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奉皇遺事 > 第349章 一一五 聲東

第349章 一一五 聲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郦叢芳直至深夜才趕回公廨,鬥篷卸下,這位松山長史俨然淋成落湯雞。他卻喜形于色,“恒逆丢卸糧食足有兩萬石,下官已再設粥棚為百姓發放,加上之前的糧草,可暫解數日之困!”

他向一人揖手,“仰賴青公料事如神,小鄭将軍英明神武。”

郦叢芳所拜方向,鄭素未着甲胄,将一把檀弓放下,也對他抱拳,“郦長史過譽。”

他神色淡淡,郦叢芳卻不由想起今日他快馬逐趕之狀。

大雨傾盆,萬馬如洪。

雨汽蒸騰裡,甲胄燎起一層白霧氣焰,這位少年将軍渾身戾氣便如實化。他在極速蹄聲中振臂摘弓,沖一個青衣背影引弓及彀——

聽聞小鄭與李寒曾是同門,便有情誼;後來李寒叛離青門,二人便結下仇怨;如此本該恨之入骨,但傳聞李寒險些命殒宮中,又是小鄭出手相援;按理說應當已經冰釋前嫌,這次鄭素偏又射出這樣狠毒的一箭。

“青門與李寒早已恩斷義絕。”鄭素似乎察他所想,“不然陛下也不會叫我舅甥趕赴松山。”

郦叢芳忙道:“是,若非青公,隻怕滿朝都猜不出李寒竟會讓大軍撤出潮州,直奔松山。更别說叫許狄二帥十萬大軍做幌子——這樣一招險棋,也是青公預先想好的?”

鄭素請他入座,自己也在弓架旁坐下,“李寒精明,凡空子無有不鑽。十萬大軍若一舉南下,所費時日頗多,這段時間他不會幹坐着,肯定要‘搶占先機’。隻有做這個‘人和’出來,他才會當機立斷,鼓動蕭恒進軍松山。”

郦叢芳道:“不瞞将軍說,青公說蕭恒大軍不日南下,下官就日日憂心。得知青公隻率數千部衆快馬趕來,心中也犯過嘀咕。卻不料蕭恒果真不曾強取,而是以恩相買,與青公所言不差分毫。”

鄭素道:“蕭恒起家,就是一個人望當先,若直接率兵攻占松山,便是給出一個殘暴不仁的話柄。更何況,他還有那麼一個軍師。”

他一句話戛然而止,郦叢芳從他臉上卻看不出分毫異樣,又想起一事,“下官還有一事,想請教将軍。”

“長史請講。”

“蕭恒和下官約定,先分兩次送一萬石糧食,顯然要打探城中虛實,下官也就以為這兩次之後他才會率軍入城。青公卻在他第二次運糧前就命人埋伏,竟……”

竟還料得分毫不差。

鄭素笑一笑:“依長史之意,若擒蕭恒,何時是最佳時機?”

“當然是一萬石糧運完之後,他入關之時。”

“的确,但蕭恒的幕僚是李渡白。咱們都明白的道理,這厮能想不通嗎?”

鄭素冷笑一聲:“李寒其人最過狡詐。他明着用一萬石糧食打探兩遭,讓長史覺得他預備二次分糧之後便叫蕭恒入關,不過是他的障眼法而已。長史想想,如果想要在蕭恒入城時将其一舉拿下,前兩次糧食入城一定不能有半分異常,才能叫他放下心中戒備。那這兩次運糧之時才是最安全的進城之機。但李寒謹慎,第一回肯定要進城看個虛實。第一回未知風險,第三回定藏弓箭,隻有第二次風險最小。所以他才會立時變卦,突然讓蕭恒在今日迳入城關。”

如此缜密心計。

郦叢芳聽他剖析完畢,冷汗吓出一身,“若非青公快馬帶糧及時趕到……勝負豈非早已翻轉!”

“論勝負為時過早。”鄭素道,“我雖未同蕭恒交過手,但他軍中事迹卻早有耳聞。此人征戰骁勇,城府深沉,是當世難逢的将才。至于李寒……豎子更是刁鑽刻薄,和他對弈絕非易事。”

郦叢芳道:“好在許帥十萬大軍就要到了,蕩平逆賊,不過翻覆之間。”

援軍馬上趕到,勝算何止倍增。

但郦叢芳卻覺得,鄭素并沒有那麼高興。

他斟酌片刻,往窗外看看,“雨下大了,青公還在城中清點造冊,下官請他回來歇息吧。”

鄭素道:“家舅看似溫和,實則執拗,他不親眼瞧瞧,定然不會放心。叫我陪長史坐,就是要解長史之惑,我的話就是他的話。”

“下官豈有質疑青公之意?如此大恩,松山上下非死不能報!”郦叢芳苦笑道,“不瞞将軍講,松山斷糧足有月餘,木頭都漚爛了,吃都吃不得。使君不在,下官幾次三番向朝廷請求赈濟,皆被搪塞下來,說下官是越權辦事,不肯受理……”

郦叢芳深吸口氣:“下官本以為要率滿城百姓活活餓死,沒想到、沒想到竟等來青公的赈濟之糧!”

“赈濟”二字一出,鄭素目光驟暗。

郦叢芳一把鼻涕一把淚,尚未知覺,拂面歎道:“要是沒有青公的糧食,蕭恒再以糧相挾,下官真不知道自己會作何決斷。或者他率兵圍城,叫滿城百姓活活餓死……”

“他不會。”

鄭素道:“他是從潮州出來的人。”

郦叢芳一時默然。

鄭素看向那把長弓,“其實家舅亦有遺策之處。”

“我們以為蕭恒隻是用糧食叩開關門,不料他要取松山是真,要捐糧救人亦是真。”

窗外夜雨驟緊,鄭素語氣終于有所松動:“是個好的,隻可惜。”

他沒再說下去。

***

蕭恒營帳中燈火昏暗。

梅道然快步趕入帳中,看了看李寒,還是對蕭恒道:“打聽清楚了,的确是青公。”

他又唏噓:“我說呢,青公舅甥助軍師逃脫長安,這麼一樁大過皇帝竟沒有問罪,原來是好鋼用刀刃,派來将功贖罪了。”

“未必是壞事。”李寒神色已然平複,“知己知彼,總比一個全然陌生的對手要好些。”

他見蕭恒仍蹙額不語,問:“将軍怎麼想?”

蕭恒道:“青公并非徇私之人,亦非貪生之輩,當初他肯叫鄭素接應送你出宮,說明他認可你所行之事。如今卻又肯率軍坐鎮……”

他和李寒對視,在對方眼中看出相同的疑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