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散場,留下一地瓜子皮。
毛秀珍叉着腰站在原地喊:“小兔崽子們,你們倒是給我把地掃幹淨再走啊!”
馬超一邊跑一邊回頭笑:“一瓶冰可樂賣我們十塊錢,您掃掃地不算虧。況且您成天坐着打麻将,也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第二天晁雨去上班,發現九叔買了份報紙。
晁雨問:“您讀報啊?”
“不讀。”
直到晁雨接管電腦開始錄入今天整理的案卷後,才發現,九叔買報紙是為了玩上面的填字遊戲。
這老頭兒,還真懂怎麼不讓自己閑着。
晁雨錄入完資料,想了想,登上洵州市的官網。
果然,是預拟過勸甯塔修繕計劃的。
九叔捏着報紙踱到她身後:“問你個英文單詞。”
瞥一眼電腦屏幕:“别想啦,你不會還想重啟勸甯塔修繕計劃吧?你不是看到了,連祝境鶴都整不出方案來。”
“你又不知道祝境鶴是誰,還說人家是娘娘腔。”
“聽你說起他的語氣,應該是個很厲害的娘娘腔吧。”他搡搡晁雨的肩:“這個英文單詞什麼意思?我填字遊戲這欄卡住了,不會填啊。”
晁雨眼神還流連在屏幕。
“都叫你别想了。沒結果的事,做來幹嘛?”他勸晁雨:“你把手頭的案卷整理好就得了,你知道我們這單位,不管你幹啥,一個月該是兩千五還是兩千五,不會給你加一分錢的。”
就這樣工作到周五。
周末休息,晁雨跟許辰懿去錄像廳看老電影,又繞着雩溪溜達。
許辰懿一指聳立的古塔:“那是什麼?好像不管走老城區的哪條街,都能看見它。”
“勸甯塔,明代的一座佛塔。”
“那你怎麼不帶我去爬?”許辰懿閑得渾身長蘑菇,一想到回北京又要忙得跟狗一樣,她對這麼閑的感覺渾身既得勁又不得勁。
“爬不了。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因年久失修對遊客關閉了。”
晁雨倒是有鑰匙。
但她自己就是學建築的人,對古建築還是懷抱着一份敬畏。既然說了不對外開放,她還是不帶許辰懿過去了。
周日晚上,晁雨一個人去掃塔。
九叔曾提醒她:“自己帶撮箕掃帚過去,那兒偏,不好買。”
“之前沒人掃過嗎?”
“誰掃?”
“你。”
“哈哈。”九叔說:“哈哈哈。”
晁雨就自己買了掃帚撮箕,趁着周日夜深,坐公交往勸甯古塔的方向去。
那裡的确偏,公交車上除了晁雨一個人都沒有。
司機一看她拎着掃帚撮箕上了車,多新鮮:“姑娘你去哪啊?”
晁雨也不好說自己去勸甯塔:“瞎轉。”
“拎着掃帚撮箕滿街瞎轉啊?幹嘛,掃大街啊?要不你先幫忙把我車廂裡掃掃。”
晁雨:……
下車後她一個人鬼鬼祟祟往古塔走。
做賊似的,掏出鑰匙開鎖前,還先左右看看有沒有人尾随。
嗑哒一聲,鎖開了。
這鎖是兩面鎖,圓圓一個鎖孔,從裡從外都能鎖。晁雨進門後就趕緊把門鎖了,以免有人誤闖進來。
心裡湧起一股很奇妙的感覺。
說起來,她最初對建築感興趣,就是因為這座勸甯塔。
小時候晁正聲帶她登勸甯塔,告訴她:“你看這麼高的塔,一根釘子都沒用過。”
“真的?”晁雨簡直不信。
“是真的,這是中國古建築裡很經典的榫卯結構。”
後來。
後來勸甯塔封閉,再不許遊客入内。
後來她受夠了七大姑八大姨那些重男輕女的閑言碎語,受夠了小城的落後閉塞,一個人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至少,當她穿着精緻的職業套裝、和那些大城市的姑娘一樣、端着星巴克走過CBD時,她是真的覺得自己走出很遠很遠了。
想不到到頭來,她兩手空空的回到這裡,吸一口勸甯塔裡陳舊的空氣,還是晁正聲帶她登上勸甯塔的那一年。
塔裡通電,她還特意問過九叔有沒有交電費。
不然大半夜的荒郊野外,一座經年無人入内的古塔……
那還是挺吓人的。
打開燈,倒是一直通着電,但估計許久沒開過了,熄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隻剩熒熒碩碩的微光。
勸甯塔共計七層,從外看并不高大。但托賴于特殊結構,一進塔來,隻覺得木階梯層層疊高,能直接望見塔頂,和最頂層佛像的蓮花寶座。
其他各層則是形态各異的羅漢像,倚在木欄邊,好似向下俯瞰着人間。
這要在日光通透的白天,肯定是妥妥的寶相莊嚴。可現在入了夜,久無人打掃的佛塔裡蒙一層厚灰。
這……就算有電,還是有點吓人啊。
偏偏這時,閑得無聊的許辰懿打來電話:“你聽過鬼火的故事麼?”
晁雨二話不說,直接啪地把電話挂了。
拿着掃帚掃了兩階,然後發現:不對啊,有人從下往上掃的麼?
拎着掃帚登上頂樓,環視一圈。
這一層有座巨大的佛像,端坐于蓮花寶座,右手施無畏印,左手結與願印,托賴于全塔不用一釘的精妙結構,似浮于雲端,垂視人間。
晁雨默念了兩句“南無阿彌陀佛”,好不容易心定了點。
忽地窗外一聲驚雷。
晁雨:……
誰家好人安排一份工作,既得當打字員又得當清潔工,還得承受夜探廢棄建築的驚悚氛圍啊?!
剛剛晁雨就聞出要下雨了。
那為什麼她沒帶傘呢?
因為她是在公交車上才聞出來的。再早她就聞不出了,不然她就可以去氣象局上班、而不是幹這份破工作了。
不過還有機會,在落雨前掃完塔、登上回程的公交就行。
晁雨揮舞着掃帚,從七樓掃到一樓。
差不多了。
她找了個角落把掃帚撮箕放好,這樣下周過來就不用拎着了。
剛準備離開,腳步頓了頓。
腦子裡是明恒宇那句:“不要想着再做設計了。”
她視線垂落在門檻上,再往上移,到已顯斑駁的木牆,再往上,向莊嚴挑高的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