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駛出花園鎮沒多久,就進入了大别山區。
窗外一望無際的江漢平原不見了,映入眼簾的是溝溝壑壑的崇山峻嶺,不時還會穿越一段黑洞洞的隧道。靠車窗坐着的王加根,滿臉都是離愁别緒。他真想痛痛快快的哭一鼻子。這麼一個珍貴的暑假,他多麼希望和方紅梅厮守在一起啊!
心愛的人,此時此刻,你是不是也在思念我?伫立在長長的站台上,眼望遠去的列車,你是不是流下了傷心的眼淚?要是我們能夠等到現在才向對方表白,而不是提前到年初的那個夜晚,此時此刻又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形呢?
在那個寒風凜冽的夜晚,方紅梅的真情告白如同晴天霹靂,讓王加根至今都覺得不可思議。
事情還得從他們進入師範學校第二學年調整座位說起。
王加根與方紅梅過于親密的接觸,尤其是方紅梅在多種場合毫不掩飾對王加根的好感,難免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議論。班主任老師湯正源聽到這些閑言碎語,開始警覺起來。
說實話,當初安排座位時,他就擔心過出現這種情況——學校是明令禁止學生戀愛的。可他們班五十四個學生,兩個人坐一張桌子,三個女生中必定有一個要與男生同桌。讓哪個男生和哪個女生坐在一起呢?湯正源确實很費了些腦子。最後他掌握的原則是,讓年齡最小的男生和年齡最小的女生同桌。他覺得,年齡小,相對就要單純一些,對男女之間的事情開竅晚一些——這樣做完全是防患于未然。
結果,王加根和方紅梅就成了同桌。
現在看來,湯正源的預防措施并沒有奏效。人小鬼大——兩個年齡最小的學生正在滑向早戀的泥沼。為了把愛情的種子扼殺在萌芽狀态,湯正源果斷決定,調整方紅梅的座位,讓她與另外一個女生對調。
王加根的同桌換成了池中月。
有了一年與異性同桌打交道的經驗,王加根與池中月的溝通要簡單一些,交流也比較順暢。更主要的是,他心裡記挂着方紅梅,與池中月相處就比較坦然,沒有那種拘束、恐懼和惴惴不安的感覺。
池中月待他也很好。除了沒有像方紅梅那樣在大庭廣衆面前搶扁擔、幫他挑土擔石以外,其他方面,與方紅梅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奇怪的是,無論池中月為他做什麼,他都不像方紅梅幫他時那樣激動。有時,甚至覺得池中月是在模仿方紅梅,有東施效颦之嫌。
這天中午,王加根沒有午休,一個人坐在教室裡看小說《紅樓夢》。
池中月也來到了教室。她手裡拿着一本書,情緒有點兒異樣。
“你中午沒休息啊?”她無話找話地問王加根,接着把手裡的書遞給他,“星期天我去花園鎮,在新華書店裡看到這本書。知道你喜歡,就買了一本。”
王加根一看封面,是《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集》,高興得叫了起來。他去過好幾個書店買這本書,都沒有買到。正準備寫信給他姐加枝,讓她在□□忙買呢!
他接過書,很自然地去看了看後面的定價:一塊八角五。
他不好意思地說:“我的錢放在宿舍裡,晚自習時帶過來給你。”
“不要錢!送給你的。”池中月說完,轉身準備離開。出教室時,她又回過頭來,很不自然地望着王加根笑了笑。
捧着散發着油墨清香的新書,王加根感覺心裡暖暖的。
他迫不及待的打開書本,浏覽目錄,卻發現封面與扉頁之間,夾着一張池中月的彩色照片。
他的呼吸一下子變得急促起來,心怦怦亂跳——男女生之間隻有戀人才互送照片。他嘩啦啦地把書從頭到尾扒拉了一遍,并沒有發現裡面有書信或紙條。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王加根不知所措。他把書和照片放進屜鬥,呆若木雞地坐在空無一人的教室裡。
池中月是有心,還是無意?沒有附書信紙條,照片上也沒有寫一個字,到底什麼意思?顯然,這個多情的女同桌在用一種含蓄的方式暗示和試探他。怎麼辦?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此時此刻,王加根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方紅梅。
他承認自己是喜歡方紅梅的。這種喜歡,早已超越了同學之間的友情,正在與日俱增地上升為愛情。至于方紅梅是不是喜歡他,他還真的有些拿不準。
從言行舉止來看,方紅梅對他确實很好,但這種“好”是不是兒女私情的流露,他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方紅梅性格開朗,舉止大方,在班上幾乎能夠與每個男生侃侃而談,能夠向任何一個男生請教問題或提供幫助。有時,王加根會把方紅梅對其他男生的“好”與對自己的“好”進行比較。得出的結論是,方紅梅對他才是最好的。
既然對他最好,那就肯定喜歡他。你有情,我有意——彼此心照不宣,兩人都不想過早地捅破那層窗戶紙。夏天是生長的季節,不應該去幹收獲的事情,還是耐心地等待金秋到來吧!池中月送給他的小說集裡面,收有作家張抗抗的小說《夏》,表達的好像就是這個意思。隻要彼此真心相愛,自然就會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表白不表白又有什麼關系呢?
師範學校明文規定,學生在校期間不準談情說愛。他們又何必要在校園裡偷嘗禁果,鬧得滿城風雨,影響兩個人的前程?從踏進校門到現在,王加根一直是個好學生。在遵守紀律方面,從不敢越雷池半步,又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談戀愛?
等等吧,畢業之後再去提這些事情。反正方紅梅坐在自己身邊,早晚都是他籃子裡的菜,還怕飛了不成?
沒想到,新學年調整座位了。忽然一陣無情棒,打得鴛鴦各一方。這一招完全出乎王加根的意料,讓他猝不及防。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又一個女同桌池中月居然主動向他示好。
池中月家住孝天縣肖港鎮。她父母是鐵路職工,在肖港火車站上班。家裡還有個弟弟,正在上初中。相比較而言,池中月的家庭條件還是不錯的。她身材修長,目測在一米七以上,比王加根高出半個腦袋。不談别的,僅從兩人身高上的差距權衡,王加根就認為他跟池中月不合适。如果他們的身高能夠調換一下,男的高女的矮,這還說得過去,還有可能是黃金組合。現在女的比男的高那麼多,走在一起多别扭啊!外人看上去,會自然而然地聯想起潘金蓮和武大郎。
這不是太滑稽了麼?王加根覺得池中月應該找一個高大魁梧的男生,而不是找他這種小個子。
池中月怎麼就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呢?
戀愛中的男女往往都是傻子和瘋子。
一個人愛上一個人,有時根本就談不出什麼理由和原因。還有一點也不好解釋,當一個人心裡已經有了心愛的人,就會排斥其他的異性——王加根眼下就是這樣一種情形。
他正暗戀方紅梅,偷偷地喜歡方紅梅,心裡那塊神聖的位置已經給了方紅梅,當然不可能再接納遲到的池中月。既然不準備與别人好,拿着别人的照片就不太合适。他準備把照片還給池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