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
劉哥推門進來,“怎麼個事兒?”
辦事員說:“哥,你有空的話,陪她去郵局走一趟吧。”
“行啊,那就走——”劉哥視線轉向我。
宋明韻連忙緻謝,“謝謝劉哥,謝謝楊幹事。”
等她回到攤子,明顯感受到已經沒什麼人注意她這邊了。
萬幸啊,就怕人家不僅要錢,還要貨品。
宋明韻已經沒有繼續賣下去的想法了。
縣内市場也不是不可以開辟一下。
她來南橋縣擺攤,有她顧慮太多的原因。
在朝安縣擺攤,她的首選之地是紡織廠和服裝廠,巧的是這兩個廠子離得相當近。
在縣裡邊擺,就難免會聽到閑話。
一個縣,哪來的秘密可言?一頓飯時間,西邊的八卦就能傳東邊兒去。
不過她想開了。沒關系,掙錢嘛。錢掙到手了,其他人愛咋說咋說,也不是不能聽。
想到這兒,宋明韻直接收攤。走喽,回家!
今天還是小賺了一筆,生意可做!
朝安縣王家
趙舒靠在藤椅上,手上動作不停,時不時看一看院子裡的兩小團。
冰糖和荔枝兩個在院子裡看螞蟻。
“冰糖,堂屋裡晾了一杯糖水,玩渴了帶着妹妹去喝點。”
“好嘞,奶奶。”
把又一根轉運結編好,趙舒習慣性瞟牆上挂的座鐘,五點半了。
她站起來,伸了個懶腰,扭扭脖子。做這活累眼,累手腕。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容易僵住。
這個點,可以做飯了。
院子裡開辟了一塊小菜地,七八個平方,種應季菜,供家裡人吃綽綽有餘。
她摘了兩根新鮮黃瓜,薅了一個圓茄子,往廚屋走。
她在廚屋忙活的時候,聽到兩小隻興奮的聲音。
“媽媽,媽媽回來了。”
宋明韻挎着包,倆孩子挨個舉起來抱抱。
“好了,去玩吧。”
宋明韻走到廚房,趙舒遞給她半根黃瓜,“生意還順利嗎?”
“不太好”,宋明韻不打算瞞着趙舒,“來了一個小夥子拿走50組發飾,我太大意,直接交易的。怕是被人盯上了,我找官方人員陪我把錢彙了,收款人寫的你名字。之後就不去南橋那邊了,紡織廠和服裝廠那邊位置不錯,女工也多,在那邊擺也挺好的。有點什麼事,一喊都是認識的。”
趙舒沒說什麼,宋明韻好像聽見趙舒歎了一口氣,“你今天上班咋樣啊?兩個小的跟着你還行嗎?沒出什麼亂子吧?”
“我這邊挺好的,倆小的也好。”
趙舒對她今天的收入竟然半點不驚訝?
宋明韻重複一遍,50組重點強調,“今天走了50組發飾!50組!”
“50組?!”宋明韻如願以償地聽到了趙舒的驚呼聲,“那不是25塊,這頂半個月工資了!這麼多啊,幹個體戶這麼掙錢啊。”
“今天也有運氣成分吧,但是擺攤是可做的。之後收益多少不好說,但肯定比工資多。人家做吃食的比我這個掙錢多了。”
“這也不少!”怪不得有人死活都要做個體戶,這不是賺得多,是巨多啊。
留趙舒自己慢慢消化,宋明韻對着窗戶喊:“冰糖,荔枝,吃飯了。”
院子裡有三塊圓形石磚,疊在一起,哪兒來的她不知道。這就是吃飯的地兒。
飯後,宋明韻躺在院子裡的躺椅上,翻着一本書頁已經泛黃的書。
這是她從垃圾站淘來的,講結繩編織的。
淘到這本書她挺驚喜的,抱着多練多學總沒有錯的想法,縣裡圖書館她也去了一趟。
可惜,沒找到手繩的,不過倒是找到一本《上海棒針編結花樣500種》。
繩結算是一通百通的事,棒針這本書她也借了,雖然棒針她是一點沒用過。
面前投下一片陰影,宋明韻下意識仰頭,“嗯?”
“媽,咋了?”
趙舒略有些忸怩,“明韻,你看我做飯這手藝,擺個攤子怎麼樣?”
宋明韻笑,這是覺着擺攤賺錢了,“媽,你剛入職,能舍得這工作?”
怕是舍不得,趙舒一沉默宋明韻就懂了。
“哈哈,媽,你要是想好了,這事可幹,你手藝這個——”她比了個大拇哥,“頂頂好”。
趙舒這時根本沒想好做什麼,辭職,她還不舍得。萬一,她是說萬一,她的攤子不怎麼掙錢呢。好吃是好吃,沒人買可怎麼辦呢?
這一夜,趙舒陷入了糾結。
宋明韻和兩個孩子睡得香甜,新事業第一春來了,睡不好的才是奇了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