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三更,瑞秋大于妍家的微信群裡,刷着剛才去洗澡那會兒錯過的聊天記錄。
“什麼情況,大半夜的這麼熱鬧……”
十月的最後一天,将近零點,鄭秀妍發了微博,帶了#一條plog告别十月的tag,整整十八宮格。
【一些拍攝和生活的花絮,兩個月的一塊兒發了~】
照片裡,大部分是片場休息時和大家的合照。
有和Chloe的,杜鴉鴉的,于老師的,Eva的,柯柯的,還有和幾個新人演員等等。
這些都還好,引起群裡井噴式聊天的,是最後的三張照片。
不同于前十五張的合照,這三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生活的花絮。
帶着兩杯奶茶的家常菜,窗外初升的太陽,的桌上的蘿蔔糕。
KJ_4ever:蘿蔔糕這張,對面坐的是于總,我一個老魚粉,百分之一千肯定!
小M:玫瑰~玫瑰~玫瑰~附議附議~
。:@KJ_4ever 你的《懸月》裡是不是寫過于妍去台灣玩?你簡直是預言家本家啊你!
陌陌:我可要大膽造謠了,最後三張,卡姐就是在暗戳戳秀恩愛!!!
JR:看我發現了什麼,日出這張照片我調了下光,放大看,玻璃反射裡,隐約能看到另一個人 (畫了圈的照片.jpg)
瑞秋看到這,差點從床上驚坐而起,她下載了照片,反手轉發給了Jessica,接着看聊天記錄。
KJ_4ever:話說這個窗戶有點眼熟,和于總剛出道那會兒發的生活照裡的有點像啊……
ZT:可以她微博半年可見,不然還能去挖一挖
Bridge:不是,我說你們,怎麼沒看到重點呢?看IP了沒,卡姐這條微博的IP!!!
小圖書:我也看到了,有沒有可能是挂了梯子?沒聽說要去美國,太突然了…
“我去……”這下瑞秋真的一躍而起,啊?什麼情況?IP怎麼在美國??挂梯子忘關了?
正疑惑之時,Jessica回了消息:哪裡來的這照片?
鄭秀妍依着登機箱,正等着瑞秋的回複,耳邊傳來Claire的叫喚:“Jessica,行李出來了。”
“噢好,來了~”她剛想把手機塞進口袋,它震了下。
:你你你在美國???驚恐.jpg
:嗯,事發突然,你明天去工作室就知道了。
:于老師和你一塊去的?
:是啊,還有Claire,Vicky和劉戀,不聊了,我要去拿行李了,那圖怎麼回事你還沒說。
還沒擡頭,她的兩件行李就出現在腳邊,一擡頭,是于文文帶笑的臉。
“和誰聊天呢?”
“瑞秋,她看到我剛發的微博ip了,問我怎麼在美國。”
“什麼時候發的微博?”
“就……剛下飛機,在排隊進關的時候。”
正聊着,另外的兩人推着剩餘的箱子走了過來。
“于凱莉,你眼裡是隻有Jessica嗎?自己的行李也不拿了?”
Claire埋怨着,把于文文的行李箱往她那一推,被一把接住。
“劉戀呢?”于文文四下張望。
“她說conference派車來接了,就先走了。”Vicky說。
“也不打聲招呼……”
Claire輕笑一聲:“她隻是沒和你打招呼,誰讓她的Crush還是你這個對前任念念不忘呢~”
聽到這句話,于文文下意識看向身邊人,小卡倒是沒什麼太大的表情變化。
沒多久,幾個人等到了Claire安排來接機的車,一路往波士頓市中心駛去。
鄭秀妍靠着車門,看着車窗外陌生的景緻,她真的到了這裡,一切好像做夢。
一天前,于老師帶她和Claire吃飯,本以為是為了給要回美國的Claire踐行,沒想到……
“要不要跟我回美國?”
“啊?”
筷子夾着還未入口的半塊紅燒肉無聲地落入碗裡。
“你就不想去看看你于老師以前生活過的地方?”
“當然想,可是,來得及嗎?下周要發專輯了……”
她看向一直沒說話的于文文。
“來得及。”于老師淡淡地說。
三個字,這次來美國的行程就這麼給定了,她還在納悶,自己的簽證是什麼時候搞定的,飛機上,于文文給出了解釋。
難怪在籌備新專輯的過程裡,她總覺得哪裡别扭,填過一些個人信息的表格,在簽經紀合約的時候,也有在申請表上簽名。
但因為都是于老師負責操持準備的,她幾乎沒留心眼,也沒有過任何懷疑。
難怪簽的時候,她還提醒自己看看清楚。
鄭秀妍轉回腦袋,看着坐在身旁的于文文,去握了她的手。
“怎麼了?”于文文第一時間放下手機,回握住。
鄭秀妍搖搖頭,笑着靠過去:“沒什麼,就是有點累。”
閉上眼,愛人的體溫讓她心安,以自己對于文文了解,她絕不會無緣無故帶她來美國。
-
酒店裡,于文文坐在電腦前,房間的燈隻剩桌前的一盞還亮着。
床上,因為時差已經睡下的鄭秀妍翻了翻身,背着繼續睡着。
郵箱裡躺着一封匿名郵件,正文很簡單。
【親愛的知名唱作人于文文,你好,附件的音頻分析,請查收,所有需要,請回複郵件,謝謝。】
措辭客氣,卻透着嚣張。
這份郵件,是《影子》殺青宴之後沒多久,發進她私人郵箱的。
她遲遲沒有點開過附件,即便她大概率知道會是什麼,可這件事,遲早得面對。
于文文拿出降噪耳機,隻戴了一隻,在遠裡床的那一側耳朵。
雙擊打開……擱在觸控闆的手,微微顫抖了起來,她時不時地看向床上的熟睡的人,眉頭緊鎖。
反複停了好幾遍之後,她往沙發上一靠……若是那時候就知道孑然一身的自己,往後會有了軟肋,或許就不會……
可哪有那麼多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