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剛才…我說這次的事是你豁出命來,一口氣喝下二兩白酒換來的。”
“诶呀,劉哥,你就别說了。這事…我不太想讓别人知道。”
“為什麼不能讓别人知道?你要是不說,”劉文利說着伸出肥碩的大拇指指了指門外,“他都不知道咱們在外面是怎麼打下這場硬仗的,還悠哉悠哉的擱老巢裡抱窩呢。前方如果都失守了,守着後方這一畝三分地還有什麼意義?等着敵人帶着武器裝備進來俘虜他嗎?”
我搖搖頭,接着道:“他可是聰明人,怎麼可能擱老巢等着被抓呢,肯定早就帶上金銀财寶跑路了。”
劉文利噗嗤一笑,原本嚴肅的臉上現出笑容,豆大的眼睛早已笑成了一條縫。
“小麥,你說的對,他啊…”劉文利搖搖頭,“怎麼可能給到咱們足夠的後方支援呢,不把責任推給你我就算好的了…”
“所以我才說幹嘛把我…那麼糗的事說出來啊,柳東肯定要瞧不起我了。”
“瞧不起誰啊?瞧不起誰也不能瞧不起你,他有什麼資格瞧不起别人啊?他能幹啥?你以為那些代碼都是他敲的嗎?還不都是他手底下何嘉嘉那幫研發幹的活嗎?小麥,你知道他為什麼要圍攏好手下這幫弟兄嗎?”
“為什麼啊?”
“要我說啊,柳東也就是個光杆司令。要是不圍攏好手底下這幫弟兄,哪還有人支持他,給他幹活啊。”
“可是我不那麼認為…我看他們平時關系挺好的,吃飯抽煙什麼的都是一幫人結伴一起。而且你看柳東平時多維護他們啊,要是沒了柳東在上面頂着,何嘉嘉他們的工作量肯定是成倍增長。所以要我說啊,他們是互相需要。”
聽完我的分析,劉文利認可般的點點頭。
“小麥,可以啊,事情分析的很到位。”劉文利說罷沖我豎起了大拇指。
“分析到位有什麼用?髒活累活,我不還得接着幹啊。哎,我的命可真苦啊。”
“咳,大家都一樣。不過,”劉文利突然坐直了身子,他頓了頓接着道:“這次的事多虧小麥你了,萬分感謝!”他說罷雙手合十作揖。
“咳,别客氣。同樣我也感謝劉哥你,謝謝你剛才維護我。”
“那當然了,我自己的妹妹我不罩着誰罩着啊。再說我就是看不慣柳東那頤指氣使的樣子,都是出來混口飯吃的,誰又不欠他的,他至于反應那麼大嗎?”
“我看你反應比他還大,你剛才不是都要對他動手了嘛。”
“我那是氣的。我都講了那麼多大道理了,你說他怎麼就是不聽勸呢?”
“聽勸就不是柳東了。”
劉文利思忖片刻,點頭道:“也對。”
“不過我想…”我頓了頓接着道:“若是沒有傑總的鼎力相助,我想矛盾也很難在短時間内化解。”
“是啊,傑總這次确實幫了很大忙。說實話,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他了。你說送份大禮吧,他是個仗義之人肯定不會收的。更何況每家公司都有規定,也不好為了我們破例。”
我點點頭,心裡琢磨着無論如何都得找個機會好好感謝感謝我的前任季傑。
三人對峙結束後不久,當月的績效考核結果出爐了。何嘉嘉因工作失誤被扣除部分項目績效獎金,柳東作為直接上級也因管理不善同樣被扣除了部分獎金。具體的數額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我也不想知道。他們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吧,隻要别引火到我身上就行。
此事處理結果塵埃落定後,一天下班回到家,我再一次收到了一封來自蓮子墨的跨洋郵件。郵件正文依舊以英文開頭。為了方便各位觀看,以下為中文譯文。
親愛的小新,你好嗎?自從第一封郵件發出去以後,我一直在等待着你的回信。可惜每當我期待萬分的打開郵箱時,新郵件提醒的數量一直停留在數字零上。當然,偶爾也會收到幾封垃圾郵件。每當這個時候,我心中總會覺得失落不已。心想是不是小新你還沒有消氣,還沒有真正原諒我。
說實話,我每天放學回家或是打工回來,特别是夜深人靜時,心中總會湧起想要聯系你的沖動。但一想到千萬公裡外的你正忙着工作,就不忍心打擾你了。
不過說來說去,一切都隻是借口罷了。主要我還是怕語音電話打出去了,或是消息發出去了等不到回音。如果是那樣的話,我怕我真會忍不住哭鼻子了。
廢話少說,回歸主題。
學校的生活還不錯,我和一個泰國來的姑娘成為了朋友。随便說一下,這位泰國姑娘就是之前誤以為我是韓國歐巴的那位。她的泰國名字很長,雖然她告訴過我很多遍,可我就是怎麼都記不住,後來索性就讓我叫她Yaya。除了每天上學,待放了學,我們也會結伴一起去打工。
大概從上周開始,我在一家酒吧找到了工作。我想就算我不說你也應該能猜得到,我又做回了老本行,站在吧台後面負責調酒。而我的新朋友Yaya則在酒吧裡做起了女招待。比起我來,她的英文算流利了很多,所以接待客人不成問題。
我找這個工作的原因除了不想什麼事都靠我舅舅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酒吧有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順便也可以練習練習口語,隻不過主動跟我聊天的大部分都是女性。
不過我也會積極主動的跟男士攀談,隻是他們都不太愛搭理我。你知道的,他們來這兒的目的并不單純。把這麼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和一個中國帥哥聊天上,實在是太不值得了。
當然,也有個别幾個男的和我聊天是抱有特殊的目的。每當遇到這樣的人,我都會先主動向他們介紹我的朋友Yaya,謊稱她是我的女友,以此擺脫他們的糾纏。
所以,我們幾乎每天都膩在一起。一起上學,放學後結伴去打工,下了班再送她回家。如此循環往複,構成了我來倫敦後的主要生活。
我曾經想過應該在課餘時間,抽出時間遊遍歐洲各國。可考慮到預科的學習和接下來的考試,我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另一個令我毫不猶豫放棄旅行的原因就是,這些地方我想和你一起去。我想和你一起感受旅行帶來的欣喜和惬意,如果自己提前去了就沒法跟你一起親身經曆,感同身受。
連聲的驚叫是僞裝的,表現出的欣喜若狂也失去了第一次應有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