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統助理到藝人助理,雖然隻差一個字,卻差了十萬八千裡,不過Vicky後來慶幸的是,還好公司那時候隻是發配她,而不是直接把她的實習當掉。
“你說我倆運氣都這麼差,在一塊,會不會負負得正?”這是她那時用來寬慰于文文的話,同時也安慰自己。
就在她以為于文文未出道就要被雪藏的時候,公司為了換到另一個選秀節目出道偶像的合同,把于文文的合同送給了她現在的經紀公司。
這不送不知道,一送吓一跳。
于文文帶着Vicky一起過去,剛到新經紀公司的第一天,就被總制片押進了會議室裡,第二天天亮才放出來。
這一宿的閉門會,确定了于文文首張專輯的發行計劃,知道的,是于文文被從别家公司贈來,不知道的以為是公司蓄謀已久靠手段搶來的。
一夜之間,于文文從被舊東家雪藏,到被新東家趕着出專輯,轉變之大,讓她明白了自己身處娛樂圈,地位随時都有可能在朝夕之間,出現天壤之别。
時隔半年之後,在新公司和于文文的精心打磨之下,她的第一張同名專輯《Kelly》在第二年的白色情人節發行,數字與實體專輯同時開售。
這張《Kelly》含有十首由她獨立作曲和參與作詞的原創歌曲,涵蓋了當時流行的主旋律曲風,一經問世席卷了各大榜單。
當時微博的熱搜榜還沒有文娛榜之類的分類,好幾次Kelly這個詞兒挂在熱搜上,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為愛馬仕經典包款的Kelly上了熱搜。
後來這個品牌方也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和于文文簽了單系列包的代言,這類操作還是行業沒聞所未聞,這一雙赢的合作又把這個詞兒推到了熱搜榜第一。
那一年,24歲的于文文憑借《Kelly》這張專輯,獲得了國内幾個頭部音樂頒獎典禮的年度最佳新人獎,年度最受歡迎原創專輯獎,年度金曲獎等等。
一時風光無限,邀歌不斷。
隻不過,于文文對音樂那個認真執着不為資本低頭兒的勁,很快讓她吃了不少苦頭。
她不願意寫口水歌廣告歌,自己不喜歡的劇本拍成的影視劇,也不願給她寫或者唱OST,除了質量和制作團隊過硬的音綜以外,其他的綜藝一概不上,就連接代言前查品牌公司的信譽和産品嚴格過工商局…
自己的羽翼,隻有自己珍惜,才不會有機會被人在傾刻間折斷。
那時候現在高處的她,其實清楚,自己明明有更輕松的路,可以走的更高更遠,到她卻偏偏倔強。
自己要的,不是借着音樂成名,而是因為成名去獲得更多做好音樂的機會。
很快,她這一系列的行為,被營銷号拿來一炒作,變成了于文文疑似被富商包養不愁賺錢,耍大牌謝絕各類工作邀約。
不過,于文文面對這類聲音,隻有一個方法,就是冷處理…畢竟她練琴寫歌都來不及,哪有時間和這些是非多廢口舌。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内行看門道,這些年,于文文又先後出了兩張專輯,都獲得了業内的高口碑以及亮眼的銷售成績。
她成了娛樂圈裡一個特殊的存在,就好像她的音樂作品和她這個人,看似很割裂地各火各的。
人,火在動不動被營銷号送上的熱搜,歌,火在那些從不缺席音樂類的獎項。
不過,一年年下來,她和她的那些所謂的黑料绯聞,不能說是一點關系也沒有吧,隻能說是沒什麼大影響。
喜歡她的人喜歡的不行,不喜歡的人也各種對她不屑,和于文文合作過的人,對她的評價卻是高度一緻,就一個詞:專業。
而且,于文文幾乎很少和合作方有過多的私下接觸,除了一些必不可少的局,她更多的是下班收工回家撸貓練琴看電影。
黑料這一塊,除了幾年前鬧過一陣子的富商包養傳聞,再無和感情有關的任何。
咱就是說,也不是隻要長得好看,就一定要需要有一個富商的好麼…
于文文有一次和國外的校友在酒吧聚會,被狗仔拍到,其中不乏叫的上名的北美富二代,爆料寫的真的不行,讓寡了很久的于文文粉絲們和她的黑粉們以為有驚天大瓜。
經紀公司都打算花錢撤熱搜了,于文文一記驚天地泣鬼神操作,給想要駁斥黑料的藝人們,上演了一出教科書式的反擊。
她,用自己的微博賬号,轉發了那個在熱搜上挂着的爆料,配文:酒吧裡黑燈瞎火的,居然拍的還行,就是除了人不是假的,沒一個字是真的。
此微博一出,熱搜炸了,公司的PR部門也炸了,于文文倒好,關了她和助理的手機,消失了。
再出現的時候,已經是事發一周之後,再後來,她就經常動不動玩消失,經紀公司想沒收她的微博賬号給公司運營,她直接拒絕。
“姐…幹嘛呢?想什麼呢?”
于文文完成了今天的MV拍攝,已經在保姆車上歇着了,她正看着手機微博的發送界面發呆,Vicky瞅了她一眼,手裡還拿着剛分到的cupcake。
“沒事,想發個微博。”于文文說完也不再遲疑,按下了發送鍵。
然後,大半夜沒睡着的于文文粉絲刷着刷着微博,發現正主更新了。
沒有配圖,隻有一句話。
“Cupcake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