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顔瑛剛走出紗帽街,忽聽見有人在身後喊自己。
她回過頭,看見湯氏正從對過向着自己快步走來,一面走,還一面往腰間的圍裙上擦手,顯是忙忙才丢下了茶攤子。
顔瑛隻瞥了她一眼就要繼續往前走。
湯氏到底腳快,橫上來攔在她身前,旋即已在臉上堆下笑來,說道:“我這身子不太舒服,顔大小姐幫我看看,給些藥?”
顔瑛不動聲色地向路口看了眼往來的行人,少頃,開口說道:“我那裡還有個診要出,隻你若着急的話,也可與我五錢藥銀,我待會坐轎子趕去。”
“五……”湯氏雙眼微睜,欲言又止,末了,幹笑着點頭,“好,好,原該替小姐把轎子錢出了。”
顔瑛這才随她返回了茶攤子上。
湯氏先給她點了盞芝麻茶端上來,然後看着顔瑛身邊的小丫鬟,笑問道:“怎今日不是碧桃姐姐陪小姐出來?”
随侍在顔瑛身邊的是小燕。
小燕見自家小姐往藥箱裡拿東西一時沒吭聲,就接過來回道:“碧桃姐今天有事。”
她說完這句話,顔瑛就瞥見了湯氏眼中的琢磨,于是平平補了句:“她去看望小姐妹。”
湯氏恍然而笑,于是又借着顔瑛給她扶脈的時候,繼續說道:“小姐秀外慧中,我是一向欣賞的,也疼惜小姐總是這般奔波,隻奈何我這胳膊擰不過大腿,倘要說些好的,還得再攢攢本才是。”
顔瑛擡起眸,說道:“舌頭伸來看看。”
湯氏就暫歇了說話,聽她吩咐把舌頭伸得長長的。
小燕噗嗤笑出來。
“湯媽媽,你舌頭好長。”她說,“像戲台上貼的那樣。”
湯氏臉色一變,收了舌頭正要說話,顔瑛已微抿唇角,低聲先道:“别胡說,你年紀小,也是少見多怪。”
湯氏轉而清了清嗓子,方重新扯出笑來,再對顔瑛說道:“大小姐在裴大太太那裡是得了青眼的,聞說和裴三小姐也是熟絡,如是能與人些方便,得的又豈止是五錢藥銀。”
顔瑛手上微頓,靜靜看了她兩息,淡淡問道:“你該不會是想與我賒賬吧?”
湯氏一愣,忙道不是,一面拿了碎銀先遞過來:“自是一碼歸一碼。”她說着,笑得意味深長。
茶攤上又來了客人。
湯氏随即起身殷勤上前招呼。
顔瑛靜待了兩息,然後随手把銀子袖了,開始配藥。
——“今日好運,竟叫你我買到了第一本裴翰林做批評的書,等回去先看了,正趕在旁人前頭。”
茶攤新客的閑談之音落入耳中,顔瑛一怔,動作随之慢下來。
隻聽又有一人接道:“是啊,原還以為裴翰林定無閑情,就算為人作序批評也應是些文集名篇,誰想他出山竟會選了這神話傳奇的本子?”
“你這便是狹隘了。”先那人又道,“那文集名篇評則評了,但大家之評還少麼?裴大先生本已評過不少,裴翰林既要出山一鳴驚人,又何必非得随在他父親後頭?且裴家講實學,裴翰林向來博覽群書,單說在仙教宗義、風物民俗諸項之積澱,從前袁三泉那些人不過平平,一貫避難就易而已。”
“你言之有理,不過看這話本篇幅,應隻是裴翰林的試手之作。”
湯氏過來送茶,聞言就摻進去問了句:“哪樣本子竟得了裴翰林作批,倒也給我們讀一讀才好。”
新客就笑道:“你這婆子倒把我們當說書的了,拿兩盞茶和瓜子就想換這四錢銀的本子,自去書肆裡買。”
湯氏陪着嬉笑了兩句,再轉過頭去,發現顔瑛不知什麼時候已離開了,隻留下兩貼膏藥靜靜放在桌上。
***
顔瑛走進了街邊的書肆。
她還沒開口問,就從人群縫中看見櫃上挂着個牌,上面寫着:荷風軒評《玉山封神詞話》。
再直截了當不過。
顔瑛從袖中拿出那五錢銀子遞給小燕,低聲吩咐:“去櫃上要一本《玉山封神詞話》,剩下錢你留着買吃的。”
小燕就高高興興去排隊了。
顔瑛背着藥箱在門首邊獨站了一會兒,路旁走來一人,向她道:“顔大小姐巧啊,這是方出完診?”
她循聲看去,認出眼前這人是李月芝常用的栉工高老娘,于是微微低眉以示禮節,正要擡眸回話,卻忽看見對方手裡拿了塊軟塌塌、白生生的東西,用青綠的葉子靜靜裹着。
高老娘順着她目光看了眼自己手上,笑道:“才從教壇上領回來的,路上恰又餓了,就吃上兩口。”又說,“對了,前頭我還看見二小姐帶着秋霜也去了,倒是今日連把你們姐妹都遇着嘞。”
顔瑛後脊一涼,問她:“你在哪裡看見顔瑾?”
高老娘回道:“就在糍粑教法壇外頭,我出來時碰上的她。”
顔瑛霎時手腳都麻了,腦海裡一陣茫茫,也不知道自己最後對高老娘說了什麼,隻是擡腳就走。
石子路凹凸,她忽然腳底一崴。
“小姐!”小燕恰從後頭追上來将她用力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