
太子很是羨慕,太師能去尋找朋友,相聚一歡,彈琴說笑,可是他卻隻能在冷冰冰的東宮,每日面對陰晴不定的皇帝,惴惴不安且不能有喘息的時刻。
這樣的日子是他自己所選擇,亦是他翹首以盼,可他依舊忍不住憧憬城牆外的自由。
“我已經很久沒有呼吸過新鮮的空氣了。”太子喃喃道。
俞世清看出了太子眼中的寂寥,這些日子的所見所感,他也知道如今的平靜不過是暴風雨即将來臨的前夕,他可以逃脫,而太子卻不能。
“老夫走了,此生再也不會踏入這永樂城,自然見不到永樂城中的浮沉。”俞世清目光轉至太子,面色肅然,“臨走前,想囑咐殿下幾句話。”
太子道:“您說。”
“天地之間,人何其渺小,難以與天地之力作鬥争,因而要學會審時度勢。順勢而為則可成,逆勢而為則可敗。”俞世清肅容道,“殿下切記形勢比人強,非人力所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