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齊聚,阿豆在去卓英洞府學刀時向紀蟬衣約好了出遊的日子。
期間文硯遲遲未出關,陳天恩便求阿豆帶他去見卓英,當面問一問前侍從的情況。沈靜姝的性格當日在拜師會有目共睹,文硯的性子又逆來順受,他擔心會出現差錯。
卓英聞言笑道:“陳公子放心,靜姝瞧着頑劣,其實是我們五人裡最重情義之人,定然不會加害弟子。而且再不想放他出來,一季後就要到靜姝與清侶約定好的修煉時期,必然不會留閑雜人等在洞府裡。若你還放不下心,我再攜你去她洞府瞧一瞧。”
“多謝告知,我再等等。”
陳天恩心下微定——當初雖在堂下大放厥詞,小少爺心中對卓英的信任其實不比旁人少。
更何況依那沈靜姝長老的性子以及她扣下文硯的原因,他的出現恐怕反而會将其惹惱。
既然卓宗主說隻需等三個月,依言等一等就是。
若屆時仍不見文硯蹤影,再勞煩卓英帶他過去也不遲。
随着四人勤懇修習術法,訓練場時不時被幾人折騰得雞飛狗跳,離紀蟬衣定下的外出日子越發地近了。不說另外三位真材實料的小朋友,連賈鐵心這個精神成年人都有些心浮氣躁,活像春遊前的小學生。
這種心境下着實不适合繼續學習術法,四人便商量着互相瞧一瞧修習至此的成果……然後委托了莫愁人前來小做指點。
沒辦法,整個合歡宗就他最遊手好閑,平時也經常來訓練場旁觀幾人練習,被抓壯丁可半點沒冤枉。
賈鐵心随手生了個木樁坐在旁邊,阿豆和秋水見狀也紛紛效仿。莫愁人覺得頗有意思,就也和她們一樣用造木訣做了個矮木墩坐着。
一群人排排坐,很像某種幼兒園的小型文藝彙演。
小少爺沒學,因為他第一個上台。
幾人平時都在自己的地盤練習,雖然大約能知道其他人在練習哪一系的術式,但并沒有特别關注過。尤其陳天恩的四個法術是他自己過去挑的,賈鐵心到現在隻知道其中有一個烈箭訣,其餘的分别為《浴火訣》、《飛葉術》、《藤縛術》,至于實際效果如何并不清楚。
依靠這次演武,倒能讓她長長見識。
術法的表演對象自然是各自捏出的無辜木樁,小少爺看着粗糙,心思還挺細膩,竟然委托阿豆在木樁上生了點野草,勉強僞裝成有頭有胳膊的稻草人。
雖不明他為何将木樁做得這般精緻,但賈鐵心姑且沒有打斷演示,按捺住疑惑看了下去。
隻見小少爺先掐出飛葉術,登時方圓五米内出現大片足以障目的落葉快速地盤旋,叫底下觀衆都有些瞧不清裡頭情況。
莫愁人主動肩任解說員,為三位不太清楚術法效果的練氣小修士講解當下正發生的事:“飛葉術沒有攻擊能力,大多被用于迷惑視線。訓練場地面空曠,若在林子裡,效果會更好,無論伺機進攻還是借機撤退都很适宜。”
他話音未落,隻見幾道火光閃過,飄在半空的落葉被逐個點燃,随後連成一片火海。旋舞燃燒的葉片紛紛離開陳天恩周身,将木樁團團包裹住,眼看就要演變為一場大火。
呲啦啦——
莫愁人随手掐出賈鐵心分外眼熟的化雨訣,熊熊燃燒的葉片與火被落下的細雨直接沖刷了個幹淨。
……不愧是之前立志要對邪修來一個殺一個、來一雙殺一雙的狠人,掩藏身形的法術愣是給他當成了澆在火上的油。
賈鐵心暗暗咋舌,隻覺自己挑選術法的眼光還是太保守。
“烈箭訣和飛葉訣的組合,用心了。飛葉訣輔以火系術式算是比較常見的搭配,能常見,自然因為它效果不錯。”莫愁人開始進行中場點評,“境界比施術者低的修士,即便捏出化雨訣也無法迅速滅火。而境界高的修士雖然能解決麻煩,但練氣修士掐訣普遍要耗費些時間,這一小會兒的分神往往能決定勝負。”
——又長知識了。
四人境界俱是練氣四層,倒從未想過水不能滅火,火無法點燃木頭等違背常識的情況。尤其賈鐵心上輩子的生活離怪力亂神之事非常遙遠,剛才也隐隐産生了既然一個化雨訣就能滅火,那這般費力制造火場有何作用的念頭。
仔細想想也合該如此,畢竟這些火啊葉啊雨啊都由真氣化作,修士本身的境界高低自然對其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将此知識點記在心裡,賈鐵心舉手問了另一個問題:“方才被飛葉障目未能識清,陳公子的烈箭訣使得如何?”
“空口無憑,不若讓陳公子再演示一遍。”
莫愁人做了個‘請’的手勢。
陳天恩自無不應,在未有遮擋的情況下清晰地使了一次七根箭矢的烈箭訣,七件箭齊發,嗖嗖嗖地穿過半空射向遠方地面。
賈鐵心觀察得認真,發覺小少爺在基礎烈箭訣的造詣上與她差不多,箭矢大小、火焰顔色及飛箭速度都相差無幾。
此時莫愁人又點評道:“極其标準的烈箭訣,再要提升的話隻有繼續練習熟練程度了,其餘方面無可挑剔。”
“依莫前輩所知,若熟練到頂峰,能達到何種效果?”被點評的小少爺詢問。
“練氣修士能做到的程度……在一息内掐十個手勢,便算得熟稔之巅。标準因人而異,但大緻差不離。”
台下賈鐵心聽得心驚。
烈箭訣共有七個手勢,方才小少爺花了一息半掐完。
她因研究多重烈箭訣,對原本的基礎手勢更為熟練,在一息内掐完沒有問題。多重烈箭訣本質上隻是對原先術式的複制黏貼,效果是倍增了,手勢也得随之增加,達到了足足二十個之多。
賈鐵心能堪堪在四息内使出多重烈箭訣,都是一番勤學苦練後的結果。
要知道修士所言的‘手勢’可不單單隻有手部的動作,真氣流轉更為關鍵。本以為烈箭訣的修行已告一段落,沒想到居然才剛剛開始,縮短施法時間又是一個無底洞。
之後陳天恩又演示了他的另兩個法訣,藤縛術與浴火訣。
藤縛顧名思義,以藤蔓束縛敵人。浴火訣則是一個附魔類的輔助法術,能給小少爺的劍附上一層火焰。
這回提問的是阿豆,她不解道:“分明給藤蔓附火更方便,為何要舍近求遠。”
“浴火訣的施術對象僅限于金屬兵刃,它在附加火焰效果時,也同時能起到一些聊勝于無淬煉作用,叫刀刃更鋒利。”莫愁人解釋,“且對于不同類型的兵刃,浴火訣的附加效果稍有區别。”
場上陳天恩極為配合地揮劍向稻草人刺去,可憐的木樁被一劍穿心。
附在劍刃的火由破開的傷口處湧入木樁子,猛地燃燒起來,沒過多久熊熊烈火從内部摧毀了對方身體,隻留一地黑灰。
“像這般,便是有刃兵器的效果。若這劍刺到修士身上,雖不能與木人一般直接燒個幹淨,亦要遭受灼燒之苦,且不如體外之火那般容易被化雨訣澆滅。換作棍棒類的兵器,被其擊中之處會疼痛難忍,若擊中多次,真氣運轉便會受阻。”
曾體驗過一點點真氣阻滞的賈鐵心不由錯愕,阻礙别人回藍的法術那可别提有多牛了,這真的是他們小練氣能學的嗎?
“浴火訣竟這般厲害?”
莫愁人笑答:“你能打中别人,自然厲害。可修士各有手段,難不成都和木樁似的任人宰割麼?要是本就能刺中對方,其實也不太需要浴火訣幫忙,這法訣在修士的鬥法間隻起錦上添花的作用罷了。”
賈鐵心聞言看向小少爺,見他面色如常,定是在挑選法術時就已清楚利弊。
想來藤縛術就是為此而學的,無論有沒有附火,都能增加命中率。不過如莫愁人所言,修士間各有手段,陳天恩修煉的目的又不是狩獵妖獸,這藤縛術也未必能起到特别大的作用,頂多起到個影響對手走位的效果。
即便這般也要學浴火訣的原因……大約就在這‘承受灼燒之苦’的效果上了,她暗暗揣測。
針對陳天恩當下的修行成果給出建議及後續安排,便輪到了阿豆與秋水。
相對小少爺,她們三人于彼此知根知底,兩人所示成果皆和賈鐵心印象中的差不離。
莫愁人對她們皆有誇贊,馮秋水将不在靈根元素内的裂土訣也學得有模有樣,不似鐵心起初看到的隻能給地翻翻土,裂土的速度快上許多。雖說并未到能以此傷人的境界,但達到逼迫對方離開原地的效果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