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子總能精準的找到法網上下的空隙來鑽行,叫一般人無可奈何,毫無對付的辦法,就像在各國高防護的國境線上肆虐的老鼠。
主播們賺不夠合同上規定的目标金額,當月收入金額也低到不像話的,由公司創建的藝人賬号會被強行拍賣來“抵債”,而帝盛所有主播的賬号都是公司創建的,不屬于個人财産。
每個簽約的主播隻能有一個賬号,這是帝盛的死規矩,就算自己創建了賬号,隻要創建于合同規定期限内,那麼這個賬号也屬于公司财産,帝盛的網監部門查得到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
他們拿錢做着高官們的走狗,工作内容是監督壓榨更可憐低賤的一群散養狗。
同樣是狗,何必同煎互難?
賬号被拍賣相當于作為在帝盛合法藝人的身份被拍賣了,也相當于我們在國内的身份證外加背後象征着的合法人民身份一起被拍賣了,從此就成為了“黑戶”,國家的,公司的。
即使有些主播平時是露臉營業的,但是這沒關系,商業性質的帝盛娛樂永遠有辦法對付法律,再處理法律,不管怎麼樣,這座黑森林是不會讓自己有半點虧殘的。
黑森林永遠黑暗。
帝盛的法務平時的工作除了打隔三岔五就跟竹筍一般冒出來的官司之外,就是幫公司研究怎麼和法律軟性作“對抗”——鑽空子,來讓整家公司,不如說是那些高管充分盈利。
法務部門的那群人就是幫另外一些人規避法律,謀取黑心财的高級襯手工具。
那幫管事的盡想着靠這家公司逍遙娛樂,當然最在乎手底下人的錢,恨不得一分一毛都不留給他們。那些被迫分成多的主播,實在是他們的粉絲多,全網有不少人盯着,那麼多雙眼睛呢,高管們沒有辦法,不敢将之壓榨得太狠。
畢竟公司想辦下去,他們想繼續撈錢過逍遙日子,就需要給帝盛塑造一個不錯的口碑,哪怕不能被稱之為“好”,隻是最基本的口碑也得有。不然沒有新人前來,帝盛很快就會面臨倒閉,一并陷入緊急處理無數在職主播的投訴暴雨當中。
所以,賬号被拍賣的主播就相當于是被變相解約了,也就是委婉辭退。因為一旦号不屬于自己,沒了“身份證”,公司也就不再承認該主播的帝盛簽約藝人身份,公司的一切福利從此與你無關。
合同上關于這一點,帝盛的法務熟練的玩了個文字花,需要注明乙方身份的地方寫的都是“藝人”,而不是簽約者的名字,大多數簽約者自認為是公司的藝人,往往會忽略這個至關重要的細節。
細節最緻命,狙擊目标掌握在毫納之内,火藥爆破不可以玩忽一克。
生活有時候就是這樣,不慎踩錯一步,需要用百步萬步來彌補。
所以謹慎做人做事這沒有什麼錯。
帝盛娛樂評判一個人是否為旗下藝人的标準,就是看公司内網在錄的那個用來作為身份識别的官方創建賬号,公司是看“号”不看人的。沒有這個賬号,便不屬于公司的藝人,一切的福利當然會停止與之發放。
也就是說,公司内網在錄的藝人賬号才是帝盛藝人的總目錄。發工資和福利的時候,工作人員看的是賬号記錄在内所對應的挂名身份,先看賬号再看人,有賬号的才是“人”,沒号的不是人,兩個賬号對應同一個人的情況,發一份。
資本家的主場,怎麼着都是資本家為長,彼為短。
相反的,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工作人員都是實名記錄在帝盛内網中的,有一份“雇傭關系勞動人員名單”詳細記錄了他們的名字和所對應的身份信息,這些人才是公司真正的“員工”,是“自己人”。
藝人們不過是“自己人”用來收割的韭菜,甚至都不是公司的“員工”,韭菜最大的價值就是養皮下負責的那個官方賬号。簡而言之,帝盛的藝人在被自己精心灌養的賬号愚弄、吸血。
多麼可笑,多麼可怕,最親近的東西背叛了自己,而且是從始至終,徹頭徹尾的背叛,就像你養育了十幾年的孩子突然發現基因不是自己的。
很多主播還熱衷于其中,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财産投注在這個其實不屬于自己的賬号裡,就像在填一個根本填不滿的窟窿,大多數人沒有醒悟過來這件事的等式順序以及藏在其中的真理。
似比地主送給長工一隻口袋,表示你能把它裝滿,裡面的東西就是你的。長工以為地主發了善心,喜笑顔開地往裡面裝财富和糧食,結果口袋底下被地主紮了個大洞,長工怎麼也裝不滿這個破漏的口袋,而且口袋太深太大了,可憐的長工很難發現這個隐秘卻明顯的真相。
真是滑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