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四眼井巷的胡家生意失敗,關了店鋪,賣了房産回鄉了。
買了胡家這小小四合院的是一位盧娘子。
這位盧娘子搬來那日,街坊四鄰都看見了,瘦瘦小小一個三十許的娘子,粗布荊钗,瞧着也不富裕。
一同搬進來的還有她的兒子,她的兒子是讓兩個藥鋪的夥計一副擔架擡進來的!
擔架上的人瘦骨嶙峋,嘴唇發紫,連手指頭都是發黑的!
藥鋪夥計出來的時候搖頭:“我們先生說了,神仙難救哇!”
四眼井巷的人們都不認識這位盧娘子,大家猜測,這位娘子怕是給兒子治病,賣了房子換到這小地方住了!
可若真有人從前見過這位盧娘子,那就該大跌眼鏡了!
一年前,這盧娘子可是京中權貴人人羨慕感歎的人兒!
這盧娘子是何許人呢?
她是正三品威遠将軍鄭知禮的續弦夫人!
鄭知禮是什麼人?
那是橫掃匈奴王庭的蓋世英雄!
這位鄭将軍年少成名,娶了母親清河崔氏家中的嫡女,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恩愛非常。
可惜這崔氏福薄,鄭将軍三十五歲那年,崔氏重病去世了。
鄭将軍心灰意冷,為妻守了五年。
人人都道鄭将軍情深義重的時候,他偏偏在皇後的千秋宴上,主動求取一個來獻禮的小丫頭!
這小丫頭就是盧娘子。
盧娘子家住金陵,母親是金陵知名的繡娘,家中秀坊布莊無數。
她自小和母親學藝,十四歲那年,她繡的千裡江山圖奪了金陵第一!
于是在皇後千秋宴這一日,她跟着金陵太守來獻圖,意外被鄭将軍看中了,皇上賜婚,做了鄭将軍的繼室。
京中人人等着看這位商戶女的笑話--一個繡娘而已,如何做得大家塚婦?
可鄭家老夫人對這兒媳婦贊不絕口,每每帶着出來赴宴,都眼不錯地盯着,生怕有人欺負了這兒媳婦!
說這盧娘子有福吧?可還不止!
她剛嫁進門不過七個月,鄭将軍痛擊匈奴,将匈奴左賢王并幾個王子王女生擒,打包送回京城!
皇上高興啊!
可賞什麼呢?
大手一揮,賜盧氏诰命,食邑三百!
人人感歎:地下崔氏有知,不得從棺材裡頭氣出來?這盧娘子不過做了七個月的将軍夫人就诰命加身了!誰家女子有這福氣?
有那心不平的道:“我看這盧氏這輩子也就這些風光了!”
可誰想到?風光還在後頭!
嫁入鄭家第三年,盧娘子生了一對龍鳳胎。
生雙胎者,并不稀奇。
可這盧娘子的一對子女,兒子懷章,人如其名,三歲學文,出口成章。夫子奇道:“真是文曲星轉世!老夫一生,有此學生真乃上天賜福!”
從來都是學生以拜入夫子的門為幸,讓夫子為收了這麼一個學生感歎上天賜福的,全天下,也就鄭懷章這麼一個!
京中有子的婦人銀牙咬碎也知道自己的兒子比不過!恨那盧娘子有福氣!
可誰想到?
盧娘子的女兒更是稀奇!
鄭錦繡四歲那年,在乞巧節,皇後的宴席上,繡了一幅喜鵲登枝,一舉奪了比巧頭名!
皇後寶貝一般摟着一團孩子氣的鄭錦繡,催着宮女:“快把本宮那金笸籮取來,賜給鄭家錦繡!”
自那以後,年年乞巧,頭名都是鄭錦繡!
金笸籮,金如意,金頂針......
乞巧節的彩頭都入了鄭家門!
太後親口對鄭老夫人道:“你家這個孫女,可給哀家好好教養!”
京中有女的人家抱頭痛哭,女紅比不上,隻好擰着自家女兒苦攻琴棋書畫!
盧娘子也成了各家夫人又恨又愛的角兒!
恨她生了個女兒,把自己家女兒比的難出頭!
愛她生了個兒子,玉樹臨風才華橫溢,他做了誰家女婿,隻怕丈母娘三天三夜睡不着覺,恨不得敲鑼打鼓讓滿京城的人聽聽,鄭家二郎娶了自家閨女!
可誰知道?
這風頭無兩的鄭家夫人盧娘子,竟悄悄搬進了平民百姓住的四眼井巷。
巷子裡的鄰居都悄麼聲兒地等着盧娘子家哪天發喪。
可一旬,一月,兩月,半年......
半年過去了,隻隔三差五的看盧娘子揣個包袱出門。
一個時辰以後,又揣着同一個包袱回來。
也有那好事的婦人攔住盧娘子:“你家兒子可好些了?”
盧娘子也不惱,溫溫柔柔地回:“好些了,隻是還不能斷了藥,又自城東尋了個大夫,說是吃兩個月再看。”
婦人笑笑:“你一個人帶着個生病的孩子,真是不易。”
盧娘子還是那麼笑着:“人麼,不都這麼過活?”
“你家官人在何處?怎的從不見他?”
盧娘子如意想的那般收起笑,面露凄苦道:“兩年前去了......”
婦人不敢再問,真是太可憐了!
天可憐見的!
一個寡婦帶個病重的孩子!
婦人動了恻隐之心:“有什麼難處你可開口,我家就在這個門兒!都道是遠親不如近鄰,咱們這巷子裡住的,都是熱心腸!”
盧娘子動容道:“多謝大姐!如今還好,我勉強會動幾下針線,縫縫補補的,養活我們娘兒倆還行。”
婦人緊握盧娘子的手:“有事兒可千萬别客氣!我夫家姓曹,你叫我曹嫂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