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鬼亂竄”,難怪要拜“阿清公”求心安了......
蘇和好不容易,在人群的夾擠間,趕去了衛生所。
這會兒,已有好幾個病人等坐在大堂右側的塑料椅上了。
衛生所兩百來平,裡外兩間,外間是大堂就診區,内間有五張小病床,供那些輕症的病人輸輸液、躺一躺。
他見他媽媽就還躺在裡間昏睡。而他奶奶早已開始工作,正忙着給個小女孩打退燒針......
他覺得他奶奶也真是了不起的醫生啊!
衛生所的醫生,這些年換了一撥又一撥,隻有他奶奶堅持在這兒待了十五年了。
他每個寒暑假,都會來衛生所給他奶奶打打下手,幫忙幹些遞遞酒精紗布的雜活。
來衛生所的病患,大多也就是老廟街上老老小小的熟面孔,還總笑着叫他“小蘇醫生”。
每每聽到别人這麼叫他,他就腼腆的笑,心裡卻想,他長大一定要跟他爸爸一樣,考醫學院,做醫生。
想到爸爸生死不明,他也很焦灼。
可他知道,媽媽已經病倒了,他不能再像個不懂事的小孩子,給奶奶添負擔了。
不過,他小小年紀,根本不會掩飾情緒,悲傷的表情怎麼也藏不住......
這表情也落在了蘇若蘭眼裡。
蘇若蘭看了看才9歲,就沉穩懂事的孫兒,也很心疼。
她從抽屜裡抓出一小把奶糖遞到孫兒手裡,溫聲說:“小和,吃點甜的,能分泌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人就不會太難過了!”
“不會太難過?”
蘇和愣了一下,見那奶糖,草莓色的粉嫩包裝,名字也很好聽,叫“樂多多”。
他撥了一顆入口,那草莓香甜混合着濃郁奶香的軟糯在舌尖融化時,他覺得心情好像也真的平穩了許多。
他想,他奶奶難道就是靠吃甜的撐起精神的嗎?
他看向他奶奶,即便熬了整夜,也仍然把自己收拾得利落整潔,頭發梳成端整的矮髻,臉上雖有了不少歲月的痕迹,也仍然端莊秀緻。
他奶奶真是個剛強的人啊!就算是得知他爸爸失蹤,也仍能保持住精氣神。
可他奶奶畢竟也55歲了,清瘦單薄,怎麼也經不起這麼勞累。
他忙把小米粥倒出半碗,說:“奶奶,你快吃早飯了,别餓壞了!”
“好!”,蘇若蘭點頭,低頭吃起小米粥......
這粥熬得軟糯,倒很像她這孫兒的性格,溫軟善良。可也正因為太溫軟,才讓她更難放心,她得盡快趕去印尼找兒子啊......
......
嘭哒......嘭嚓......
衛生所裡還算靜谧,街中心廣場卻銅鑼敲響了......
誰都知道,這動靜,是守廟的“童子”出街了!
鎮上的老人大都相信,“童子”能通靈,能傳達“阿清公”的神意。
随着一聲驚耳的唢呐,隻見兩名赤膊青年擡着一張長條木凳,搖搖晃晃的從“老廟”中走出。
那長凳漆成大紅色,凳面隻有一個扁擔寬,但那個清瘦的“童子”倒是穩穩站着凳上,雙手相握,捏着三支正燃的灰白長香。
“童子”身上穿着粗麻坎肩,額上纏着粗麻布條,滿臉抹着雞血,看不清長相,但能見到“童子”有一雙長挑的鳳眼,眼神極其漠然.......
今年,天時很糟,幹旱、大澇、地震。也就難怪虔誠而無助的人們會更把希望寄托在“阿清公”了!
唉,就是苦了這小童子,也才11歲吧,又要在那長凳上不吃不喝的站上一天一夜了!
蘇若蘭輕輕歎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