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宋明韻兩手背在身後,拖着尾音,聲音帶着谄媚,激起宋母一身雞皮疙瘩。
“咋了麼你?好好說話。”宋母語氣嫌棄,眼睛瞥她一眼。
宋明韻把手上的兩個包子遞到李月圓眼前,“媽,吃包子嗎?”
李月圓上下打量了這倆大包子,一個油已經隐隐透出外皮,“豬肉大蔥的?”
“嗯嗯。”
“我吃另外一個。”她燒剛退,看到平日裡喜歡的豬肉大蔥也生不起食欲。反倒是旁邊看着白白嫩嫩的包子,覺着有點胃口,沒那麼油!
宋母啃着包子,聲音含糊,“這麼早幹啥來了?你等會不是還要上班?”
宋明韻就喜歡宋母這一點,興許是年輕時候的經曆,宋母幾乎不怎麼約束兩個孩子。
就是她說擺攤,宋母也沒說什麼。
兒孫自有兒孫福,結了婚那就是外人,外人插不進别人的生活。
宋明韻直接就跟李月圓說了自己來的原因,想染布。
“就知道,每次你來都沒什麼好事。”李月圓無奈。
“急嗎?”
宋明韻嘿嘿笑,“不急,但也有點急。”
宋母哼了一聲,“等着吧,三天之後來拿。橘色底,白波點的。一天天地就知道使喚人。”
“媽,有能力的人責任大嘛。”宋明韻暗戳戳地誇。
宋母笑,沒再說什麼。她當然知道這事,所以宋明韻做的飯隻是能讓人餓不死。
“走吧走吧,快到點了,趕緊去上班。”
“好嘞,您歇着,我下班之後再來。”
“别,别來煩我。”
趙舒第二天又做蒸了一篦馍。一篦差不多有三十來個。
宋明韻一邊左手倒右手,一邊鼓起腮幫子吹,剛出鍋真是燙啊。
最後包子還是放碗裡,用筷子插着吃。不過她這舌頭是吃不出什麼不好了。
畢竟趙舒調的這餡,她自己不知道改過多少版了。宋明韻能嘗出肉柴,還多虧當時剛吃了一個,能做對比。
于是,宋明韻擦擦嘴,“媽,我覺着你這個,很可以了。”
“真的?”趙舒更多帶着激動,而不是不相信。
“真的!”宋明韻又肯定了一遍。
趙舒喜笑顔開,“好,我在準備點東西。然後就開始賣。”
廠子大多都是早八點上班。
而家裡隻有一輛女士用車,宋明韻就跟趙舒說,反正出攤早,她賣完回來也不耽誤她上班。
找一個能箱子捆在後座上,内裡放個厚墊子,上邊一蓋,就有保溫的效果。
這就是個簡單的可移動小攤了。八幾年,小縣城已經塑料出現了塑料袋。隻是大多數人們買東西用碗盆,帶籃子,賣肉用紙裝着……塑料袋到底是方便,但宋明韻考慮再三,還是買了紙袋,紙袋也不麻煩。
第二天差不多7點左右,宋明韻騎車帶着趙舒,趙舒手抱着箱子,穿行在街上。今天保守了一點,原本計劃着做3篦的,最後還是一篦,兩種餡各一半。
要是賣得好,明天再加。
到底是第一天賣包子,宋明韻帶着趙舒熟悉一下,兩個人,最起碼能給人互相壯膽。
朝安家具廠。
“到了。”
宋明韻把車停好,來的時候還是草率了,該提前來這看看的。最起碼先看看擺那兒合适。
趙舒在路上都還心生期待,結果等到了這門口吧,她整個人就有點發憷!她抱着箱子站在那裡,整個人如臨大敵。
宋明韻環顧四周,拉着趙舒過到了路對面。
把箱子上蓋着的棉布打開,宋明韻從側邊取出一塊紙牌來,放到箱子正前方。
上面寫着包子的價錢,豬肉大蔥8分/個,蘑菇雞肉7分/個。
宋明韻昨天跟趙舒講了點幾個擺攤要點,最重要的一條是得吆喝!旁的不知道你賣得啥,你咋賣?可趙舒嘴巴張了張,硬是沒喊出口。
她知道,自己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喊一聲迎來路人的目光。
隻是吧,等着客人主動上門,沒個準數。
她想了又想,五官都要縮在一起,終于揚聲,“賣包子喽,豬肉大蔥的包子,蘑菇雞肉的包子,皮薄餡多好吃不貴。”
家具廠已經陸陸續續來了人,結果根本沒有她想象中所有人都看向她的畫面。
趙舒心安了,隻是不知道為什麼,她根本高興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