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康熙側臣·納蘭容若傳 > 第121章 第121章

第121章 第121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且不說南方的戰事,補殿試前一晚,容若細看了惠兒所送的鴛墨許久。

曜黑色的鴛墨,純淨如瞳孔,映在清澈的月色底下,别有一番韻味和滋味。

容若懂惠兒的心意,她希望他實現翰林夢。

如此,就能在用武之地裡:醉心詩詞歌賦、舞文弄墨和揮斥方遒。

細細想來:

從上次錯失殿試至今的三年裡,自己完成了《渌水亭雜識》的寫作,精校版本已經印刻完畢且上呈康熙皇帝。編撰了三分之一的《通志堂經解》,工程浩大,耗資亦多,需要的人力更多,何日能夠墨成千秋?還是個未知數。

感情上面,自己與正夫人盧氏表面融洽、内心卻仍舊處在磨合期,彼此都心知肚明,願意抽絲剝繭、循序漸進地為成為一對真愛夫妻而奔赴。與側夫人袖雲和好恩愛,日常生活和閑情逸緻多有可陪伴和可相談者。與想納的侍妾沈宛,還是保持着私下會面、融情共處的關系,卻格外快樂和珍惜,誰也未辜負過誰。

——如此就能心無旁骛。

容若這般暗示自己。

這一夜,他是獨自一人睡下的。

夢中有佳境,境中得詩意,心曠神怡,他清睡至天明。

*

殿試當日,容若跟其他考生一同來到與試之所。

随着司禮大太監打響五聲鞭鳴,銮儀衛齊奏鼓樂之後,考生們便按照領到的号碼牌順序,分單号與雙号各座兩側,等待康熙皇帝駕臨。

康熙皇帝升座完畢,有總管大太監顧問行代為宣讀皇上親寫的寄望之詞,内容皆是對人材的期盼與對這屆考生的勉勵。

随後,有大學士進入殿内,從特設桌案的密封匣子中取出考題,交由康熙皇帝聖閱無誤之後,便傳到了禮部尚書手中。

禮部尚書雙手捧着考題,于衆考生之前放在丹陛黃案上,司禮大太監高喊:“各考官、各貢士向大清天子行禮。”

衆人照做,禮畢,各自就坐之後,禮部開始散發考題。

容若領到了一份對自己而言沒有任何難度的千字文,考題要求考生們寫兩千字左右的策論。

他對着桌子上的茶餅和筆墨紙硯一笑,在試卷的前半頁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籍貫和年齡。

開始之鑼鳴響,他像每一位考生一樣,在答卷的開頭和末尾分别寫下“格式之語”——

開頭用:“臣對臣聞。”

結尾用:“臣末學新進,罔識忌諱,幹冒宸嚴,不勝戰栗隕越之至。臣謹對。”

【注1】

胸有成竹,所以下筆有神。

墨水滿肚,所以行雲流水。

容若發揮的很是順利,不出意外,自己的才思敏捷程度和作答速度,應是遠在其他考生之上。

再看康熙皇帝,手腕間戴着那串十四瓣的金剛菩提子手串,正襟危坐,正視着台下的每一位考生,俨然似一座雕像。

考試結束後,由康熙皇帝親自施發号令,考生們按照規矩依次走出考場。

容若步履輕快地離場,并不在意康熙皇帝是否在看自己的背影。

此刻,容若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去“花鳥風月樓”找好友張純修飲樂暢談,好将那酣暢淋漓的心情揮斥。

待所有的考卷都回收完畢,大學士在康熙皇帝面前道:

“啟禀皇上,答卷皆已現場檢取無誤。過後,按照流程,答卷一律密封裝訂,先由閱卷官閱讀每一份策論,再交給首席讀卷官核查名列前茅者的卷宗。”

“期間閱卷官可以參與議論或提出異議。接下來,考官們共同選出得圈多的卷子稱為‘金榜佳作’,拟定前十名的卷子上呈禦前,由皇上您來定奪最終名次。”

“朕知道了。”康熙皇帝點頭,“你等仔細判閱就是。”

說罷,這位天子就在司禮大太監的“皇上起駕——”聲中,離開了考場。

*

考完後的幾天裡,容若自我感覺良好。

跟盧氏一起去郊外賞了春花,看她天真爛漫地手執團扇撲蝶,心因她而動,唇因她而笑。

“爾谖,春光與美人同好,我心中歡喜。”

隔扇紗,眸秋水;墜流蘇,指青蔥。盧氏楚楚動人。

依舊是,三月天;也堪說,流雲匆。自成銷魂誰襯?

“我一人而動,公子一人而立,可是在醞釀詞歌?”

“是啊。”容若走近她,“我打算為你寫詞,詞由心生,此刻恰好有。”

《行香子·春日》

薄扇風輕,翠葉蝶驚。碧空清,曠野望平。倏忽瞧鑒,點點入睛。但願月夜,庭階下,觀流螢。

依依相行,執佩為憑。正今年、香袖雲鬓。許得一願,雙雙比鄰。但見路長,近腮香,遠岱青。

盧氏看罷容若的新詞,雙眸微微濕潤。

“公子第一次為我寫詞,我高興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容若笑道:“那也無妨,你握着筆墨小箋,溫着感情,但行前路,一路聽我說就好。”

“嗯。”盧氏含笑點頭,“我願意。”

“爾谖,在我沒有功名的這段日子裡,幸好是有你陪着。你的性子既溫婉又玲珑,時而做些令我感動的事,時而又使得我心存疑忿,但是我喜歡你那顆‘為了容若’的心,我會穩穩地接住。”

“我的人生多在禮教、求學、伴君中度過,不能說自己懂得情為何物,所以我不太會對你說小情話,隻會用詩詞或是溫眸來彌補。我曉得你像大多數女子一樣,盼着蜜語,就請你理解我、給我時間可好?”

“還有,爾谖你不必懼怕我阿瑪,循規蹈矩這四個字,莫說是你,連着我和整個明府上下都在小心翼翼地踐行,就是為了維護納蘭家的風範和門面。出了錯或是叛了逆,也是不要緊的,因為你身後有我,隻要不是原則性問題,我都會護着你。”

站立在迎風的登高處,容若與盧氏一同極目遠眺。

遠方,是一派由棕轉綠的翠色奪目的青山、一堆由濃轉淡的好似筆抹的雲彩、一方無窮盡的褐色疆土,和一群漸行漸遠的飛鳥。

容若心情暢快,道:“人在高處,心亦在高處。此番胸懷,可比泰山,可近日月!”

盧氏深信不疑,期待道:“公子這次的成績,必定高居榜首,為滿族出身的學子也為明府争光。”

“我近來會想自己入翰林院之後的事情:文職當投身浩瀚經典,以史為鏡,細讀細悟,方不負一身才氣;文差當擲筆乾坤,遣詞酌句,作出好文章來留名青史;為臣當自知分寸,為君所用,為國所需,經寫經戰,才是真正的棟梁之才。”

“公子的抱負得以施展,爾谖自當做好賢内助,讓公子得賭書潑茶之好。”

“這便是最好的日常。”容若心生暖意,“夫妻之間,是該共得彼此相投的樂趣。”

“找書、尋頁、論書,最是讓時光快過。”盧氏仿佛置身穴硯齋之中,“過後,爾谖還想跟公子一起将書放歸原位,再添一份‘墨有餘香’的樂趣。”

“好,那我可不讓着你。”容若興緻上來,“置歸書籍,比的是誰記憶好,而是誰跟書結緣深。”

“結緣?爾谖……不懂。”

“好書值得反複讀,書頁褶皺、泛黃、染漬,便是讀書人和書籍之間的緣分。你說書籍是從哪裡來的?書商處嗎?不是。先賢著立的?不是。書之所以為書,是因為有人去翻動它和讓它歸位,歸它已經滿載閱卷者心情之位。”

“爾谖希望在日後,自己能夠在捧讀公子的《飲水詞》和《側帽集》之後,再懷着一份緣和一份情,将詞歌放回屬于自己和公子所共擁的位置上。”

“夫妻同心?”

“不但同心,而且爾谖願與公子互通心意。”

容若與盧氏一起騎馬緩緩行。

路上,春和景明,草長莺飛,明媚天氣映歸人。

容若記起,女子都愛夫君所贈的禮物,爾谖也不例外,便在心裡尋思着送她一串手鍊。

“相思許紅豆,根芽起萍絮。爾谖,我想與你同去明府名下的細工館,為你挑一串精好的嵌有紅豆的手鍊,改到合适你的手腕的長度來送給你。”

盧氏從容若的措辭之中就聽出來,“與她同去”跟“帶她同去”是不同,可見自己是真的被容若放在了心上,令他心甘情願:紅豆寄溫情,珠玉連真心。

“平時你要是想要首飾,自是不必叫人去外頭買,明府也不興叫人送貨上門供挑的那一套,免得被廉吏抓住把柄。你來跟我說,想我陪着也好,亦或是自己去、跟額娘跟袖雲一同去也罷,直往細工館就是。”

“爾谖不缺實際的珠钗花飾,心中唯獨愛聽公子的看法,公子對飾品的選取和應對之語,勝過一切。”

“當真?”

“當真。如《納蘭詞》一般,字字句句皆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