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師尊棄我,抄他老窩 > 第208章 内外交困

第208章 内外交困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倘若換成别人,以昭明帝的性子,自然絕不會如此糾結費事。但這個人不一樣,他身後是整個謝氏。

上次強納甯蘇月還有個擅自插手後宮之事的由頭,謝氏卻并沒有留下什麼把柄。何況靈塵不僅兵力較碧血更多,且現下無可替代。帝王還沒有做好與之直接翻臉對決的準備。

謝重珣并未在意方才十分正常的偶遇,更不知道一片滅頂的巨大陰影正漸漸往他當頭而來,而他幾乎無處可避。

謝煜身體不算好,很多事情他必須要替父親扛下來,提前考慮周到,不容有失誤和疏漏。這段時間事務繁雜,有的是更令他操心的事。

比如大昭内外的局勢,比如朝堂各種博弈,比如圍繞着謝氏府和謝重珩師徒的諸多風浪與流言。

幸而無論什麼樣的滔天巨浪,總有平息的時候。特别是在所有人都發現,謝重珩一如既往地心智不全,不過是個徹頭徹尾的傻子、廢人之後。

由此,也算是佐證了當年謝煜那番“回家族故地尋訪高人,醫治癡傻之疾”的說法,讓永安中人多年的各種推斷自然有了是非對錯。

除了津津樂道于他與他那妖孽般的師尊親密太過,在外也全不知避諱,好事者們不免私下揣測兩人是不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關系,作為茶餘飯後閑侃的談資,其餘也實在不知道還能說什麼。

大昭雖民風開放,不禁男風,隻是私下玩玩也就罷了。旁人提起來也不過暧昧一笑,尚且算得上風流韻事。若是這麼大張旗鼓地擺上台面,或是動了真格,少不得遭人非議。

即使當今帝王都明着納了男妃,普羅大衆的觀念卻也不是幾年内就能改變的。尤其高門貴胄,多要連累整個家族的聲譽。

但果然如謝重珣所言,有他和謝煜夫婦撐着,無論謝氏府内外有多少流言,也沒有人敢真正舞到鳳曦師徒面前。

兩人的日子并未有太多變化,似乎外間的一切風雨都與他們無關。謝重珩也漸漸跟他伯父一家熟悉起來,有時還能一起用飯。

然而這個“有時”卻不太容易。

他身體倒沒什麼改變,隻是精神越來越差,漸至成日成夜地昏睡。縱然醒來,也多半是處于呆滞中。滋養精氣的珍貴湯藥灌了不少,卻沒什麼效果。

昭明帝派了太醫院幾名心腹醫士前來,名為診療,實則查探。但一如當年,除了一句“好生将養”,也提不出别的建議。

若非他偶爾還能有意識,說幾句話,鳳曦幾乎要以為又回到了最初時的狀态。

絕望固然可怕,但最煎熬的,卻是永遠能令人看到一線希望,卻又永遠不會确切讓人知道,究竟什麼時候會有結果,又會是什麼結果。

半山院内平靜而壓抑,外間形勢更是不容樂觀。

朝堂風聲日緊,急報一封接着一封傳來。謝氏涉兵,縱然靈塵自顧不暇,已經不太可能分出兵力參與其他區域的戰争,嫡系在朝的子弟卻無法置身事外,特别是謝重珣。

夜色已深,長街上仍偶有車馬之聲,幾乎盡是往安定街方向的。

一隊巡值兵衛遙遙望見車身上那枚赤金色惡猙嘯月家徽,即刻停下,躬身為禮,肅立道旁。待其辚辚而過,方才繼續巡視。

車廂内照夜明珠光芒柔和。心腹侍者鳴鶴瞧着謝重珣一臉倦色,隻能暗歎一聲能者多勞。

他雖不刻意打探朝堂之事,卻也大略知曉一點公子忙到這麼晚的緣由。

永安甯氏府被查抄、前任司武令甯松羽被投進天獄後,兵部再沒有任命新的司武令,一應事宜都由四名副令商議處置。

缺了個最終拍闆拿主意、又有一族掌執那樣的分量與昭明帝抗衡的官長,又必須在大局、帝王态度與自身利益中求得最佳平衡,四人往往為着同一件事反複争議,耗時費力。

謝重珣正是這四名副令之一,又是其中威望最高者,尤為勞心。

即使是在散值歸家的路上,他也沒有放松的機會,而是端肅坐在車駕中。單看儀态神情,恍惚讓人以為他仍在兵部值房裡。

事實上,他頭腦中反複揣摩的也确實全是正事:今日自己言行夠不夠謹慎,種種事宜有無疏漏,旁人的談論透露了什麼消息。如果換他處在帝王的位置和心性,又将會如何利用這次機會布局,對哪一家下手……

已近子時,謝重珣才到家。瀾滄院内還燃着燈,這個時辰謝煜正常早該安寝了,顯然是在硬撐着精神等他。

瀾滄院是武定君府的正院,在前院正廳之後,緊鄰着半山院,為謝煜夫婦的居所。

雖同在朝堂,又都與兵事相關,但父子不在同一處值房,這段時間其實難得有時間獨處。

二人在書房中時,防禦屏蔽類法陣一貫是全開的。武定君看了看他眼下明顯的烏色,親自斟了杯熱水遞過去:“最近如何?”

謝重珣雙手接了,在他下首落了座,笑道:“還是為着南部和西大漠的事。”

“南部的旱災持續已久,至少超過大半年滴水未降,且有越發嚴重之象。救援的錢物和改變現狀的辦法卻一概沒有。已有不少流民開始聚衆為亂,離大規模爆發隻差一點時間和有能力挑頭之人。”

“尤其是沒有兵權的顧氏,若是任由發展,勢必要向周邊或者朝堂借調軍|隊,平息事态。”

雖說帝王駁回了南疆與萬藏求助的奏報,但衮衮諸公卻不能不就日後可能出現的叛亂形勢,讨論出個對應的章程。其中尤其少不了兵部的事。

然而禍不單行,大昭的困境不僅如此。

略一停頓,謝重珣繼續道:“想必父親也聽說了,自從岱鈞成為焉耆部落大單于後,傾魂境的急報就沒斷過。不過短短三月,此人就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傾魂境外。”

“前幾日剛剛傳來消息,他已經将天狼十三部中,最強大的另外三支及其附庸收服,一統整個西大漠猶如探囊取物。剩下的不過是整頓人手,厲兵秣馬。”

“我早年遊曆時去過那邊,也算大緻有所了解。西部三境都與西大漠交界。但因着南疆多崇山密林,大規模的騎兵難以展開作戰,而西大漠秋後攻伐之時,霜華往往已是冰天雪地。”

“唯有傾魂的地勢最合适,天氣也不算惡劣。故而他們慣常由此處下手,戰事最為頻繁,形勢也最為嚴峻。”

“白氏軍往常對上一個四分五裂的天狼十三部,尚且多數以安守為主,沒有餘力深入腹地,将之剿滅。此番面對的卻是整個西大漠,朝堂絕不可能再袖手旁觀。”

戰争已成定局。但事情走向了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看到的方向,以昭明帝的深沉和陰鸷,都忍不住當朝震怒。

雖說對于不在自己全盤掌控中的邊界六境,他一向不太在意其死活,然而突然要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面臨着從先祖傳到自己手上、原本完整的疆域要真正被撕走一大塊的威脅,甚至中心三境都将要處于危機之中,整個局勢都有失控的可能,他也難以壓制心裡的暴虐。

謝重珣展袖一遮,飲盡杯中水:“此時已經入夏,距離西大漠慣常襲擾大昭的時間僅有數月,更不排除提前發兵的可能。但,據我看來,更糟糕的恐怕還不止這些。”

他沒有繼續往下說。謝煜雖是六族中唯一一個在朝沒有實際職位的掌執,卻大權在握,所知甚多,自然也清楚眼下的情形和他真正的意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