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酥和葉苗苗趕到的時候,好菜已經被認領幹淨了。
什麼土豆絲,包頭菜,花生米,都已經名花有主。
剩下的全是硬菜!
龍蝦、青貝、藍蟹、三文魚。
葉苗苗問陶酥:“你會做哪個?”
陶酥反問:“你覺得呢?”
葉苗苗指了指三文魚,“這個吧。”
“你太高看我了,那個切起來很難的。”
陶酥以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母親過世後,她就學會了做飯,但可沒做過大餐。
“那怎麼辦?”
陶酥一撸袖子,大喊一聲:“有沒有人吃餃子?”
“嗯?”就連鄭昕都投來疑問的眼光。
人嘛,總是犯賤,在國内天天餃子吃的頭痛,跑到國外來又想得要命。
杜軒驚道:“這年頭還有年輕人會做餃子?”
邢佳林是在座唯一已婚男性,不由感歎道:“連我媳婦都不會了。”
陶酥已經翻箱倒櫃的去找擀面杖了,别的都可以湊活,這個可不行。
“我和葉苗苗承包餃子,大家有意見嗎?”
“完全沒有!”衆人紛紛舉雙手贊成。
陶酥找到了個類似擀面杖的柱狀物,然後拉着葉苗苗,“走,我們去那邊,中廚。”
“你怎麼知道那裡有個中廚?”
“呃,我昨晚觀察過了。”
“那個,謝臨淵呢,我怎麼沒看見他。”葉苗苗小聲問。
陶酥指了指三樓。
“不是說三樓沒打掃嗎?”
陶酥翻個白眼,這種借口哪能信。
三樓不是沒打掃,而是謝臨淵不想被打擾,當時他們來度假的時候,就是住在三樓。
正在三樓辦公的謝臨淵收到一條信息,是鄭昕發過來的。
“陶酥在包餃子。”
陶酥和面,葉苗苗在瘋狂剁肉。
“你把電視打開,我們看春晚。”
葉苗苗放下手裡的刀,“這裡有電視?這裡有信号?”
陶酥點了點頭。
事實上,這裡并不是深山老林,相反,是個頗有名的度假區,前幾年就覆蓋了信号。
春晚的聲音響起來,中國人的基因立刻啟動,大家恨不得都過來幫忙包餃子,放鞭炮。
郭比德看見衆人手舞足蹈的樣子,笑道:“誰說中國人不擅長表達的。”
“完了,有那味了!”葉苗苗哈哈大笑,看着大家一邊忙碌着做菜,一邊還拿出手機和家裡人視頻。
“醬油在哪裡?”
“喬哥,你來幫我剁餡子,實在太累了。”
“這裡居然沒有擦絲器?天呐,沒有擦絲器啊?”
“誰有硬币,我聽說你們吃餃子都要包硬币的。”
“哎呀,紅包,信号太差勁了,我沒搶到紅包,這個巨大!”
一樓亂作一團,歡樂聲中,誰也沒有注意有個人站在樓梯口,對着樓下的熱鬧,望洋興歎。
忙活到十一點,菜總算是做的差不多了。
事實證明,外科手術刀且土豆絲的水平也很一般,粗細不均,長短不齊,擺在盤子裡像薯條。
郭比德連連抱怨,“這可不是我吃過的土豆絲,這是土豆棍!”
杜軒看着自己的手,“我盡力了!誰知道你們竟然沒有擦絲器。”
“我們都是做土豆泥,怎麼會有擦絲器。”
吳兆海更慘,一隻手都切破了,另一手被龍蝦鉗破了,隻能跟着郭比德用叉子吃飯。
邢佳林還在抹眼淚,“何止沒有擦絲器,連個護目鏡都沒有,這洋蔥實在辣眼睛。”
“鄭昕,你的菜呢?”
喬彥舟算是手藝不錯,蒸了幾塊鳕魚,淋上了些蒸魚豉油端上來。
鄭昕指了指自己面前的兩道菜,一個熟食切盤,一個三文魚切盤,還有一個罐頭。
“我超額完成任務。”
邢佳林大喊作弊,“你好歹是長山醫院的一把刀,這三文魚切的像年糕,也太厚了。”
“我是剁骨頭的,不是切肉片的。”
正鬧騰着,宋可可端了一個大碗上桌,“燙燙!都讓讓!”
鄭昕趕緊接過,“這麼燙!”
他把碗放到桌上去,甩着被燙紅的手,愕然道:“排骨炖玉米?”
葉苗苗拿下手上抹布,“笨蛋,誰叫你用手接的。”
衆人都湊過來看,“真的是排骨炖玉米,誰做的?”
葉苗苗十分驕傲,往後一指,“陶酥!”
杜軒感慨,“總算有個熱菜了。”
“水煮魚片!”
“可樂雞翅!”
“茄汁大蝦!”
“孜然羊肉!”
“西紅柿蛋花湯!”
一個個博士後博士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家常便飯。
葉苗苗每上一道菜,他們就流一次口水,就連平時被嫌棄的西紅柿雞蛋湯也被搶着拍照。
鄭昕更是把照片一張一張的發給謝臨淵!
最後陶酥端着一盤酸辣白菜梆登場,“大家先吃啊,餃子馬上就好!”
吳兆海自告奮勇站起身,“我去煮餃子,我看鍋,陶小姐,辛苦你了,快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