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康熙側臣·納蘭容若傳 > 第79章 第79章

第79章 第79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曾姓考官道:“下官也認為徐大人的新題制可行,可以上報皇上定奪。”

蔡啟僔思量道:“徐大人之策,新奇歸新奇,但是難度甚高。本官隻怕會在有意無意之間,擊破了某些考生的心理防線,令的考場裡多添了幾個瘋子。”

徐乾學反問:“瘋魔的考生本就不适合做官,能夠借機甄别而出,不是好事嗎?”

“唉!”蔡啟僔一歎,“本官已經不知道……徐大人你這是選人還是害人了。”

“蔡大人,任何新招出來都要檢證不是嗎?不試試看,怎麼知道好壞?”徐乾學稍做讓步,“頂多是到時候閱卷,看到包括我愛徒容若在内、也無一人能夠準确作答的結果之後,再收回此改制不遲。”

此時,舉棋不定的翰林院衆大儒們哪裡知道:

今科所提出的“題長法”和“截搭題”的兩種命題模式,承接明制而難于明制,一經提出就被康熙皇帝所采納,其影響力,一直持續到了鹹豐王朝。

*

宋應星得到吳三桂要反的消息後,心中難抑投靠之情。

他叫來沈宛,問沈宛對事情的看法。

“師傅對現狀不滿足嗎?”沈宛反問,“風清雲朗可在屋内安心著述,自耕自種可得足夠食糧,對弈黑白可品神思逸趣……為何還要去做按《清律》要殺頭的事?”

“我隻是難以放下對故國之思罷了。”宋應星站在比一人還高的蜀葵面前,“我不怕以身殉國,怕的是無顔面對九泉之下的家人和友人。”

“師傅應當多想想大清的好!”沈宛客觀道,“康熙皇帝少年有為,推行之策皆是利國利民;清官總比污吏多,老百姓有冤可伸,商賈們有理可講,衙門明鏡高懸;漢人不見得活的比滿人差,相互往來之衆益多,相互尊重之輩日增,相互稱友之士漸聚。這都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事實,師傅沒有必要因為堅守信念,而誤了自己的後半輩子。”

宋應星踱步到石桌邊坐下,看着桌面上的幾個秋梨,緘默不語。

俗話說:居安思危。

那麼,風平浪靜的日子到底是應當珍惜和滿足?還是應當為日後可能會發生的禍患後有所憂慮?

吳三桂要想奪取天下,靠的必是武力,可惜他有奪位之勇卻無治理天下之才。康熙皇帝要想保住帝位,靠的必是敏銳判斷,他的身邊能臣不少,隻要勤于納谏,總能擇一良策實現自己的抱負。

自己要是真的為了一時的骨氣和勇氣,厚着臉皮去到吳三桂手下效力,沒準一無所得不說,還會因此喪命,果真是不值得。千錯萬錯,千恨萬恨,還是埋在心裡,等到了人生落幕之際再重理吧!

“禦婵,我年少之時學文習武,為的是報效祖國。等到風雲變化,大清入關征服了大明以後,我的志向和活下去的意義就全都變了。我甚至變得有時候自己也認不清自己:安排眼線監視紫禁城的風吹草動、虛但着名聲籠絡遭遇相似的文人們、與徐乾學相勾結,不想讓康熙皇帝的文治大略順利……我所得的,是否件件都是錯事?”

問罷,宋應星垂首。

他那已經漸漸老去的容顔,逆着天光雲影,暗淡無神。

沈宛道:“師傅所做的一切安排,雖不是光明正大,但也在情理之中。師傅你隻是困于自己的心魔、而不願意說服自己走出來罷了。”

宋應星以秋梨自比,滄桑道:“我如今存在的意義,隻是一隻尚未腐爛的梨,看着是一隻全果,實際卻是泯然于内芯。梨甜多汁,人生在世,行樂容易發奮難;梨籽清苦,一命沉浮,舍命容易自救難。”

“在我想來,為今之計,還是‘安’為上策。”沈宛主張道,“師傅不如不見客,好好秋養,一切身外之事和一切相關之人,等到年關再聊和再會不遲。”

“是啊,這深山老林有深山老林的好處。”宋應星擡頭,環視了一圈四周的群山,“清淨的環境和靈秀的山水能養人,安分守己,可得天年。”

“禦婵覺得師傅這會兒也累了,還是入屋歇睡一陣的好。”

說着,沈宛就攙起了宋應星的左臂。

送師傅進去房間躺下以後,沈宛算着時間不晚也不早,就決定去“花鳥風月樓”的場子轉一轉。

能夠遇見容若是機緣,能夠聽到有價值的情報是運氣,能夠吃到美味的佳肴是樂趣,反正一定有所得。

她笑着帶上了兩隻秋梨,半走半輕功地去往目的地。

*

“花鳥風月樓”内,午膳時分。

玄烨跟納蘭一起吃了幾塊鳳梨酥、飲了一碗桃膠木瓜銀耳甜湯,大贊好吃。

納蘭風輕雲淡道:“三爺,三塊酥點和一碗甜湯,一共是二十兩銀子。”

“有叫三爺出錢的嗎?”玄烨雙眉一挑,萬萬沒想到納蘭這般獅子大開口,“你這虛高的價格,就該放到官府去嚴懲!”

納蘭看向自己的好友,張純修馬上解釋道:“回三爺話,是綜合:納蘭公子的命名費、食材的挑選費、廚房的人工費、雅室的座客費、餐具的觀賞費,這五大要素所出的定價。”

玄烨瞠目結舌,“三爺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大清酒樓有收‘菜名費’和‘餐具品鑒費’的規矩!這是納蘭定的還是他阿瑪明珠定的?”

張純修笑道:“回三爺,這是天下公認的,品嘗納蘭公子的同款的點心和菜肴,都是這樣的規矩。”

玄烨把納蘭盤中剩下的最後一塊鳳梨酥拿過來吃了,一臉不甘心。

——什麼叫做不成文的規矩?難怪納蘭不差錢!

——人人願意給“納蘭點心”和“納蘭素膳”送錢,朕作為天子也管不了。

“納蘭,你給三爺我吃的‘酥點和甜湯’做了什麼題名?”

“剪珀一寸心。”

“絕妙!”玄烨拍案而起,“你真不愧是我大清第一才子!這名字的确是該算錢。”

“是啊,當時納蘭公子給這份搭配題字的時候,我就說高,實在是高。”

張純修一邊回憶着舊時場景,一邊告知三爺:

“雅客們品嘗鳳梨酥,需用竹片挑子把點心對半分開、再慢慢品嘗,可媲美一句‘罷刀轉向月,水剪鳳梨片’的‘剪’字;再看那晶瑩剔透的桃膠,恰似琥珀,寸心凝注,牽情最深。”

寸心無疑事,所向非徒然。

中回聖明顧,揮翰淩雲煙。

【注4】

吟罷,玄烨懷着好意勸納蘭道:“你阿瑪明珠也好,三爺我也罷,說了多少次,不許你讀李白的詩。你自己好好顧着那算命術士的谶言,别真讓李白的‘旁差詩句’給預言中了人生短短三十載。”

“我命名的時候,沒去想李白的那首詩。”

“你騙不了我。”玄烨握住納蘭的手,把納蘭往自己身邊拉,“你記着:康熙皇帝永遠垂顧着納蘭容若,永遠珍惜納蘭容若的寸心和妙筆。”

“真的?”

“換旁人,就該說多謝三爺了。”玄烨笑,“你怎麼還反問?可是質疑三爺的心思?”

“沒有。隻是心中喜悅,才下意識地做了确認。”

“那三爺我就給你一個切确回複:是真的。”

*

接下來,容若完全沒有料到:沈宛剛剛好踏入了“花鳥風月樓”的大門。

——秋梨飄香,心情舒暢,當遇公子。

沈宛的心思,他還未見未猜。

——公子,我們在一起。

沈宛的話語,他還未聞未明。

倒是差點惹出了一場來自玄烨的君怒來。

真是有口難辯,有心難言。

【注1】見第67章。

【注2】大清會試考題。出自《孟子》,原文: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無君?我将去之。

【注3】大清會試考題。出自《禮記·大學之道》,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注4】李白《留别廣陵諸公》。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