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場在宋庭回去禀報過謝甯之後加速了開工,數千人直奔選址地,趕在縣衙招工告示張貼前,做好了所有前期工作,甚至搭起了簡易住所和草棚。
至此,所有人馬一分為二,一部分繼續修建馬棚和房屋,一部分擇用來開路。
原先到馬場的路有好幾段太過狹小,不管是為了之後的馬匹運輸還是以後車糧運輸,路都是必須要開的,而且要大開特開。
于是,值此寒冬臘月,在通往馬場的這條路上,所有人喊着号子幹的熱火朝天。
司馬監一事,最大受益者,是駐地邊關的謝甯軍隊,因此衆人是卯足了力,加之應沈周容要求,為盡快通路,每人每天能領不少賞錢,所以格外火熱。
季寶茗帶着丫鬟晴岚出府,并未引起絲毫懷疑,隻是兩人如約來到昌佑酒樓,卻并沒有見到沈周容。
等待她的是一大一小兩個孩子,大的叫楊錦,小的叫楊森。
楊家姐弟倆為與楊家劃清過往,各自舍棄了自己名字中的一字,将一封信交給了季寶茗。
信上隻一句話,“予女子學堂以合法。”
是沈周容親筆。
“恩人說,從今往後,您便是我們的夫子,還說十日後,官府會在城門告示牆下張榜,屆時,請夫子前去揭榜。”
天下,既屬于男子,同樣也屬于任何女子
在兩個孩子口中,季寶茗聽到了女子同屬天下的宏願。
五日後,官府招工告示如願張貼,不僅如此,附近三縣之内,特别是有之前因被山匪劫掠女子所在的村子,不僅張貼了告示,還有衙差吩咐裡正,召集村子所有人前往,并清楚誦讀告知。
甚至于,在上嶺村婦人玉梅的奔走勸說下,曾受迫害的女子報名了近九成。
縣衙依照沈周容吩咐,最先一批,招收了數量龐大的廚娘和割草工,将前來報名的女子核查無誤後盡數登記。
已收拾好行囊的,當天就派人送到了馬場,并安排了住宿和活計。
未收拾好行囊的,分發官府令牌,給一天時間回家收拾,于第二日傍晚在各自縣衙集合,連夜送去馬場。
而對于前來報名的男子,則多加了考核,依沈周容要求,家中富裕且年輕力壯者,勸回。
有店鋪經營穩定收入者,勸回。
識文斷字有一定才學者,勸回,并勒令其為來年鄉試縣試做準備。
品行不端屢教不改者,勸回。
毆打妻女,不孝父母者,勸回并予以警告。
……等等
整個招工進行了五日。
相比之下,男子招收則少了許多,且年齡跨度相差也十分大。
有大半是孩童,年輕者略略幾個,年老者,且行動便利之人七八人。
五日後官府換了新貼的告示——為司馬監招夫子。
附近三縣夫子并不少,可很多人看到招收條件第一條時便紛紛止了步。
第一,要熟練蠻語,并能熟練書寫。
第二,才學需得過硬,為此增加了府學卷試以及堂試。
第三,授課學生為司馬監所有人。
司馬監所有人,首要便包括了謝甯軍中的人,第二為男工,第三則是所有女工,說直白一點,便是裡面喂馬的,割草的,做飯的廚娘等全部都在授課之列。
第三點一出來,幾乎所有人都退了步,無他,許多讀書人,甚至是有些學問之人,對于女子讀書一事皆從骨子裡不認同。
更不用說要去教那些喂馬做飯的草夫廚娘,認為是辱沒自己。
季寶茗迫切的想知道沈周容到底請她要做什麼,于是在這一日張榜時,早早來到城門口。
卻不想一條條看下來,自己的心跳越來越加速,幾乎是在所有人異樣的目光裡,舉着自己顫抖的手,成了三縣内唯一揭榜人。
她于這些衆人唾棄的條件下,窺見了女學的曙光。
司馬監建造一事超出預料的好,大事既定,沈周容便決定啟程,出來這般久,當初她因逼宮一事不得已出宮,而今得知當初之事本就是一場陰謀,有些事也該她回去問清楚了。
在衆人盡數圍在告示欄前時,一輛不起眼的馬車悄悄駛過了城門。
長青撩起馬車側邊的簾子,沈周容隻看了一眼便嘴角帶笑,“這裡的百姓,也該迎接他們的繁榮了!”
“夫子夫子,是恩人!”
僅僅擡眸一瞥的間隙,被正好朝這邊望過來的楊錦發現,于是忙拉着季寶茗的衣角,欣喜的指給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