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華是饒海市本地人,今年六十九,自小住在西豐街97号。
今天上午,老爺子跟往常一樣,先送孫女上學,接着來公園跟其他大爺們聊聊國際大事。直至午飯時間,他才意猶未盡地往家走,打算随意對付一下午飯。
快走到家門口時,陳國華突然停住腳步,眼露驚訝與好奇。
嘿呦,裝修多日的99号飯館,今天居然開門營業了!
這段時間以來,街裡的鄰裡們早就私下讨論過,一緻認為99号飯館的店主肯定腦子不清醒。否則,對方怎麼會放着人流量可觀的東茂街不去,反而把店址選在最蕭條的西豐街?
糊塗,實在糊塗啊!
陳國華背着手,小步溜達到宋記飯館門口,探身往店裡瞅。
這位店主一直早出晚歸,他還不知道對方長啥樣呢!
沒曾想,下一秒迎面走來一位年輕小姑娘。
宋穗滿面笑容:“爺爺中午好,吃過午飯了嗎,要不要進來随便吃點什麼呀?”
陳國華躲之不及:“沒,沒吃呢!我正準備回家弄午飯……”
宋穗頓時眼睛亮了,熱情推銷:“我家飯館第一天開業,全場消費打九折,每人送一杯酸梅湯,另外提供免費素湯。”
說完,宋穗雙手合十,一雙杏眼眨啊眨:“爺爺,你真的不進來試一試嗎?包好吃的!”
陳國華在西豐街生活多年,性格是出了名的油鹽不進,獨對膝下孫女完全沒脾氣。
他本來想拔腿就走,可一看見店主小姑娘可憐兮兮的表情,不知怎麼的,就聯想到了自家囡囡撒嬌賣乖時的模樣,莫名有些心軟。
要不……就試試?
反正在家是吃,在店裡也是吃,似乎區别也不大?
退一萬步說,兩家店之間就隔了一間鋪子,以後還要做街坊鄰居。人家開業第一天,他去照顧一下生意,日後遇上事情,才更好說話嘛。
見陳國華表情松動,宋穗頓覺有戲,連忙迎對方進店。
飯館用餐區的面積不大,刨去前台占的角落,滿打滿算隻能擺七套塑料桌椅。而每張桌椅之間的牆壁上,都嵌着一台挂壁式電風扇。
往最前方望去,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挂壁黑闆,上面寫着今日各種菜品的名稱及價錢。此外,每道菜品的最下方,還用更小一号的字體标注出主要食材,方便過敏人士自行篩除。
倒是弄得像模像樣,隻不過……
陳國華不解:“小姑娘,你店裡的菜一共四葷五素,這也太少了吧?”
宋穗不好意思地摸鼻子:“開業第一天,也不知道客人都想吃什麼,就少弄了點,免得隔夜不新鮮。”
她頭一回開店,沒什麼經驗。
剛剛大學室友還在微信群裡發消息,問她怎麼不先弄個試營業。
說着,宋穗連忙補上一句,信誓旦旦道:“不過,爺爺你盡管放心,以後店裡的菜式會越來越多!”
“行吧,那我要……”陳國華随便挑了一張椅子坐下,視線掃過黑闆,“一份炒苦瓜,一份兩隻裝的椒鹽牛蛙。”
宋穗幹勁滿滿:“好嘞,您稍等!”
她去做菜之前,還不忘端來一杯冰鎮酸梅湯,服務态度極佳。
等宋穗的身影消失在簾子的後面,老爺子仔細打量一番周圍環境,最終滿意地微微點頭。
雖然店裡裝潢不行,但桌面不油、牆壁被重新粉刷過、角落無蛛網,可見店主小姑娘對店内衛生蠻上心的。
即使小姑娘的手藝一般,但看在衛生環境的份上,他對這家店的整體評價也會上高幾分。
與此同時,宋穗正在後廚專心做菜。
簡單處理後的牛蛙被帶回店裡,一一洗淨并剁塊,最後加入鹽、料酒、胡椒粉等調料腌制。
經過一整個上午的工夫,牛蛙已經腌制入味,可以加入澱粉抓勻,直接下油鍋開炸。
宋穗守在竈台前,耐心地等待鍋裡的油燒到七成熱,接着用手捏着牛蛙肉,把它們一塊塊地往鍋裡放。
牛蛙一浸入熱油中,迅速激出大量的油泡,周身逐漸形成一層金黃色的脆殼。
等到牛蛙炸熟,宋穗立刻把它們撈起來。
她另起一鍋,先倒入蒜蓉、紅辣椒碎等配料爆香,再依次放入牛蛙、椒鹽、蔥段等炒制片刻,随後将香噴噴的椒鹽牛蛙裝到盤裡。
宋穗端菜回到大堂時,白澤依舊趴在門外假寐,而陳國華舉着老人手機,正眯着眼睛刷短視頻。
随着一股香味漸漸靠近,陳國華下意識擡頭,望向逐步靠近的宋穗,握着手機的手慢慢放到桌上,表情驚訝。
别說,這聞起來還挺香?
宋穗将菜品放到桌子中央,遞上用熱水燙過的碗筷:“椒鹽牛蛙,您請慢用!”
她這一嗓子特别響亮,熱情程度堪比某火鍋店受過嚴格訓練的店員。
陳國華接過碗筷,然後迫不及待地将筷子伸向盤中的牛蛙。
脆!
第一口就是脆!
牛蛙腿帶着出鍋時的騰騰熱氣,那一層脆皮正停留在最美味的階段,被輕松咬破後,立馬露出裡頭白皙鮮嫩的牛蛙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