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奉皇遺事 > 第207章 六十四 覆轍

第207章 六十四 覆轍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元和六年七寶樓焚毀,真正的縱火者并非皇帝,而是文公。

虎符失竊、秦淑妃殁後,皇帝極其恐慌,對南秦展開新的圍攻計劃,并對在京秦人嚴加排查,意圖一網打盡。紅珠與文公相見太晚,文公得知内情時,已然置身長安,投進皇帝圈套。

文公意欲反殺出逃,但京城城防嚴峻,他兵力微薄、難以攻堅。何況還有數千南秦百姓身在長安。

當務之急,是保證全部百姓安全撤離。

但此時此刻,皇帝邀請他赴宴七寶樓的旨意已經下達。七寶樓很可能就是他的鴻門,皇帝想在宴席上毒殺他。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文公徹夜推算,最終放棄了魚死網破的計劃。他若帶領燈山強攻城門,當即會被皇帝扣上謀反作亂的帽子,大梁鐵蹄可以名正言順的踏入南秦境内。隻憑人力,也無法讓戒備森嚴的禁衛打開城門。

所以文公選擇了燒樓。

而且除了文公之外,沒有人得知他的完整計劃。

燈山隻是接到命令,帶領全部百姓喬裝打扮做商賈行人于金光門前等候,待城門打開,當即護送百姓撤離長安。但城門因何打開,文公并沒有交待。

龍燈已然制作完畢,隻更替琉璃片用不了多大功夫。文公登樓時命人挪動龍燈,又撞翻蠟燭,龍燈燃,七寶樓焚,火焰連着滿樓彩绶一起燒上金光門。火勢愈演愈烈,禁衛不得不打開城門疏散交通、從京畿擡水龍前來滅火。

就是這時,南秦百姓趁亂出城。

待大火熄滅,秦人已退,樓已成灰。

秦灼手掌打開,冷汗黏膩裡,躺着他從未示之于人的青石虎頭扳指。他撫摸它,像撫摸父親的手指。

文公并非沒有過掙紮。

秦灼兄妹年幼,秦善野心勃勃,自己死後一雙兒女會落入何等境地,文公預料得到。但他在作為人父之前,先是君父。百姓供養他多年,他必須保護在京秦人平安返鄉、南秦上下免于戰火。

是責任,是使命。不得不為,也心甘情願。

為此,他隻能舍棄秦灼。

他的獨子,他的骨肉,他妻子的血脈,他最珍貴的遺物與傳承。

扳指硌在掌中,冷得像粒血。秦灼将它緩慢推上拇指,就這麼跨過年月與生死,握住父親早該冰冷、卻仍溫暖的手。

文公還是臨别前的樣子。他摸了摸秦灼的臉,像看一個孩子,又拍了拍秦灼的肩,像對一個男人。最後,他将扳指摘下,套在秦灼指上,像把權柄交給下一任君王。

秦灼沒有說話,隻靜靜看他。

半晌,文公松開牽他的手,輕輕笑道:“為君為父不能兩全,阿耶向阿灼賠罪啦。”

……

秦灼有些了然,轉頭看向紅珠,冷靜地說:“姐姐,你并沒有聽他的話,對不對?就像你不準備聽我的話一樣。”

紅珠淚下潸然。

那是她所度過最冷的冬天。文公也穿了件大衣裳,是甘夫人給他縫制的,已經穿得風毛微脫。他臨窗坐着,将去七寶樓赴宴的禮服挂好,對她道:“城門一開,你們都跟着出去,不要留一個人。”

褚素绡問:“燈山呢?”

記憶裡,文公沉默片刻,溫和一笑:“到此為止吧。”

解散燈山。

這就是文公下達的最後命令。

燈山也是人,也是他的百姓。

但顯而易見,燈山并沒有遵從他的旨意,這也是燈山全體的第一次抗旨:他們繼續潛伏長安,建立了以紅珠為頭領、小秦淮為本營的第二代燈山組織。

這也是為什麼燈山誓死捍衛秦灼兄妹。

因為文公是為他們而死。

紅珠看着秦灼的臉,目不轉睛。許多人都說他生得像他阿娘,其實不是。至少此時此刻,他的神态與當年的文公如出一轍。

“朝廷敢如此貿然行動,想必對我的身份有所察覺,我們得做好萬全打算。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我先按兵不動,鑒明一直替我在潮州安營,等秦人全部出城後,你拿我的手令和印鑒去潮州找他。”

秦灼從懷裡取出一枚香囊遞給她,說:“後面的事,姐姐随機應變。這幾日但凡有其他動向,我都會叫子元給姐姐傳信。”

紅珠低聲問:“殿下,你不一起走?”

“溫吉還在長安。”秦灼說,“我不能抛棄她兩次。”

他看出紅珠的欲言又止,溫柔笑道:“姐姐,我并不是阿耶。如果你膽敢違逆我,我向你保證,我會死得很慘烈。君無戲言。”

紅珠知道他說到做到。淚水從她眼眶中競躍而出。

秦灼看她一會,歎了口氣,伸手替她拭淚,又扶住紅珠雙肩,兩人緩緩靠近,像個擁抱。

他貼在紅珠耳邊,輕聲道:“活着出去,等我活着回來。”

***

秦灼回去一路想事情,離小秦淮遠了也不怕人跟,便在街上慢慢走。

時辰晚了,行人稀落,商鋪卻有不少還沒打烊。秦灼擡頭一瞧,一抹淡淡月輝下,無數燈籠已經高挑起來,卻仍灰暗着。他見了燈才想起明天是七夕。

秦灼頭頂正是一盞龍燈的架子,他站在巨大影子裡,文公和另一個人的臉在腦中交錯滑過。但他這時實在沒力氣去動别的什麼心思。

公主府一切如舊,西廂房寂靜無人。秦灼點亮燭台走到桌前,腳步微微一頓。

桌上留着一張字條。

七七萬壽樓明月閣,戌時一刻,靜候秦郎。

落款是劉正英。

心中一塊大石找着源頭,秦灼深深吐息出來。

果然是他。

隻是劉正英已在獄中,如何能脫身出獄?他雖得知自己身份卻一直按兵不動,怎麼突然舉發自己?

這些以後在論,劉正英敢邀請他明日去赴鴻門,隻怕明日就有人裡應外合、殲滅城中秦人。

當務之急是把百姓送出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