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卓回到篝火旁邊把剩下的魚烤了,兩人把魚吃完之後,圍着篝火休息了一會兒,順便思考一下接下來該怎麼做。
她來的路上看到有不少月桂樹,這種樹的葉子叫月桂葉也叫香葉,這種葉子在現代一般都是用來調味的,但它在這裡就成了制作火折子重要的一環,它有豐富的油脂再和具有粘性的植物混合在一起,就可以做成家庭用的香,就像是蚊香,或者供奉的香一樣會緩慢燃燒。
姜永卓用周圍的土把篝火撲滅,對着少年說道,”該走了。“
少年自然是聽不懂她說的是什麼意思,隻是看到姜永卓站起來往别的地方走,她也跟了過去。
回去的路上,她先是回到了之前看到月桂樹的地方,折下來一根枝桠,上面有很多香葉,随後就開始留意路上有沒有可以幫到自己的植物,農村人做香一般都是用的泥藤,但隻要是粘性強的植物都可以作為替代。
嗯.....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
姜永卓皺着眉頭挑挑揀揀,她拖着五根竹子回到了山洞裡,一路上還是沒有找到讓她滿意的植物,她想要快點做成火折子,這樣就能更快地騰出時間來去找到空曠地求救。
搬回來的竹子她都沒有做下一步的處理,稍作休息就出了山洞繼續尋找粘性強的植物,她選擇了昨天晚上找到藤蔓的那條路線,幸好這一次得來全不費功夫,她沒找到泥藤,卻找到了另外一種粘性很強的植物,名字叫白背黃花稔。
這種植物的花是黃色,葉子背面相較于正面比較白,這種草也有消炎止痛、解毒祛風濕的功效,莖也可以制作繩子,曬幹了還能做掃帚,是一種功能非常多的草藥。
姜永卓一下子薅了不少回去,想着自己可以多做些火折子備用,二是做備用藥來服用,再不濟也可以等它幹了做掃帚打掃衛生,人類居住的環境,衛生是相當重要的,髒亂差很容易滋生細菌和蟲子導緻生病。
見姜永卓抱着一大捆草回來,少年不禁露出疑惑的眼神,好像在奇怪,‘我怎麼不知道你吃素’一樣。
姜永卓和她有着巨大的語言代溝,完全不知道對方怎麼想的,高興地将白背黃花稔放下,說道:“我現在可以做火折子了!以後再也不用擔心火會熄滅了,隻要有了這玩意,用的時候輕輕一吹,放在火絨上就能生起火來,省事省力!”她一邊重新用藤條生火一邊跟少年說話,雖然這樣看起來有些神經病,對方完全聽不懂自己的語言,還在那邊自言自語,但這樣至少能保證她的語言能力不會退化。
重新将火生了起來,姜永卓開始制作火折子,她先是到河邊摘了幾根海芋葉作為墊子,又找了塊平整的石闆,一會兒把香葉和白背黃花稔放在上面搗碎。
現在的香葉剛剛摘下來還不能用,姜永卓應該把它放在外面等太陽自然曬幹 ,但她沒那個耐心了,幹脆就架着香葉枝桠在火上烤,要火焰盡可能地烤幹它的水分。
少年在一邊看着,她這個動作和烤魚很像,難不成也可以吃?
她期待地走到姜永卓身邊蹲下來,和她一起看着火焰上的香葉,嗯......有股奇怪的味道。
姜永卓看着少年不斷嘗試用鼻子去聞香葉,便猜的八九不離十,她絕對是想吃這個葉子!
"你小心點,别被火燙到,而且這個東西可不能吃。”姜永卓一隻手抵住少年的鎖骨處,防止她被火燙到,等到香葉被烤的差不多時她就迫不及地從水潭裡往手上沾了點水,來降低即将到來的高溫,把幾片葉子摘下來放在石闆上,再把白背黃花稔的葉子也放上去,兩種葉子混合在一起搗碎,等到它們完全碾碎并且糅合在一起之後,姜永卓就把它們先放到了一邊準備好的海芋葉上,自己從火堆裡找出一塊燃燒後的木炭,将它放在石闆上也用石頭碾碎,将它和之前兩種葉子的糅合物混在一起。
香葉有油脂,木炭可以燃燒,白背黃花稔的葉子可以把它們黏在一起,這樣就能制作出類似于香一樣可以持續燃燒的東西。
姜永卓找了根大概是一指半長并且很細的小木棍作為‘燭芯’,用手把木炭葉子的混合物粘在木棍上讓木棍的周圍充分包裹住這些混合物,留下了一節作為可以捏在手上的手柄。
做完了七八根之後,她的雙手已經完全是漆黑一片,到稍微暗一點的地方,就能做到伸手不見五指。
她不想污染山洞裡的水潭,就到了洞外的河邊去洗手,這一次她還是很小心,用樹枝試探了一下,确認安全後再洗手。
她正要回到山洞之中,就看到少年一邊皺着眉一邊往外吐着什麼東西,一邊朝着姜永卓快步走過來指着自己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