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燕國的親迎使,是燕公子,雲中君子冉。”寺人提前小聲告知姬蘅。
聽到這個名字,姬蘅黯淡的雙目中忽然有了光亮,“雲中君。”
【“阿蘅,如果你不想變成你阿姊那樣,變成權力犧牲的工具,我可以娶你。”
“别開玩笑,你我都是女子,你要怎麼娶我呢。”
“你忘了,我現在是燕國公子的身份,等我回到燕國,我就禀明父王。”
“你…你我身處異國,這天下的紛争…”
“我不管這些,我一定會來的。”】
“當年大鬧稷下學宮,将整座學宮都攪得雞犬不甯的公子冉?”曾為伴讀的侍女驚道,“他怎麼會是親迎使。”
“想來的是公主身份尊貴,隻有國君的公子,才夠資格擔任親迎使。”寺人說道。
“不過庶子而已,咱們公主可是王後所生,入燕是要做王後的。”由于當年在稷下學宮子冉的名聲極為不好,還曾刁難過姬蘅公主,侍女便很是不歡喜的說道。
“青荷。”姬蘅小聲呵止道。
“公主。”侍女青荷低下頭。
“去請親迎使雲中君入殿。”姬蘅與寺人吩咐道,“勿要失了禮節。”
“是。”
寺人出殿,将子冉請進了姬蘅公主的宮室。
厚重的殿門被人推開,光,通過門縫照進了昏暗的宮室内,子冉站在黃昏的斜陽下,看着幽暗的宮室,如同套在女子身上的枷鎖。
一層又一層的,将她們牢牢禁锢在此地。
這讓她想起了多年前在齊國求學時,與同窗們發生的争執,周公所定的禮法,對世間女子所形成的桎梏。
猶如這座冰冷的城牆,隻有從外面打開,才能見到太陽。
當初齊國公子在課堂上為此争論,卻引來了衆多學子的反駁與斥責。
盡管在某些思想與學術上曾所有分歧,但此論,子冉卻站在了齊國公子一旁,也因為此,拉近了二人的關系,并互相知曉了對方的身份。
齊國一别,已有多年,當初她們都還年少,如今子冉已經及冠即将成家,而齊國公子恢複了公主的身份,将要遠嫁他國。
再度重逢,子冉卻是以昏禮六禮中的親迎使的身份與之相見。
讓她痛苦的是,迎親者是她,然娶親之人,卻并非。
“公子。”齊國的寺人見子冉遲遲沒有邁步,于是輕聲提醒道,“姬蘅公主請您入殿。”
子冉擡眼,猶豫的跨出了步伐,剛一踏入宮室,她便覺得一股寒意襲來。
随着深入殿中,她的心也逐漸變得緊張與不安,直至看到身着禮服,盛裝跪坐于銅鏡前的人時,她心中的忐忑便才消散。
“公主。”子冉向她行了禮。
姬蘅屏退殿中左右,仔細打量了子冉一眼,“我該稱呼公子,還是公主。”
子冉直起腰杆,看着已經完全脫離了稚氣的齊國公主,她知道姬蘅的話裡有話,“子冉歸國後不久,大王便将雲中賜給了我做封地。”
“雲中原是趙國的城池,國君将雲中賜與你做封地,看來是萬分器重。”姬蘅起身說道,并走到了子冉身前。
“公主今日即将入燕,一定要與子冉談論這些事嗎?”子冉問道,“說起來,子冉與公主,也是故人重逢。”
“子冉可是分外想念,當年在稷下學宮,與公主同席之時。”子冉又道,面對燕國未來的王後,她的嫡母,她竟然沒有絲毫的收斂輕浮的言語。
同為學宮學子的子冉與姬蘅曾為同窗,共處一室,同塌而眠。
“雲中君今是何身份,重提這些舊事,就不怕惹人非議?”姬蘅反問道。
“殿内又沒有旁人,我怕什麼。”子冉不以為然的說道,“還是說公主,這般迫不及待要做我燕國的王後,子冉的嫡母嗎?”
姬蘅變了眼色,她擡頭看着已經比自己還要高出許多的子冉,“你以為,是我想去燕國的嗎?”
“我不是你,我沒有選擇。”姬蘅向前走道,“既然命運如此安排,我又能如何呢。”
“或許公主還有一個選擇,擺在公主眼前的。”子冉轉過身,看着姬蘅孤寂的背影回道,“我。”
姬蘅的心,突然顫動了一下,随後回過頭,“雲中君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我即将成為你的嫡母。”
“我從來就不在乎這些。”子冉說道,“否則我為什麼要求他,讓我來到齊國。”
“因為我想見你。”子冉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