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爬坡歲月 > 第94章 廁所行長

第94章 廁所行長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提到銀行,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存款、貸款、結算、彙兌這些與資金相關的業務,至于銀行哪些内設機構,中後台會做些什麼事情,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

銀行從事業務經營的前台,也就是直接與客戶打交道的機構叫營業網點。以A銀行為例,營業網點包括辦事處、分理處和儲蓄所。至于支行以上的機構,則主要從事經營管理,會設置多個職能部門,組成銀行的機關。其中,各級銀行辦公室屬于綜合樞紐部門,承擔着聯系上下、溝通内外、協調左右、維護機關正常辦公秩序的職責。

辦公室主任通常被人們戲稱為“大内總管”。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雞毛蒜皮,辦文辦會辦事,事務繁雜瑣碎。王加根自上任以來,天天忙得腳後跟打後腦勺,晚上和周末還經常加班。事務性的工作,餘豐新能夠分擔一些,但文字這塊兒,完全靠他一個人。

支行正式挂牌後,各項工作逐漸走上正軌,文字材料的起草和印制量也驟然增多。各種各樣的通知、通報,領導講話,會議紀要,工作計劃,合作協議,彙報材料,五花八門的請示或報告……所有公文都由王加根負責起草,交趙國棟審定。趙國棟對公文質量的要求又比較高,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在所難免。改就改吧,大不了多花些時間。最讓王加根頭疼的是,文字材料定稿後,要送到外面去打印。

本來,支行購買了四通打印機、複印機、傳真機等辦公設備,但沒有人會使用。王加根已經向趙國棟提了好幾次,要求配備一個打字員,負責文印工作,可趙總是不急不燥,不溫不火,慢條斯理地回答:“等着吧!等一段時間再說。”

一次是這樣,兩次三次還是這樣。王加根忍無可忍,就紅着臉表達自己的不滿:“都幾個月了,還要等到啥時候?幾萬塊錢的設備放在單位裡睡大覺,還要花錢到外面去打印,這個賬算得過來麼?在外面打印,校對修改又不方便,打一份材料,跑去跑來要搞幾個回合!”

趙國棟還是不急不惱,歪着脖子,搖晃着腦袋回答:“我又不是說不給你配人,隻是叫你等一等。招人總得有個過程,還要征得市分行同意。這事不是你想象的那麼簡單,你發牢騷也沒有用……”

沒等趙國棟把話說完,王加根扭頭就走。他才不管你是不是行領導呢!他從骨子裡看不起趙國棟,覺得這人辦事拖拉,決策優柔寡斷,水平又不怎麼樣,根本就不是當行長的料子。

自上任以來,趙國棟一直把開創工作局面的希望,寄托在幾位副行長——特别是丁仲元身上。指望他們出謀劃策,提真知灼見,但幾位副行長又都恪守“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古訓,從不輕易闡明自己的主張和觀點,更談不上出主意。他們反過來依賴趙國棟,等他出政策、拿方案、發指示、提要求。

就這樣,支行成立之後的一号文件好長時間都制定不出來。

直等到市分行召開完三季度支行行長會議,王加根才結合上級行會議精神,閉門造車,勉強弄出來個《關于存款工作的意見》,作為孝北縣支行成立後正式印發的第一個文件。

趙國棟平日按部就班,得過且過。上級行來了文件,布置了工作任務,他就開始忙亂一陣。圍繞如何貫徹落實上級行文件精神、如何完成上級行下達的目标任務,臨時抱佛腳。他最大的願望,或者說最高理想,就是在市分行綜合考核排名中不擺尾,争取不挨批評。正如何繼安在多個場合評價的那樣,孝北縣支行雖說是新機構,但沒有新動作、新東西、新舉措,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基本上是“穿新鞋,走老路”。

由于遇到問題找不到解決的方法和途徑,拿不定主意,趙國棟就特别喜歡開會。行長辦公會、行務會、中層幹部會、全體職工大會、職工代表會議、各種專題工作會議,以及臨時召集的一些說不出名目的會議接連不斷。在他看來,既然成立了縣支行,就要有個縣支行的樣子,如果連會議都不開,那還叫什麼縣支行?也隻有坐在主席台上,他才能找到當行長的感覺。一個領導,不出席各種會議,不通過會議發表觀點,不在會議上向群衆發号施令,如何展示領導才能?如何顯示自己的權威?再說,開會也是密切聯系群衆的方式。讓群衆在會議上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也能廣泛聽取意見,集中大家的智慧和才能,推動全行的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工作。

不論召開什麼類型的會議,都由支行辦公室負責組織和管理。趙國棟還點名要求王加根參加——有時出席,有時列席,陣陣不離穆桂英。下達通知,準備材料,安排布置會場,做紀錄,整理紀要,督辦議定事項……隻要開會,諸如此類的一大堆事情,就落在了他身上。說實話,一聽說要開會,他就膽戰心驚,叫苦不疊。趙國棟卻樂此不疲。事實上,很多會議可開可不開,甚至完全沒必要開。非常簡單的事項,布置臨時性工作任務,打個電話或者發個通知,就能夠得到解決,但趙國棟總是要正經八百地開會。

開會的效率又極其低下。特别是行長辦公會,那種拖拖拉拉的作風和冗長沉悶的氣氛,叫人難以忍受。支行總共就四位行領導,每個人談談分管的工作,把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大家說個意見,最後“一把手”拍闆就行了。按說比較簡單,半個小時或個把小時完全能夠搞定,可實際情況是,每次行領導開會,都得半天甚至一整天,經常白天沒開完,晚上接着開。

大緻情況是這樣的:到了定好的開會鐘點兒,大家端着茶杯到會議室,有時還帶着當天的報紙。見了面,互相敬煙,饒有興趣地評論哪個牌子香煙好抽,哪個牌子白酒“水貨”多。人到齊後,趙國棟宣布開會了,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再就輪流發言。由于會前沒有通氣,大家都沒作準備,發言信口開河,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是哪裡。一旦涉及到工作中的困難,遇到棘手的問題,大家突然間就啞巴了。抽煙的抽煙,喝茶的喝茶,看報的看報,“事不關己,高高挂起”地望着窗外湛藍的天空。趙國棟拿着鋼筆在本子上斷斷續續地寫着,好半天不說一句話。見沒人主動發言,他就一個一個地點将,逼着副職們“說說”。大家便哼哼哈哈,先是正着說過去,再反着說過來。說來說去,沒有明确意見,還是等于沒說。

趙國棟同樣是個沒主見的人,一會兒肯定這個,一會兒又表揚那個。模棱兩可,搖擺不定,似是而非,總結發言時,讓人覺得雲裡霧裡。會議結束的時候,他總忘不了提要求:“散會後,辦公室整個紀要,弄個東西,發個文件。”

這樣的會議參加多了,王加根開始質疑領導班子的能力和水平。他覺得在這幫人帶領下,孝北縣支行是不可能搞好的,更不可能創造“明日的輝煌”。每次整理會議紀要,他都感到為難:會議根本就沒有達成共識,沒有明确的議定事項,叫他怎麼整理紀要呀!為了交差,他隻得絞盡腦汁地冥思苦想,把自己覺得合理的方案或者做法,說成是會議達成的一緻意見,甚至把行領導根本沒有提到的想法——純粹是他個人的觀點,寫進會議紀要裡面。這種胡編亂造、偷天換日的文字材料,居然能夠一次次順利過關,甚至得到趙國棟的表揚。

看到自己的“大作”變成紅頭文件,王加根常常忍不住暗自發笑。這是會議紀要嗎?完全是他提出的工作意見和安排。

在這幫人手下做事,他覺得憋屈。回想起在孝天城工作的日子,他覺得洪遠平比這幫人強得多。

洪遠平調走後,法院駐A銀行經濟審判室就被撤銷了。法院撤回了全部工作人員。銀行方負責人蔡梅生被檢察院抓走了。為了繼續做好不良貸款清收工作,A銀行孝南區支行成立了資金清收公司,俗稱“讨債公司”。徐新如被聘任為資金清收公司經理,支行辦公室主任則重新由孫志雄擔任。

一朝君子一朝臣。王加根聽到這些人事變動消息,慶幸自己選派到了孝北縣。如果他繼續留在孝天城,日子肯定不好過。不過,為趙國棟這些人賣命,同樣讓他不開心。

趙國棟作為A銀行孝北縣支行行長,本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支行的改革發展上,對經營管理中的重大事項作出決策,制訂規劃,明确目标,拟定措施,帶領幹部員工去開創工作新局面,實現大發展。可他卻很少考慮這些問題,根本就沒有用心地研究過。他總是标榜自己“抓大不放小”,事實上,他很少能夠抓到“大”,不善于抓主要矛盾,或者說,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重點工作,哪些是一般性事務。他關注的,多半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糾結于無足挂齒的細枝末節。

A銀行孝北縣支行成立後,王加根特地到孝天城,刻制了一枚行政印章,花了五十四塊錢。他回支行向領導彙報,趙國棟一聽就從椅子上彈了起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