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你在家嗎?”
“那天…那天晚上我在家。”
“一直都在家嗎?”
“是的…”
“那天你其實不在家吧。”老刑警輕描淡寫的說着。
“我…”
“經過我們在你家附近的摸排走訪,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很幸運的找到了一位目擊證人。我們把你的照片給了他,他說在淩晨四點左右看到你從外面回來。”
“我…”
“當然監控也是這樣顯示的。當時你顯得很驚慌,一路狂奔着回到家。”
“我那天…一直在家…我…”
“那天你确實回過家…我相信你的父母并沒有做僞證。因為…因為他們可能不知道你晚上竟然出去過。”
“我…”
“我想你是去了那家酒吧吧?”
“我…”
“當天淩晨你給死者打過一個電話,然後聽到了電話裡傳來的音樂。我想你們既然已經交往這麼久了,肯定也應該知道他是那家酒吧的常客吧。”
女人低頭沒有說話。
“當你聽到電話裡的音樂後,就出門了吧。你家附近路口的監控顯示你在淩晨一點五十分左右離開家。我想你是去酒吧了吧。”
女人依舊低着頭沒有說話。
“然後呢?你是去了酒吧吧?”
“我…”
“你不說也沒關系,酒吧門口的監控拍到你在兩點二十左右出現在那裡。”
“對。我是去過酒吧。但是我沒有殺他啊。”
“我們誰也沒說你是兇手啊。現在是在核實你的不在場證明。”
“你大概逗留了十分鐘後就走了。後面你去哪了?”
“我…我回家了。”
“但是目擊者說你是淩晨四點左右回去的。”
“那麼晚,你們确定他沒看錯人嗎?”
老刑警沒有反駁,在調查過程中自己也确實懷疑過流浪漢是不是看錯了。畢竟當時确實太晚了,女孩居住的小區也比較老舊,路口的燈也沒幾盞。看不清或者看錯了也屬正常。
“你确定回家了?”
“是的。但是路口監控并沒有拍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