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韶國紀 戲曲版 > 第42章 第六本 第七折 戰南境處處受掣肘,失故人很恨那可論

第42章 第六本 第七折 戰南境處處受掣肘,失故人很恨那可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如今幾大軍部精幹劍指長安,天子與太子卻仍無任何音訊。

其中最為憂心者,乃靖南王李君菡。一月間,李君菡不僅未收到她兄長書信,竟也未收到羅烨任何音書。當初與羅烨分别,恰是初秋,雲南之地,終究風物不甚顯眼,當初與孔雀王朝十萬象軍大戰,雲南軍力損失慘重,後來得一支神秘鐵騎軍馳援,緩解了雲南之急,軍中得以休養生息。她心知那神秘鐵騎,定是羅烨安排,本以為羅烨此番過後會來雲南找她,不想自那之後,再無音訊。

兄長與羅烨消息斷後十日,李君菡便與那高星酉商議,領一支精銳回長安。高星酉本欲讓她領軍回長安,可她要等羅烨,故而讓高星酉領軍北上。

東南西北,西北已進入冬季,不适合打仗。而此時南境少雨,正是出兵時機。李君菡顧不得許多,長安不平,天下難安。隻是兄長此時在何處,羅烨又在何處?

李君菡本覺自己言少寡情,卻不知才動情時,人隔天涯遠。

南境時有異動,李君菡得了軍情,對方正在暗中部署,她亦是不敢掉以輕心。

隻想到兄長與羅烨,心頭又是感慨萬千。歎道:

【南呂】【一枝花】銀杯猶有餘溫,相逢何處問?一别惆怅難自勝,此時醇酒暖,何處與君共飲。死生離别不由人,夢裡常思君。鴻雁來時雨紛紛,落花殘香襲人。望盡天涯欲斷魂,杯中秋月冷。

李君菡手中拿着當初與羅烨離别時所用銀杯,自斟自飲了二杯。

忽然又想到兄長,自己因天資卓絕,走上尊位,卻落得如今這般境地。長安之事她皆以知悉,作為妹妹,這許多年來确實從未助他兄長一二,若是早些出來,他所對局面,或許要好許多。師長利用,朋友暗算,妻子背叛。不,那麗妃與他并無夫妻之實。

李君菡想到此處,越發心痛,她早些年聽聞她兄長提起一個女子,名叫天心。二人相識于烽煙四起之時,後來在洞房花燭夜,兄長摯友易無塵設下騙局,讓另一結拜兄弟做了死局誘殺李無逸。而那易無塵,則對天心下毒,将其折辱。此後天心不知所蹤,易無塵亦再未出現。新婚之夜,妻子被辱,兄弟背叛。此中心酸,全是她兄長一人在心底默默承受。近二十年來,無人知他,無人解他。後宮之人,明面上須裝作恩愛,私底下卻不曾有過肌膚之親。一時心頭郁結,歎道:

【梁州第七】斷送一生憔悴,隻消幾個黃昏。想别時冰雪,如何能得片時春。家國天下,何曾想過自身。百千苦楚,誰人知曉誰人問。轉眼近二十年,空留夢中相思溫存。笑對滄桑,儲一壺冰心;夢猶冷,罩孤燈;聞寒笛,調古琴。春日流莺,秋日風景。心底舊事,眼前浮雲。世上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難成。

正思想出神,外間忽有軍報,李君菡整頓思緒,壓出愁緒,淡道:快傳。

一副将入内,手呈軍報,道:啟奏殿下,數日前武昌輸送九千石糧食入雲南,我軍着人接應,不料遭遇襲擊,此時得了消息說那九千石糧食遭南境匪人所劫。軍中此時糧食緊缺,我部已着人跟蹤,等待時機,将糧食搶回。

李君菡怒道:豈有此理,南境諸小國越發無恥了。

過了片刻,又一個軍士在外喝道:報,南境有軍偷襲我軍糧草。軍中大火。此時正在滅火。

李君菡愈發惱火。哪知,又一個軍報來道:報,殿下,東南方向五萬大軍正向我軍駐點攻進。

李君菡手已緊握,心頭氣血翻滾,一時有些頭暈。随即忍住,飛書調兵畢,方道:三軍即刻整裝,着五百人從西南繞道護糧草,五百人佯作逃跑之狀,将敵人引入峽谷,五百人在雲曦谷上方埋伏,五百人去守住西川堤壩,剩餘一千人,随我迎敵。

一旁副将道:殿下,三千對五萬,實在無勝算。援軍至少一日方到,我等将士不懼戰死,還望殿下先行脫身。

李君菡道:敵軍五萬,除去老弱病殘,真正可戰之軍,不足一萬。

李君菡話方落音,外頭卻又傳來急報道:殿下,對方來兵是五萬精銳,聞說是對方王上禦駕親征。要……要……

李君菡眸光冷峻道:要如何?

那将士羞于啟齒。

李君菡道:但說無妨。

那将士方道:那南境王說,要奪了殿下做王妃。

李君菡胸腔劇烈起伏,道:

【瑤華令】可恨那南境,我定要将他掃平。取他項上人頭,将他五馬分屍,方能平我心中憤怒,止住心頭之恨。郁悶,憤恨。賊子獻上連環計,我軍須萬事小心。步步為營,終抵不過,進退都如履薄冰。五萬大軍壓境,南境王親征。不得掉以輕心。江山舊風物,應照故人魂,願得來生載酒行。

李君菡說罷,已換了戎裝,戴了面具親領了五百将士,獨立秋風之中。

天空之上,日月同輝。

對方所來南境王,不是旁人,正是羅烨異母弟羅燦。

南境一月餘,李君菡早暗中與那羅燦交手數回。

此時李君菡途中布了數處陷阱,都在對方必經之地,果然,對方遭了埋伏,死傷數千。

那羅燦此時所領皆是精銳,竟不顧死傷,硬闖峽谷。

待羅燦見到李君菡之時,手頭猶有三萬餘精銳。

羅燦早将李君菡那一千餘人包圍,道:

【牧羊關】秋高氣爽,天朗氣清,抖擻精神。天上日月同輝,人間萬軍交兵。熱熱鬧鬧,沸沸騰騰。隻待我收拾江山,再抱美人。

李君菡千算萬算,羅燦竟不惜将士性命,硬闖雲南。

羅燦似乎知曉君菡所想,笑道:

【紅芍藥】二萬精銳之性命,隻為你一人。無需留甚佳話,我隻求一個問心無愧,求仁得仁。甚家國天下,都不及眼前美人!李君菡,可記得我胸前傷痕?

李君菡已深知羅燦變态,故意激怒她,她力作平靜。

羅燦卻早已看出,道:看你此時如此淡定,我倒要不信你真處處看清。

【菩薩梁州】見你此時冷靜,故作淡定,假裝心冷,實則多情。我素知你心!一心隻有羅烨,何曾記挂我半分。我如今也不求你真心,隻求得你身。叫你死是我羅燦鬼,生是我羅燦人。

李君菡知道羅燦激将之法,并不回答,隻是對方并未動軍,她能拖一時,是一時,若是援軍至,周圍各部據點,至少有一萬兵馬。對羅燦這三萬餘精銳,倒也可以一戰的。

不想羅燦道:李君菡,今日但凡你入我帷帳,便放過你身後諸将士。

豈不知士可殺不可辱,軍中男兒多血性,哪受得這般折辱。

李君菡手下之兵蠢蠢欲動,李君菡示意勿躁。

羅燦道:今日目标是你,并非□□土地。若是你原意和親,我倒願割地以表誠心,如何?

李君菡此時領了靖南王印,管轄雲貴兩廣一帶,若是和親,何嘗不是輸了□□顔面。

李君菡道:

【梧桐樹】中華無不戰而退之将,我手中無不戰而降之兵。豈因你三言兩語,便動搖了鐵血軍心?

羅燦道:雲南鐵騎早出了奸細,否則,何以我五萬精銳壓境,你才知曉?

李君菡自是知曉定有内奸,卻揚聲道:軍中有内奸本是常情,畢竟兵不厭詐。然此時我步騎射三軍雖不過千人,卻絲毫不忌憚你,你可知為何?

羅燦意味深長道:哦?說來聽聽!

李君菡大聲道:因你南境不過沐猴而冠之牲畜,豈如人有恩義?

【四塊玉】南境猴子,本是畜生。沐猴而冠,到底非人。湊了五萬數目,半路便折了二萬兵。如今手頭三萬個,也快成孤魂。本君良言一句,奉勸爾等。早些丢盔棄甲,本君刀劍下,便少幾個亡魂!

羅燦道:今日且活捉了□□靖南王李君菡,收了雲南疆土!

【瑤華令】見你笑語盈盈,眉黛深深,叫我日日魂牽夢萦。可憐你不識好歹,便莫怪我不顧情分。我軍不受你挑釁,衆将得令,将他殺做齑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