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失落的帝符 > 第15章 第十五章 稀世之匣

第15章 第十五章 稀世之匣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中國傳統古鎖,早期為繩、竹、木結構,後來發展成銅鐵等金屬材質。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等級制度森嚴,普通百姓隻能用“一”字孔鎖,士大夫用“士”、“吉”字孔鎖。開鎖的方法,初始為正開、反開,非常簡單,後來逐漸發展成,需要用數把鑰匙同時開啟的機關鎖,再後來,出現了需要對上詩句的“藏詩鎖”。劉東海上次從馮文軒家床洞中搜出的那個匣子上的鎖,就是一把典型的詩文密碼鎖,但由于造形十分奇特,并過于小巧精緻,他不敢去嘗試打開。

在十幾年的從警生涯中,他曾接觸過花樣繁多的各種鎖具,但涉及到古式的密碼鎖具,還是沒有把握。雖然他知道詩文密碼鎖,成語密碼鎖、天幹地支密碼鎖、還有姓名、甚至商号密碼鎖等,其共同之處都是利用分别刻有漢字的幾個轉環套定于鎖身上,旋動轉環拼成一句暗定的多字俗語或詩句,讓鎖鼻通過,最後就能打開,但由于鎖的主體,被分成五個可以旋轉的部分,每個轉軸上都用楷體陰文刻着四到五個字,往往是一首五言詩的一句,共有五組20多個字,每組選中一個字組合在一起,使其組成一句正确的詩句,由于在詩文方面,幾乎是一片沙漠,再加上鎖具的五組轉輪上的文字,按照排列組合原理,可以組成近百句不同的詩句,破解的工作量極大,不知道密碼的人,即使拿到了鑰匙,也無法打開,除非将鎖頭暴力破壞,更何況很多秘盒裡還裝有自毀裝置,因此他從來都不敢造次。

為此,他曾派人到南京的大街小巷去尋訪開鎖匠,竟然發現無人熟悉此鎖。又因為銅鎖過于精緻,因此沒人敢冒險嘗試。故而,考慮再三,還是決定将這個木匣交給他的單位二史館,美其名是屬于馮文軒私人的财物。

楊之江拿到劉東海轉交過來的木匣,第一感覺就是太驚豔了,木匣黝黑锃亮,典雅精緻,嚴絲密縫,上面還有一把小巧玲珑的銅鎖。出于好奇,他上下左右,打量了一番,竟然發現銅鎖上沒有鎖眼,也沒有鑰匙,這讓他頓時懵了。

再細看鎖具,形狀也十分奇特,初看象琵琶,細看更象古琴,一頭寬一頭窄,鎖面上刻有一條條細細的長線,猶如古琴上的五條弦,中間位置,還有兩個方形的微小刻痕,形似古琴的風沼和龍池,這與他以前在報刊雜志上所看到過的詩文密碼鎖,有着明顯的不同。以前看到過的那些詩文密碼鎖,大都是圓筒狀,中間由3至7個轉輪組成,兩側有兩根立柱,立柱上連接一根鎖梁,轉輪上刻着同等數量不同的漢字以組成密碼,當轉輪轉動成為特定的組合形态時,鎖具就能開啟了,可眼前的這把形似古琴的袖珍銅鎖,實在是太小巧精緻了,擅自開啟,稍有不慎,就很可能香消玉毀。

他小心地用尺量了一下,發現鎖具的長度,隻有3.6公分,寬為2公分,上面竟然裝有七個比米粒大些的轉子,左側有兩個,右側有五個,鎖梁藏在琴底腹部,非常隐蔽。不僅如此,他還發現每一個轉子上似乎都有字,便借來了放大鏡,這才看清轉子的剖面結構,原來是正五邊形,右邊,自上而下,面上顯示的字分别是“今”、“年”、“莫”、“尋”、“思”,左邊為“本”、“兒”。

他認為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詩文密碼鎖,既然如此,左右側面的轉子就應該可以轉動,并且上面應該有五個字,分别是一句詩,于是便又找來一把修書用的鑷子,小心翼翼地夾着其中的一個轉子,輕輕轉了一下,卻發現紋絲未動,這讓他很是意外,心裡也頓時嘀咕了起來,“怎麼轉不了啊?”””、“我就說呢,劉隊這家夥,怎麼這麼好心好意将木匣交還給二史館呐”、“将木匣交過來時,還特地強調原封未動過,這家夥原來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啊,一定是試過,但沒法打開,或者也象自己一樣,不敢自行撥弄,怕到時候給弄壞了,沒法交待,這個老滑頭!”,

他猶豫了一會兒,想了又想,心想:“既然劉隊這種的老江湖都不敢碰,那自己還是小心為妙,還是到外面找個開鎖師傅來開。”

一連幾日,他找了好幾個開鎖師傅,但是隻要人家看到照片裡的鎖具,并且還要上門去開,就會婉言拒絕。

這天下午,楊之江為了抄近路去夫子廟,在路過了一個巷子口時,見巷口的轉角處,有一間小鋪子杵在那裡。門面雖然有點小,并且還有點破落,但門旁牆上的一塊木牌,還是吸引了他的目光。隻見上面用隸書寫着兩行字:“魯家傳世,開鎖百年”,字迹雖有點斑駁,但隐約能看清,于是便停下了腳步。

眼前的鋪子,其實并不能算真正的店鋪,是拆了住宅臨街的牆而改建的,沒有作任何裝飾,門前也沒有象其他店鋪一樣,挂着各種琳琅滿目的鎖具。隻是在進門的位置,依牆放了一張桌子作為工作台,台面上用玻璃罩與外面隔開,隻留裡面半邊,便于操作。從外面透過玻璃罩,可以看到裡面的工作台上,整體擺放着一些開鎖工具。在玻璃隔罩旁,還放着一台配鑰匙的模具,和幾把大小不一的锉刀、鈎子。

此時,一個身材佝偻的瘦小老頭,見有人站在門前,便從裡面走了出來。隻見他穿着一件有點退色發白的藍布中山服,兩臂上套着灰色的袖套,腰間系着一塊有點污迹的白布圍裙,臉色瘦弱枯槁,氣喘籲籲,并伴有低沉的咳嗽聲,低聲問到:

“配鎖?”

楊之江猶豫了一下,還是從衣兜中拿出手機,打開裡面存的木匣上鎖具的照片,走上前去詢問到:

“師傅,麻煩您看看這把的鎖,能開嗎?”

老人微微眯起眼睛,剛看一下照片,眉頭就忽動了一下,然後一把奪過手機,神色專注地盯着裡面的照片,剛才還渾濁不清的眼神,似乎一下子變得深邃明亮起來。他鎖緊眉頭,盯着照片,仿佛洞察到銅鎖内部的秘密,在尋找着古老歲月隐秘的痕迹。須臾之後,隻見他慢慢将手機還給了楊之江,說到:

“這真是一把好鎖,應該是把詩文密碼鎖,仿效了古琴的設計理念,右側的五個轉軸,相當于古琴最初隻有五根弦,内合五行之意,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左側的兩個轉軸,相當于周文王囚于羑裡時,因思念其子伯邑考,在古琴上加了一根弦,史稱文弦,後來周武王伐纣,為了鼓舞士氣,在古琴上又加了一根弦,史稱武弦。合稱文武七弦琴。”

“能開嗎?”

“100”,老鎖匠并未回答,而是直接報了價。

“上門去開,要加費用嗎?”

“哪裡?”

“中山東路二史館”

“20 ”

楊之江一聽,心裡頓時高興不已,“我的乖乖!找了半天,今天總算有點眉目了。這老頭,看這樣子和空氣,應該行,不然,看一眼照片,二話不說,就直接開價了,應該有兩邊刷子,這‘魯家傳世,開鎖百年’的牌子,不能小觑”,正當楊之江的心裡在不斷嘀咕時,身後卻駛來了一輛面包車。

隻見車輛停下,一女人透過車窗,大聲喊到:“楊助理,你在這裡幹什麼啊?”

楊之江聞聲,感到有點吃驚,轉身一看,卻見是高小雙,再低頭一瞧,見面包車的後座上坐的竟然是範清婉,頓時喜形于色,連忙答到:

“想請師傅上門去開個鎖”

“你宿舍的門給反鎖上啦?”

“不是,是一個木匣子上的鎖”

“是什麼鎖啊?要不…我找人幫你去開?”,範清婉說到,

“上次劉隊從馮文軒家中找到了一個木匣,上面有把鎖,是一種比較少見的詩文密碼鎖。由于小巧精細,又沒有鑰匙和鎖眼,所以想請師傅過去幫忙開。”

範清婉一聽,頓時來了興緻,隻見她從車上走下,拿過楊之江手上的手機,看了看裡面鎖具的照片,說到:“馮文軒家木匣上的?這鎖看上去還真是很精緻小巧哦?”

“你們…這是去哪裡啊?”,楊之江反問到

高小雙看了看範清婉,謹慎地說到:“剛辦完事回來,正好路過這裡””””

“哪…兩位有沒有興趣,一起過去二史館,看看老馮這木匣子裡到底裝了什麼?”,楊之江的話正合範清婉的心意。

其實,對于馮文軒的死,範清婉的心中始終有個梗。雖然法醫鑒定的結果是服毒自殺,但她始終覺得事情并非這麼簡單,十年□□動亂,住牛棚、挨批鬥,那麼痛不欲生的日子,他都能挺過來,現在沒有理由突然莫名其妙自殺了,這裡面一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高小雙帶着楊之江和開鎖師傅,一路暢順無阻地開車來到了二史館。可當範清婉進入楊之江辦公室,看到他從櫃子裡拿出那木匣子,放到桌面上時,還是被精美的外觀震驚了。

木匣呈長方形,以金絲楠木為胎,罩以清漆,髹飾龍紋,表面光潤如玉,緊密瑰麗,光照之下會發出絲絲金光。蓋盒一側,用螺钿精心鑲嵌出一幅“鶴望蘭“圖案,莊正和雅,飽滿清澈,顯得更加雍容華貴、透亮雅緻。站在一旁,能聞到盒子發出的幽幽香味,淡雅清新,仿佛能讓人觸摸到其神秘且厚重的底蘊。正所謂“家有珠寶一箱,不如楠木一方”。

老鎖匠将開鎖工具,一一擺在桌上後,俯身觀察了一下木匣上的銅鎖。很快,他坐了下來,将一個修表用的目鏡,夾到上下眼皮間,然後拿起一把小鑷子,輕輕夾住鎖具上的一個轉軸試了試,便放下鑷子,從工具盒中尋得一條極細的竹簽。隻見他全神貫注地盯着轉軸,用竹簽輕柔地清除着轉軸和鎖殼間的污垢塵埃,時而輕輕吹氣,時而又貼近察看,仿佛在與鎖具交流對話,其靈活輕快的手指,猶如在彈奏一首優美的古琴曲。

過了一會兒,他放下竹簽,從桌上找到油筆,在七個轉軸上分别滴了點油,然後用鑷子夾着一小塊醫用的棉球,進行擦洗清潔。一番細緻操作後,便用一微型風筒,對着轉軸處吹了吹,然後再次用鑷子輕輕旋轉着其中一個轉軸,動作既小心又果斷,周圍的氣氛似乎凝固了。

很快,一陣輕微的咔嚓聲傳出,轉軸緩慢地轉動了起來,很快,左右七個轉軸也能轉動了,楊之江緊懸的心終于放了下來。他看了看範清婉,心情愉悅地說到:“終于轉動了”。範清婉和高小雙也是一臉喜悅,并對老鎖匠剛才的那份專注和執着,感到肅然起敬。

就在此時,隻聽老鎖匠說到:“請幫我一個忙,麻煩拿張紙過來,我念一個字,你們就幫我記一個,千萬不要弄錯了”

“好、好、好…”。

“右邊,從上到下,第一個…”

老鎖匠轉頭見楊之江并沒有記,便有點惱怒到:“你怎麼不記啊?”

“你還沒有報呢?”

範清婉嘻嘻一笑,便從楊之江手中奪過筆,迅速地在紙上寫下:““右邊,從上到下,第一個”

“今、誰、念、于、汝””,老鎖匠每轉軸一次,就念一下,

“第二個:當、年、惜、貴、遊”

老人望了望範清婉記錄的内容,見正确無誤,便又繼續撥動第三個轉子,念到:“第三個:雲、蘿、莫、更、尋;第四個:推、尋、世、間、事”,可是,當他念到“第五個:萬、裡、思、寥、廓”時,聲音卻忽然變得低沉起來,腦門上也暗暗滲出了一絲汗珠。

“老師傅,你怎麼啦?”,範清婉一邊記,一邊關切地問到,

“沒事,沒事,我恐怕…”

“老師傅,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