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着食物和調味料的竹筐放在更遠的位置,蘇羅隻好站起來,走到竹筐前,彎腰将竹筐搬到火爐旁。
街上的人越來越多,時不時有人停在蘇羅攤前觀望,蘇羅很快就準備就緒。
她拿起一根根竹簽,撚起一條條面筋,飛快地串好,放在火爐上,擺在鐵網架子上有五六串,便端起一碗凝固的豬油,放在架子上烤着。
待到豬油烤化了一些,她便拿出一支毛筆,沾了沾豬油,刷在面筋上。
圍觀在蘇羅攤前的人也多了起來,他們一臉驚奇看着蘇羅的舉動,交頭接耳,卻沒有人過來問詢。
面筋刷上豬油後滋滋作響,蘇羅轉動面筋,讓其受熱均勻,接着她端出一個罐子,這個罐子裡裝着調味汁,她将鐵架上的烤的金黃焦脆的面筋放入罐子中浸泡。
“賣面筋了,一串五文錢,可以買回去做菜吃,可以現吃”,蘇羅吆喝起來,邊吆喝手中動作不停。
圍觀的人聽她喊出五文錢,有好幾個直接走了。
一個女子穿着棉袍,走上前問,“這面筋是何物,要這麼貴?”
蘇羅道:“一斤白面才能做不到二兩面筋,大家也知道一斤白面的價格”。
女子有些震驚,看了看那面筋,聞着香味,饞蟲勾起,這麼說了,五文錢算不得貴,她想了想,掏出五文錢,遞了過去,道:“給我來一串”。
蘇羅從罐子中撈出一串面筋,重新放在鐵架上烤了一會兒,才遞給女子。
那女子一口咬下去,面筋特有的彈性混合着調料汁在嘴裡碰撞,她的表情無疑告訴了衆人,這東西很好吃,她還沒吃完一半面筋,便揮了揮手,還要買三串。
之後,其餘的圍觀的人見狀都紛紛掏出錢來,要買面筋。
由于是現烤現賣,蘇羅隻能讓他們排隊,沒一會兒,她攤前就排起了長隊伍。
花個五文錢嘗個鮮,确實也不便宜,隻是聞着那味兒,能克制自己的購買沖動人,還是占了少數,除非實在沒錢,但凡口袋有點錢的人,都去排隊了。
不到半個時辰,蘇羅就将面筋賣完了,排到隊伍後面有六個客人沒有買到面筋。
排在最後的一個小男孩聽到他的爺爺說,面筋賣完了,哇的一聲哭起來。
那老爺爺哄不住小男孩,其他客人見狀也就搖搖頭了,卻還沒離開,隻待看熱鬧。
蘇羅将火爐澆滅撤下,起身拎起身後的竹籃拿到前頭,打開蒙在上面的一層麻布,露出晶瑩剔透的涼皮。
老爺爺見狀,拍了拍孫子的後背,哄道:“别哭了,還有好吃的”,他拉着小男孩走到蘇羅跟前,道:“這東西是什麼?”
那五個客人也圍了上來,七嘴八舌起來,有人說排了這麼久,也沒買到面筋,還有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在議論那面筋可能也沒那麼好吃。
蘇羅道:“這是涼皮,兩文錢一份兒,多謝各位捧場,怪我面筋準備不夠,我送每位一份涼皮”。
那些人一聽,眼睛放了光,紛紛點了點頭,喜笑顔開,連連道謝。
涼皮賣的沒有面筋那麼好,因為涼皮不是現做現賣,沒有勾人的香味,賣相算不上太好。
送出五份後,蘇羅之後陸陸續續賣出去三份,眼看半個時辰過去了,蘇羅也不繼續擺攤了,她收拾好物件,裝入竹筐,提起扁擔,準備回去了。
賣不掉的涼皮份量,正好夠她和伢伢吃一頓,她走回客棧的路上,掂了掂錢袋,複盤了一下,賣出十串面筋,三份涼皮,今天入賬五十六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