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天監的監正已經擺好占蔔之物,朝皇帝行過禮後,便開始手持龜甲問天。
依照慣例,第一問是皇帝問。
“勞問上天,我大莊今年國運如何?”
皇帝說完後,監正與欽天監其餘人便開始跳沈扶沒見過的舞蹈,他們動作大開大合,如山間的野猴般。
跳完之後,沈扶見監正一隻手在龜甲之下做了什麼,另一隻手輕輕一點,整個龜甲便碎裂了。
“啊——碎了!”
“龜甲碎,乃是不祥之兆!”
殿前之人瞬間慌亂,監正驚恐跪地,皇帝則面色鐵青。
這是人為的不祥之兆,但除了沈扶無人看見。
“要遭。”沈扶心中陡然升起不好的預感,并應在了下一刻。
站在蕭禹身側的三皇子忽然脫光衣裳往後宮妃子面前撲,各位娘娘被吓的花容失色,貴妃來不及跑,被撲倒在地。
蕭禹立刻上前壓住三皇子,侍衛們也跑上前來,推搡之間,不知哪個侍衛的刀出鞘,捅在了三皇子心間,三皇子當即倒地,死前拼命擡手指着蕭禹。
皇帝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又問道:“天意如何?”
監正哆嗦着說道:“回,回陛下,天命不佑我大莊!龜甲碎,皇子死,天意答陛下在位數十年,無功社稷,若想大莊國運昌盛,還請,請讓位太子!”
聞言在場衆人臉色驟變,尤其是蕭禹。
皇帝道:“大膽!”
“父皇息怒!”
“陛下息怒。”
沈扶跟着衆人跪下,她微微擡頭看着蕭禹,隻見蕭禹臉色黑沉,面上還帶着一絲沈扶不曾見過的怒氣。
沈扶瞬間明白過來。
蕭禹參與祭天兵防,現下監正如此說,是人都覺得是蕭禹指使他。是蕭禹不滿足太子之位,想快些登基,借由天命說出。
“朕無功社稷,太子上位,便于社稷有功了嗎?”天子不怒自威,衆人聞言瑟瑟發抖。
世人皆知皇帝信天命,沈扶心道蕭禹不會被皇帝猜疑,而後遷怒懲處或賜死吧?若是蕭禹死了,東宮衆人被發派出宮,她還要如何尋找滅族之人。
一大臣跪在殿前道:“陛下息怒。陛下登基後大莊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外邦不犯,世人共睹!臣以為今日這等情形,怕是有人利用這天意和監正的口來污蔑陛下,妄圖篡位!”
言語之中矛頭指向十分明顯,皇帝看向蕭禹。
蕭禹道:“承蒙父皇信賴,兒臣督辦祭天事宜。兒臣雖與監正共事,卻從未有過私交。監正今日所說,兒臣實在惶恐,還請父皇徹查!”
“太子殿下說得極是,确實該徹查。不過殿下如今坐擁東宮之力,手下奇人無數,若想做些什麼,那豈不是……”大臣說道。
皇帝道:“且說下去。”
“依臣看,不如陛下将太子殿下關押在牢獄之中,等查清楚了,再将殿下放回,這般更能保殿下名聲。”
“陛下不可!太子殿下乃是儲君,豈可随意下獄!”
“為殿下做一軟牢,殿下并不會委屈。”
下獄?
沈扶秀眉微擰,她走上前去,跪在蕭禹後方道:“啟禀陛下,奴婢方才看見監正大人在龜甲上做了手腳。”
“什麼!”
“這小宮女是何處之人?”
皇帝認出沈扶,他看了沈扶片刻,啟唇道:“什麼手腳?”
沈扶道:“監正大人所拿的龜甲,應當本就是裂開又粘合的。龜甲堅硬,非人力可折斷,還請陛下查那龜甲。”
“堂堂監正,豈容你一個小婢女議論!”
沈扶直起身,看着那大臣道:“大人何故如此激動,監正所做難不成是大人指使的?”
“一派胡言!”
沈扶不再搭理他,回身跪拜皇帝。
皇帝道:“去取來。”
監正跪得遠,聞言慌道:“臣所說皆是上天之意,陛下就算不看龜甲,且看三皇子突然暴斃……”
皇帝側目道:“堵上他的嘴!”
“是!”
皇宮侍衛上前堵住監正的嘴,拿過龜甲細查之後道:“陛下,确是砸碎又粘上的。”
大臣話頭一轉,又開始朝監正道:“膽敢欺君,說,誰指使你的!”
侍衛們将監正抓來皇帝面前,監正以頭重重磕地,“陛下,臣所說真的是天意,臣并不知道龜甲為何那樣!”
沈扶道:“無關天意,你根本不會占蔔。”
“胡說,本官司監正之職數十年,所傳神明之命數十條,從未有錯!你又不會占蔔,如何知曉!”
沈扶搖頭道:“占蔔之術乃是觀鬥轉星移,結合世間變化,以此來預測他朝之事,神明并不會下令插手人間。且以皇家問天,需得陛下同意,陛下隻讓你問國運,未讓你問有關太子之事。”
“天意說的太子……”
沈扶道:“你并未經過太子同意,并不能占蔔太子之事。”
大臣道:“你說得如此笃定,難不成精通占蔔之術,你可能算出我大莊國運?”
沈扶淡淡說道:“一日不可二問,且吉時已過,不能占蔔。”
“你!”
殿前一時無聲,沈扶垂頭之時,與蕭禹對視一眼,蕭禹眼中情緒複雜,沈扶一時看不明白。
皇帝眼神掃過監正和蕭禹,說道:“奪監正之職,下獄嚴刑拷問出背後之人。太子軟禁東宮,非诏不得出。”
“陛下,陛下饒命!”
“兒臣遵旨。”
皇帝走後,衆人也散去,一場好好地宴會以荒唐收場。
沈扶扶起蕭禹,二人一同外殿外走去。
宮道上冷冷清清,蕭禹道:“方才多謝阿扶。”
沈扶道:“幫你也是幫我自己,且我也沒做什麼。”
蕭禹停住腳,喚道:“阿扶……”
二人對視着,身後忽然傳來一句聲音:“太子殿下留步。”
沈扶轉頭看去,身後之人走到二人面前,蕭禹道:“皇叔。”
那人拍了拍蕭禹的肩膀道:“無事,你父皇氣兩日就好了,他那麼疼你。”
蕭禹道:“我知,多謝皇叔。”
“不必。”那人一笑,轉而對沈扶說道:“這位姑娘看着很是眼熟。本王似是在哪裡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