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爺沉思道:“他們為的是什麼?他們是想讓陵王變成笑柄麼?”
“這就不得而知了,知道了也無用。這些大人物之間的糾葛,不是我們這些小人物所要沾染,不知道要好。”章逢敬看似膽大妄為,說起話來卻是滴水不漏,讓人抓不到錯處,“雖然奉了命,但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我們還是知道的。該說的,我們一句也不會少。不該說的,我們一句也不會說。既要保證故事有趣,也要拿捏分寸,不能過了。咱們永樂茶肆能有今日,除了程先生這妙口,故事的修改也是不可或缺。”
鄭爺不禁感歎:“這修改故事也是一門學問,看來我們做的準備還是太少了,也不知道要如何改才能吸引來人。”
章逢敬卻道:“其實不難,很好改。”
鄭爺擡起頭來,雙眸一亮:“章老闆有何高見?”
“很簡單,把陵王加進去。”
鄭爺瞪大了眼睛:“陵王?”
章逢敬不答反問:“我記得陵王與他們年歲相仿,又是近來的大紅人,不加他,又能加誰?”
鄭爺依舊想不明白:“平白無故的,為何要添上陵王?”
“才子佳人的故事也不是圍着兩個人轉,肯定要有别的人參與進去,這故事才精彩!我觀察過,客人們很喜歡兩男争一女的戲碼,一個修成正果,一個求而不得,設置難以逾越的磨難與挫折,如此方能突出至死不渝的愛,唯有真情能夠戰勝一切,客人聽了保準喜歡。”章逢敬越說越起勁,想着想着愈發惆怅,“以前也有過一個類似的故事,還是真人真事,隻是結果不太好,程先生本想着要說的,卻不讓說,也隻能作罷。”
鄭爺思考了一番,說道:“這倒是個好主意,客人們向來對求而不得印象深刻,更何況此人乃是陵王。”
章逢敬擺了擺手,說:“求而不得的可不是陵王。”
他這話把鄭爺說懵了:“不是陵王,還能是誰?”
章逢敬不禁莞爾:“自然是段二公子啦!”
鄭爺頭腦迅速飛轉:“這故事裡,修成正果的是陵王,求而不得的是段二公子。”
章逢敬連連點頭:“這樣改,是不是精彩多了?”
鄭爺不覺得精彩,隻覺荒謬:“為何要這樣改?”
章逢敬也覺得他這個問題十分怪異,隻道:“這修成正果的隻能是陵王啊,畢竟陵王尚未婚配,尚可議論,這段二公子可是有了婚約,對方還是同為世家的謝家,這兩家,咱們可得罪不起,段相可是最厭惡家事被人議論,若咱們說了這樣的故事,遭殃的不得是咱們茶肆!”
鄭爺頓時哭笑不得:“如此修改,便與我們的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馳,我們又何須尋章老闆呢?”
章逢敬目光忽閃:“最初的目的是......?”
“促成一段姻緣。”鄭爺的回答簡潔明了。
“姻緣......姻緣......”章逢敬忽然想起什麼,“對了,我記得慕容大人已故的妻子便是姓長的,這個長泱姑娘莫不是......?”
鄭爺道:“長姑娘原來叫慕容泱。”
原來還有這個緣故!章逢敬頓時醍醐灌頂,他本就疑惑為何這慕容大人要說這樣一段故事,若長泱是他的女兒,一切都可以解釋得通。
他也不打算問這長泱為何要改姓,畢竟慕容铮是出了名的荒唐,年輕時是風流倜傥,長得是英俊潇灑,卻不幹人事,欠下的風流債更是數不勝數,如今的纨绔子弟與他相比都顯得不足道哉。
章逢敬想了想,說道:“如此說來,慕容大人是想成全段二公子與長姑娘這段姻緣?”
鄭爺點點頭,“若按照章老闆去改,這個故事縱然火了,也沒有意義。”
章逢敬眼神也變得玩味起來:“我聽聞段家最是看重門第,與之結親者門第隻高不低,隻憑閑言碎語是遠遠不夠的。”
“老爺說人言可畏,再強大之人也畏懼人言,看似無用的辦法有時候越有用。”鄭爺喟歎道,“千算萬算,沒想到被陵王搶盡了風頭。”
章逢敬瞅着鄭爺:“段家人若是願意倒也罷了,如果段家人不願搭理,這故事又傳遍了整個永樂城,屆時處境最為艱難的必然是長姑娘,世人對女子總歸苛刻些,莫說是婚配了,隻怕她在永樂城都做不了人,慕容大人就沒有考慮過這一點麼?”
“考慮過,老爺說若果如此便是她的造化了,得之她幸,不得她命。”
鄭爺說話的語氣很輕,令章逢敬不由一呆,素來巧舌如簧的他竟不知說什麼才好:“你們考慮得還真是......長遠。”
鄭爺道:“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自然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
章逢敬端起茶微微一抿,用輕松的語氣說道:“對于這樁姻緣,長姑娘有什麼看法?”
“姑娘态度很明确,她不想和段家扯上關系,也對段公子無意。”鄭爺道,“婚姻素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姑娘願不願意并不重要,隻看段家同不同意。”
章逢敬道:“如果是這樣,慕容大人的算盤可就打岔了,段家是不會同意的。”
鄭爺知道章逢敬說的是哪一紙婚約,他對此不以為然:“雖有婚約,但畢竟隻是婚約,一切尚未成定局,自然還有回旋之地。”
“這次可不止是婚約這麼簡單,這是小道消息,我聽說段二公子因為這婚事和段相鬧了好大别扭,兩個人僵持着,誰也不服誰,段二公子不願遵循這婚約,段相便說他不願成親,可以,舍去性命,作尋常匹夫。”
鄭爺皺起眉來:“最後呢?”
“最後當然是妥協了!”章逢敬呵呵一笑,“就在昨日,段二公子答應了這樁婚姻,她與謝家的晚然姑娘不日便會舉行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