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能在一天之内送來南林鲥魚,為的就是彰顯大酒樓背後的勢力與财力。
“那小姑娘啊,頂多做些臭魚爛蝦充數。”看戲者嗑着葵花籽搖搖頭,十分不看好桂枝兒。
“此言差矣,您是沒吃過桂小娘子做的鮮蝦魚闆面。”剛從考場中解脫的北境考生出言反駁。
“啊?”圍觀群衆看着眼前突然冒出來的學子們,莫名其妙。
鮮蝦魚闆面又是個什麼玩意?
這群書生面容憔悴,有的甚至跑丢了布鞋,但仍吵嚷着要找桂小娘子買所謂的“方便面”。
“小娘子在台上比試嗎?”各地書生們努力伸長了脖子。
“你說桂記鹵味店那老闆啊?”消息靈通的包打聽笑道,“她膽小避戰喽,隻派了兩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徒弟。”
聞言,衆人更是眼睛瞪得像銅鈴,向高台看去,生怕錯過一絲一毫的精彩。
兩位小學徒代表鹵味店,制作的乃是五谷魚粉。
糙米留存了稻谷胚芽,小麥能增加韌性,黑米顔色獨特,糯米具有黏性……
“呼。”豆芽菜少年将炒制香脆的五谷放入石磨中。
他用瘦小的臂膀使勁推動磨棍,谷物逐漸被研磨成粉,從磨盤邊緣流出。
少年額頭已布滿細密的汗珠。
“要加把勁呀。”馬尾辮女孩第一次登上這麼大的舞台,心中暗自打氣。
她将少年磨好的五谷粉過篩,邊加水,邊用筷子攪拌。
直到形成幾個濕潤的面團。
不同面粉具有不同的吸水性和口感。
因此在做面條時,需要适當調整清水的用量和面團揉捏力度。
“小娘子怎麼還不過來啊?”豆芽菜少年緊張到手指不自覺握緊,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他嘴唇微抿,明亮雙眸像迷失在大霧中,無意間掃視到曾經欺辱過他的同工幫廚,又趕緊慌亂挪開。
“廢物!”幫廚輕蔑地沖他擺了個口型。
與翠園樓的繼任大廚相比,桂記鹵味店的兩個學徒,确實顯得動作笨拙。
選用食材更是中規中矩,毫不出彩。
沒人看好他們。
除了不知被下了什麼迷魂藥的科考舉子們,舌戰群儒,力證自己這三天聞到的美食有多香。
翠園樓大廚沉穩地走到竈台前,向鍋内傾倒山泉冷水,水珠在鍋壁上濺出細小水花。
他将魚泥置于紗布中央,神情專注。
雙手提起紗布四角,慢慢收攏,魚泥在紗布的包裹下,被擠壓成面條狀的軟泥。
“不愧為酒樓的招牌菜,這古法制面是門手藝活兒。”裁席上的黃發老者拄杖而立,微微點頭評判道。
老人面露懷念,想起已故去的翠園樓大師傅,不免惋惜歎氣。
諸位裁判負責察其色、嗅其香、品其味,以定優劣。
除此之外,群衆選票亦有占比。
賽程進行到一半,桂枝兒千呼萬喚始出來。
但見女子身着一襲素色襦裙,手握車把,輕移蓮步。車轱辘緩緩轉動,行于青石闆路上。
“賣方便面喽。”她一聲吆喝悠長,婉轉清揚。
桂枝兒不急不緩地走向人群,木闆車上是緊急趕制的不同口味方便面,專供會試考生。
裙角低垂擺動,走起路來,似有清風相随,女子眼波流轉間盡顯聰慧靈韻。
既攜帶市井特有的煙火氣,又染上幾分慵懶與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