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清湄鎮”的天氣,特别詭異,先是半年幹旱,炙曬酷熱,然後又連日暴雨,電閃雷鳴......
農曆“七月半”天,午夜時分,暴雨的同時,還突發了地震......
雖說地震的震級隻有三級,震感輕微,但離奇的是,“雲氏宗祠”前院裡,那棵三百多年的的古松卻被震倒了。
要知那棵古松樹高十幾米,樹幹粗有兩米,曆經三百多年風霜,誰能想到竟沒熬過這麼輕微的小震呢?
這将雲家的老族人都吓得不輕,半夜三更敲鑼打钹,請巫跳神,鬧得整個鎮的人都不能入眠......
到了清晨,雲家的動靜總算小了,雨也總算停了......
蘇和奔去廚房,熬起了小米粥,在等粥熟的時間,他又迅速的洗了衣服,拖了地......
他雖然才9歲,可早已學會了一切家務。
他爸爸是個醫生,平時很忙,就總對他說:“爸爸不在家,你就得擔起照顧媽媽和奶奶的責任哦!”
他爸爸蘇應邦,是他的偶像,也是公認的好男人、好醫生。
雖然印尼警方說他爸爸應該是落海失蹤,兇多吉少了。
可他奶奶蘇若蘭卻笃定的說:“我兒子一定會活着回來!他不是會丢下母親和妻兒的人!”
......
“爸爸肯定不會丢下我們全家的!”
蘇和這麼自我安慰着,再蒸了一大盅蛋羹,切了兩個蘋果,見小炖鍋裡的粥也已經軟糯了......
他把早餐裝進保溫小飯桶,這就準備前往“老廟街衛生所”,給他奶奶和媽媽送飯。
他爸爸失蹤的消息,是昨天上午傳回來的。
他媽媽急到崩潰,半夜還拿水果刀割了手腕,血染紅了半個洗漱台......
要不是他奶奶發現得及時,他媽媽可能已經......沒了......
他媽媽這會兒仍還躺在衛生所裡,由他奶奶照看着。
他奶奶也熬了整晚了,他早點趕過去,就可以讓他奶奶休息一下。想到這兒,他就加快了腳步......
他要去的衛生所,在“老廟街”街心廣場46号。
“老廟街”是“清湄鎮”最熱鬧的步行街,保留了大量明清老式古樸建築,長約一公裡。
他平時從蘇家祖宅走到“衛生所”也就十分鐘,可今天,真有些寸步難行。
看看這一大早的,“老廟街”街上已是接踵擦肩,擁擠不堪,似乎整個鎮的人都擠來了“老廟街”......
遠遠就見街心廣場的那座“老廟”前,香煙缭繞,黃紙翻飛,許多老人在燒紙點香,磕磕拜拜,念念有詞......
......
那“老廟”不大,面積也就一百來平,坐北朝南。
據說,這廟初建于三百多年前,時光更疊,原本的木質結構早已損毀,隻有地基還在,九年前重建後,還是保留了古樸的韻味,翹角飛檐,綠色的琉璃瓦,紅磚砌牆。
廟裡供奉的是一尊近兩米高的石像。
據說,這石像也是三百多年前雕刻。經曆風霜戰亂,石像面部早已模糊,但能看出是位身形清濯的老者,一身廣袖長袍,仙風道骨。
這尊石像被鎮民尊稱為“阿清公”!
傳說中,這位“阿清公”本名叫趙秀清,是明末清初時,一位總兵的獨子,後來還随父降了清......
這樣沒有氣節的男人,本來是不配香火的!
可趙秀清卻在19歲那年,上了“萬墳山”,在山頂苦修了整百年,活到了119歲的高齡。
他一生贈醫施藥,救人無數,最後還自引天火,以身祭了天。
......
今天是“七月半”,中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