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與君弈 > 第82章 即離(三)

第82章 即離(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段桓不願再想,他很怕自己内心的設想成真。

“月亮之所以迷人,是因為我們在眺望着它,時而依稀可見,時而清晰明亮,距離甚遠,我們有想象的空間,一旦靠近,便會發現它與我們所想象的相差甚遠,曾經的喜愛也可能蕩然無存。”皇後悠悠道,“許多話,相信榷兒都已經和你說了,你又是個聰明的孩子,許多話無需我多言。”

段桓明白皇後的意思,可心有不甘,想到自己與心愛之人再無可能,那股怅然席卷心頭,令他心痛難忍。

“我不希望你因為情愛而誤了自己的大好前程。”皇後凝視着段桓,真切道,“況且,曜兒如今的處境也不大明朗,我希望你能在他身邊扶持他,不管是現在,還是将來。”

前方傳來捷報,冷徹大敗汝淵王穆德,汝淵王被擒,此次大捷震懾北境周邊各國,令其不敢蠢蠢欲動。

冷徹不負衆望,完成了甯帝的囑托,并且完美地赢下了此次戰役,甯帝即刻封他為英武侯,授其為骠騎大将軍,與霍隽齊名。

經此一戰,冷徹聲譽鵲起,名揚天下,成為永樂城最為炙手可熱的人物,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戰功,甯帝對其抱有厚望,衆人自然而然便認為冷徹是霍隽的接班人,街頭巷尾都傳着這位年輕将軍的故事,說他在戰場

如何奮勇殺敵、橫戈躍馬,聽得人們如癡如醉,人們不由期待着這位平叛逆賊的英雄凱旋,四處打聽着英雄的歸期,早早地便霸占好位置,惟恐錯過了這一幕。

甯帝很是高興,在儀鸾殿內與衆皇子議事仍忍不住說其這次大捷。

甯帝在一幅巨大的堪輿圖面前,哈哈大笑:“這個冷徹,果真沒有讓朕失望!這一仗打得甚妙!那些想落井下石的人,瞧見我甯軍這般英姿,何敢來犯!”

太子也很是高興:“汝淵王駐守北境,征戰多年,論起經驗冷徹是遠遠不及他的。起初,兒臣還擔心冷徹能不能勝,不想他竟一鳴驚人,不僅勝了,且勝得如此暢快。”

甯帝哈哈大笑,轉至大廳,衆皇子緊随其後,落座後,甯帝接過周明鑒遞過來的茶,微微一抿,嘴角已依舊含着笑:“人逢喜事精神爽,就連苦澀的茶也變得甘甜。”

瞧着甯帝高興,雍王高興了起來:“兒臣亦深有同感。捷報未來,茶飯不思,捷報一到,吃什麼喝什麼都是香的!”

“你從前吃什麼不覺得香?何須找個由頭說事?”涼王一如既往地譏諷雍王。

雍王臉都紅了,正要還嘴,卻被甯帝笑着制止,“你們兩個還是和小時候一樣,什麼事情都要拌嘴。”

聽到父皇的逗趣,涼王和雍王對視了一眼,觸及彼此的目光,遂即低下了頭,生怕自己看多對方一眼,太子對于這樣的景象是司空見慣,從不參與其中。

“兒臣實在沒有想到汝淵王這般不堪一擊。”太子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他年幼時曾經在汝淵王麾下學習,記得當時的汝淵王是何等的風姿卓越,不想今日竟落得如此下場,實在令人喟歎不已。

甯帝道:“擁有的東西多了,顧慮也多了,顧慮重重,加之居心叵測,此番種種都讓他絕不可能勝。話雖如此,冷徹也不負朕的期許,我大甯就是需要這樣的年輕将領,若人人都與他這般,定然能夠奪回定州!”

甯帝雖也分析了汝淵王的敗因,可他的關注點始終都在這新起之秀上。

“說來,兒臣倒是聽聞了一件趣事。”雍王忽然說道,“聽說那汝淵王直喊冤屈,自己是被逼的,他說自己起兵并非謀反,而是自保,說有人挑撥離間他與父皇的關系,把莫須有之事傳出去,他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為了脫罪,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死到臨頭了還不知悔改。”

涼王道:“他這話也就騙騙他自己,他養了這麼多的門客,聽說聚集時整個澤州的客棧都被他的這些門客給住滿了,好端端的,養這麼多門客做什麼?如果不是他心裡有鬼,何須害怕他人挑破離間?”

甯帝沒有說話,端起茶來微微抿一口,可見是同意這番話的。

太子卻有不同的看法:“汝淵王為人耿直,若他要反早就要反了,何須等到此時此刻?”

甯帝冷笑道:“如此說來,這汝淵王當真是委屈,忠心耿耿卻落得如此下場,是朕被蒙蔽了雙眼,竟看不透臣子的忠誠。”

太子猛然一驚,自知失言,連忙跪下:“兒臣不知輕重,說錯了話,還請父親責罰。”

涼王與雍王也跟着跪下,惟恐甯帝遷怒于他們。

甯帝默了一瞬,臉上的怒意似散去,神色依舊寒若極冰,他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将手搭在龍椅的把手上,似乎在等待着太子的解釋。

太子冷汗直流,他亦知道自己必須給個說法,否則甯帝誓不罷休,斟酌一番,認真道:“兒臣并非要為汝淵王說話,兒臣隻是想此事太過蹊跷,覺得不可草草了事,定要細查一番,不得有所纰漏。”

“該查的朕自會去查。”甯帝掃了太子一眼,面色不冷不熱,“你的那點心思,朕還是知道的,你在汝淵王那裡待過一段時間,便自然而然地覺得他是敦厚老實,事出蹊跷是真,心有不忍也不假,是不是?”

聽着皇帝把自己的心思一一道出,太子覺無地自容,又不寒而栗,自己的一舉一動、所思所想皆逃不過皇帝的一雙眼睛。太子百口莫辯,身子不聽使喚,如同篩糠般顫抖着。

涼王進言道:“父皇,太子殿下是性情中人,又曾在汝淵王麾下同其學習兵法,太子殿下是怒其不争,一念之差走向這不歸路,正因太子殿下惋惜,故而更加不能輕縱汝淵王,今日太子殿下固然失言,若非他至情至性,又如何會說出這般話有恥且格?父皇時常教育我們要注重德行,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如若太子真的鐵石心腸,對汝淵王的遭遇無動于衷,便失了仁心,如何做得我大甯國的儲君?兒臣自幼聽從父皇教誨,深知為君者須得剛毅果敢,也要心懷仁義。”

“此話不錯,為君者既要剛毅果敢也需心懷仁義,親賢臣,遠佞臣,賞罰分明,如此才是合格的君王。”甯帝贊許地點了點頭,喜怒不着的面容終于染上了喜色,“近日來,你行事穩重了許多,不似從前那般毛毛躁躁,日後也要如此,不負朕對你的期許。”

涼王喜出望外,連忙謝恩,他沒有想到甯帝竟然當着太子的面誇贊自己,聽得“期許”二字更是喜不自勝。

轉至太子,甯帝的臉色黯淡了下次,眼神流露出難以言表的失望,“這些話原不需要由你弟弟告訴你的。”

太子汗流浃背,心裡很不是滋味,面上卻絲毫不露,恭順道:“兒臣愚昧無知,請父皇責罰。”

“過去思過吧。”甯帝沒有說處罰的事情,隻是冷冷地掃了太子一眼,神情極冷,眸中有殺伐之氣,“以後,别讓朕再聽到類似今日的胡話了,再有下次,可就不是思過這麼簡單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