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被黎越洋撈走都不奇怪,李桐是這樣,那些願意跟在她身邊瘋狂加班的人也是這樣,實在是黎越洋給的太多了,物質豐富,前景一片光明。
卓曼一直都很清楚,黎越洋有太多場外的手段解決自己,她在過去的競争中應當也沒少使用過,可在自己這裡,直到現在黎越洋都非常規矩,甚至可以說是大方。
黎越洋在笑容裡捕捉兩人的表情和臉色變化,她喜歡以言語動作撥動所有人情緒的感覺,掌控局面與人心讓她回歸熟悉的安全感。
呂雲最先反應:“暫時沒有打算,謝謝黎總關心。”又笑着直視黎越洋,“就算換工作,卓總有需要,我也一定義不容辭。”
被當面挖牆腳,另一邊的卓曼一言不發,連看都不看她們一眼,沒事人兒似的繼續閉目仰靠在沙發上。
黎越洋看了她一眼,火上澆油道:“卓總在這,不方便多聊,有需要可以聯系。”
說完便給了張自己的工作名片。
呂雲也笑了笑,并不收下:“謝謝黎總,真有需要我會請卓總幫忙聯系您。”
聽到這不給黎越洋面子的回答,卓曼閉着眼睛發出一聲冷笑。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其實微妙,所謂人心隔肚皮,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承諾等任何标榜美好的鍊接關系都十分脆弱。
而現代社會、商業社會的文明與開放之處便是所有人都願意理解與尊重那些為自己考慮的選擇。
卓曼并沒有再與呂雲去讨論黎越洋的邀約,也沒有關心她是真的不為所動還是僅僅在黎越洋面前給自己個面子。
選擇最有利于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無可厚非,而卓曼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人與事之間的緣分。
哪怕呂雲明天就離開,遠舶項目因此失敗,她也會心服口服地認下——她與呂雲并肩作戰的緣分已到,她與徐家在這個階段終究緣淺。
卓曼也以這樣的思考模式去辨認她與黎越洋的關系,緣來緣往,淡然處之。
黎越洋離開前,很認真地敲打卓曼:“談判桌上,談判桌下,卓總要處處小心。”
卓曼明白,黎越洋或許在很多方面對自己還算貼心,但她的骨子裡、她在遠舶這件事上,仍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冷漠商人。
卓曼又擺出了個似笑非笑的表情:“同樣的話,我也送給黎總。”
越了解卓曼,黎越洋越不再膚淺地以為她在虛張聲勢:“好,我記住了。”
她認真應答,卓曼也不好意思再說什麼挑釁的話。
黎越洋提起自己擱在沙發背上的大衣,拍了拍根本不存在的灰塵,又搖了搖手機,勾起個有點得意的笑容:“微信聯系。”
卓大小姐憋氣,狠話信手拈來:“明天就把你删了。”
這句話是在虛張聲勢,黎越洋知道。
她的笑容擴大,假裝沒聽見,對着呂雲招呼告别時又恢複了“黎總”謙和的樣子:“回見。”
呂雲點點頭,并不多言。
呂雲一路名校,進入最好的平台,又在剛剛獨立負責模塊工作時遇見了貴人,她是位非常優秀成熟且專業的女性,職業生涯裡見識過無數大佬,更見證過許多大起大落,到了如今的年紀與職位,心态已十分平和。
等黎越洋走了,她也不向卓曼多詢問什麼或評價什麼,隻指着剛剛放在茶幾上的打包紙袋勸人幹飯:“快吃點。”
卓曼脾胃虛弱,她身邊的人都将守護她的脾胃作為己任,每當這種時刻,卓曼都會覺得自己仍在被關心照顧,在這一點上向來異常乖順。
呂雲雖然人坐在一邊陪甲方小老闆吃飯,但手卻在不停打字,用手機回複工作消息。
卓曼與呂雲相處時,很多時候都是安靜地呆在一起,并不怎麼聊家常,卓曼隻是墊巴幾口,很快進入狀态,與她讨論起工作來:“遠舶那位來中國的時間定了嗎?”
呂雲停下打字的手,點了點頭:“這周日落地浦東,請我們的歐洲大合夥人牽線約了頓便飯。”她平靜地笑道,“卓總可以在‘談判桌下’提前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