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還會繼續科考嗎?”
聽到這話,男人沉凝許久,片刻才囫囵道:“也許吧...”
陸臣從他的語氣中捕捉到:言語間透着一絲不确定。
“叔叔,你累了一天,早點休息”。
“嗯,你也是”。
翌日拂曉,李家就來人了,老早都能聽見馬車在籬笆外嗤嗤叫喚着。
陸晁隻喝了一些魚湯,便回去了,腳步匆匆。
少年凝視着馬車漸行漸遠,不由得心裡空落落。
一旁的吳冠絕怕他心裡郁結,打開話題:“天色變幻無常,說冷就冷,說暖就暖”
“看樣子今兒個又要縮院子裡了,咱們看看書?”。
有時候忙碌會讓人忘記一切雜念。
陸臣轉頭看向他,微微駭首:“麻煩吳先生了”。
吳冠絕雙手揣于身前,甩了甩袖子,提了一句:“你這孩子不必拘禮,叫我朝顔叔吧”。
言畢,他擡腳進屋了。
陸臣緊跟其後,兩人來到了書房開始溫書。
吳冠絕端坐于高位上,揣着手手,笑意漸收,拉着臉皮子,悠悠道:“可學過《三字經》?”。
少年侍立一旁,恭敬回道:“回先生,小子囫囵學過三字經,《弟子規》、《孝經》、《四書五經》《中庸》、《大學》等均有涉獵”。
男人沒有驚訝,隻是淡淡道:“唔”“既然這樣,我便考考你”。
吳冠絕:“俾民稼穑。有稷有黍?”。
陸臣腦子裡瞬間就閃現出答案:《詩經·閟宮》篇,于是略略沉吟,随即回道:“奄有下國,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
他又問道:“孟子曰:...五畝之宅,樹牆下以桑,匹婦蠶之,則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雞,二母彘,無失其時,老者足以無失肉矣。百畝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無饑矣...,選自何處?”
陸臣眉頭攢動,片刻後,面不改色道:“選自《孟子·盡心上》第二十二章”
吳冠絕繼續考察:“..賓于四門,四門穆穆;納于大麓..?”
少年定睛注視着老者,稍稍思忖便回道:“浚哲文明,溫恭允塞,玄德升聞,乃命以位。慎徽五典,五典克従;納于百揆,百揆時叙;賓于四門,四門穆穆;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帝曰:“格!汝舜。詢事考言,乃言底可績,三載。汝陟帝位”④
吳冠絕含眸,眸色微動,餘光中瞥見窗外随風飒飒而動的杏樹,便開口道:“正值杏花開,以杏花為題目,作詩一首”
陸臣也注意到窗外的景色,微微愣神,片刻後腦子裡湧現出許多與杏花相關的詩句,最終給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回先生,學生想到了”
吳冠絕:“嗯”
陸臣:“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⑤
此詩一出,男人阖上的眸子瞬間睜開,呢喃着:“好一個春色滿園管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好小子,有點意思”“不過老夫要認真了,你可得小心些”
吳冠絕眼色愈發清澈。
陸臣亦如此。
老先生繼續問道:“茈胡如何?”。
茈胡?茈胡就是柴胡。前世路沉三歲得了漸凍症,四歲開始雙手不停使喚,十歲雙腳“凍住了”,十八歲身體的所有器官開始“罷工”,從此他失去了對身體的支配權,少年不知散步時,欣賞沿途風景的浪漫,競走時身體的灑脫,登山時抵達山頂會當臨絕頂的快意。
他身體不好,常年拘泥于室内,不能經常外出走動,故而康複之餘,陸沉常常看書法大家練習書法,除此之外,還對琴棋書畫、藥草等方面多有涉獵。尤其對《本草綱目》等中醫養方寶典特别關注,一來二去,對草藥的效用有基本了解。
于是,他如數家珍般将自己知道的内容一一道出來:“回先生:茈胡又名柴胡、地薰、芸蒿、山菜、茹草。根苦、性平、無毒。主治:傷寒餘熱(傷寒之後,體瘦肌熱)。用柴胡四兩、甘草一兩,每用二錢,煎服。小兒骨熱(十五歲以下小兒遍身如火,盜汗、咳嗽、煩渴,日漸黃瘦)。用柴胡四兩、丹砂三錢,共研為末,拌豬膽汁和飯蒸熟,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一丸,桃仁、烏梅湯送下。一天服三次。虛勞發熱。用柴胡、人參等分,每服三錢,加姜棗同水煎服。
濕熱黃疸。用柴胡一兩、甘草二錢半,白茅根一小把,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适當分次服完。
眼睛昏暗。用柴胡二錢半、決明子七錢半,共研為末,人乳調勻,敷眼上。積熱下痢。用柴胡、黃芩等分,半酒半水煎至七成,待冷定後空心服下等功效”⑥
先生并沒有評判,好像睡着一般癱坐在椅子前,久久未言,直到窗外小雨浠瀝瀝,随風洋洋灑灑,飄進了院子裡,茅檐下,甚至透過窗戶竄進屋裡。
風動得厲害,吹得他頭發亂舞,衣袍簌簌。
這時,他雙手動了動,雙腳挪了挪,瞥了一眼春雨,募地,虛虛掃了一眼半大小子,見其眉目淡淡,面色微不可察地哂然,“咳咳”他清了清嗓門,觸及小子身後的案牍,案牍上擺放着竹簡,不知怎得想到什麼,他抿了抿唇哂笑問道:“紙料何如來哉??”
紙料?紙主要分竹紙、皮紙等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