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青柯一夢(探案) > 第164章 解謎2

第164章 解謎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郡主咂舌,皇後也挑了挑眉。

但我看着謝甯軒,卻感到很心安。他也作出了相同的推測。

“根據連公公接下來的描述,也能證實這一點。畢竟冰清的反應,也耐人尋味。她在自己的宮中,下階梯沒站穩,還差點崴腳。明明白天劈過柴了,那會兒又吩咐連公公一遍。如此矛盾又莫名的行為,足以說明……”

“她在心虛。”謝甯軒寥寥數語。

是啊,若非心虛,若非以為自己的毒酒害死了主子,冰清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行為?

如果琳妃這時候還活着,為什麼會被抱到床上而沒醒?如果琳妃是太累了,睡熟了,冰清不陪着,為什麼又出去了?要知道,她再次出現在連公公的回憶中,是帶着廢後胡氏來的。她若不是以為自己闖禍了,為什麼會去找胡氏複命?

“所以,靜太妃當日動手掐了。”三殿下聽明白了,說出結論,“但當時床上的琳妃,已經是一具屍體了。”

郡主驚呼了一聲。

上首的皇後也皺了皺眉,似乎很不習慣這個說辭。

但他說的沒錯啊。

老連頭的回憶中,靜嫔也是出現過的。他得了冰清的吩咐,去柴房看了看就出來了,剛好看到靜嫔步履匆匆走了。

這段時間,我除了查幾個關鍵人物的生平,還曾因“長樂宮”的位置,懷疑靜太妃“順路”之說。但在貴妃處翻閱輿圖,我證實了猜想,高嶺之變後,靜嫔果然換了個住處,卻沿用舊名。

也即,“順路”來到朱雀宮,一時邪念上腦,這都是說得通的。

而查找輿圖,亦帶來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即對各個不同規制的宮殿大小尺寸,有了清晰的認知。

詢問老連頭,我們是在後院柴房進行的,還記得嗎?

而二十八年前的老連頭,也曾被冰清遣去柴房劈柴。

鳳儀宮乃後宮規制之首,規模最大。我們從問詢老連頭的柴房走到正殿,花了也就三分鐘左右。

老連頭當年卻隻是去柴房看了一眼,就回到前院了呀。那還是規制不及鳳儀宮的朱雀宮,能花多久?

這時,靜嫔都已經進殿、起念、動手、離開了。

這得是什麼效率,這得是多身強力壯的人,才能徒手秒掐活人?

所以,結論很清晰。當晚,靜嫔進去了,惡從膽邊生,她的确掐了琳妃。但一個世家女子、深宮婦人,估計連雞都沒掐死過。她根本就判斷不出,自己到底有沒有緻死他人。

換句話說,靜太妃這麼多年忏悔的,其實就是那一刻被嫉妒沖昏的頭腦,被歹意蒙蔽的心智。當然,她也實在實施了犯罪的行為,也不值得為她開脫。

“那照你這麼說,”皇後聽明白了,“廢後胡氏的毒酒,淑妃的毒湯,琳妃都沒有碰。可靜太妃進去的時候,甚至在她之前,丫鬟冰清進去的時候,琳妃就已經死了。那本宮倒是想問問,她到底怎麼死的?兇手不是這三個人,又是誰?”

皇後的目光鑿鑿,像一柄劍朝我刺來。

的确,這樁案子從頭查到尾出現的可疑分子就他們三個,與聖上掌握的沒有出入。現在我介入查了,倒把三個人都洗白了。皇後質疑我也是正常的。

但是真實的原因,我又該怎麼解釋?

我求助的看向謝甯軒,後者朝我點了點頭,從懷中掏出了一本手劄。這是我拜托他去太醫院副院首處取來的,由後者花費一年寫成的、在慈甯宮提過一句的醫書——《瘾疹集》。

沒想到,當日隻是偶然聽到,它竟幫了我大忙。也要拜副院首起名直白所賜,一聽就知道醫書寫的是什麼内容,正好對症。

“這是什麼?”郡主湊過來問。

我無暇回答她,隻感覺上面的人眼神越發冰冷,趕忙解釋:“娘娘,民女在這段時間的調查中,發覺了一件事情。便是琳妃身子骨特殊,她患有一種瘾疹。”

皇後嘴角輕輕下撇:“什麼?”

謝甯軒替我解釋道:“瘾疹,郎中的一種叫法,有時也會稱呼為‘風邪’,指的是人對某種東西、某種食物、某個季節,身體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比如有些人吃不得花生,一吃就長疹子,就叫做‘風疹’;有些人聞不得鮮花,一聞渾身就長癬。”

郡主驚愕不已:“還有這種事啊?”

三殿下看了一眼上首的皇後,遞眼風給妹妹示意她少說話。可郡主完全沒察覺,仍然問我:“那琳妃碰不得什麼?”

我繼續從懷中掏冊子,這次,是從内廷司帶來的一本起居注。上面記載着,朱雀宮在康元十六年塗抹新漆,琳妃就出了紅疹,傳了太醫。此類記錄随便翻翻,在琳妃的起居注中并不少見,也能與太醫院的記錄對照。

琳妃,身子經常起疹子,還常有打噴嚏停不下來的情況。

“那又如何?這和她的死,有什麼關系?”

我沒有回答郡主的問題,看着她,卻提起了另一樁事:“姐姐,你可還記得,在太醫院的時候,我們翻查過廢後胡氏的記錄。”

郡主點頭。

“廢後有個近身丫鬟,在康元二十年七月初二,面頰、口唇出現紅腫水泡,嘴角流涎,面容不清,昏迷倒地。但胡氏并未允準她及時就醫。”

郡主當時還抨擊過廢後胡氏沒人性呢,對這段記錄自然記憶深刻。

“這條記錄很離奇,事先事後都未再有提及,這個丫鬟到底為什麼出現上述症狀?而太醫診斷後,隻說中了風邪。什麼是風邪?”

“什麼意思啊,義妹快說,别賣關子了!”

“事實上,我認為琳妃與這個丫鬟,都吃了一樣東西。”我再次從懷中掏出記錄冊,原本裝滿了冊子的衣服這下空了,前襟都耷拉下去了。

“娘娘您看,這本《内廷司貢品分發記錄》有雲,康元二十年七月初一,廣西進貢一種綠色的瓜果,聖上賜給了廢後胡氏與珍妃,哦,就是如今的太後娘娘。而您也知道,太後從來不吃瓜果。”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