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命靜玄靜虛帶着你的信前去武當派,那小子回禀的書信也已送到。宋遠橋還是明事理,前幾日你們師姐回來時,他帶着俞蓮舟與張翠山也一并來了,給我下跪賠禮,還道不會再認宋青書那畜生為子。張松溪、殷梨亭并莫聲谷都已下山追捕那孽障,抓到了就按門規處置。待張無忌回山,他們也會将其綁來給我們賠罪。”
滅絕師太對武當派的處置還算滿意,隻是她想想又覺悲哀。
“哎,可歎張真人何等人物,教出的七個弟子,不說武功高低,也都是正直仗義之人。怎麼他們生的兒子卻成了這般模樣?”
座下靜玄三人都不好評斷武當,是以無人應聲。滅絕師太隻是一時感慨,也不是真的要與她們深究此事。她繼續道:“夢清、芷若,武當派的賠禮都在庫房中,你們一會兒都去領了吧。放心,師父定會為你們讨回公道。”
周蘇二人起身道謝。随後,靜玄就帶着周蘇二人去庫房中将一幹物什搬回自己的寝居。
又過了幾日,滅絕師太招來靜玄與周芷若,引她們往後山去。
“我們避世十年,江湖中卻有不少新面孔。這十年間我一直在想,我們峨眉究竟該何去何從,如今終于找到些眉目。
“我們峨眉派的至高心法,《峨眉九陽功》,乃是脫胎于絕頂内功心法《九陽真經》。隻是郭襄祖師并未得其全本,乃憑自身所學将其補全。祖師出身武林大家,家學淵博,尋常人家子弟如何能及她的眼界?靜玄你是這代弟子中最早入門的,也是如今武功最高的,也不過剛剛修至四層。芷若,你是諸位弟子中悟性最好的,可惜年歲尚小,才到二層。
“内功深奧,外功精妙。從前我隻知敬佩祖師才學,卻忘了你等弟子修學的艱難。一派武學,若是連自己弟子都學不會,又怎麼寄望發揚光大?
“芷若,多虧你将《九陰真經》心法與其上所著的招式一并帶回。我仔細研讀,發覺其義理簡明,易于入門。其中所述陰陽相調之理,與我派武學甚是相應。因此,我欲将《九陰真經》與《峨眉九陽功》相融合,令天資不佳的弟子也能一窺高深武功,這樣我派實力才有望進益。”
說話間,她們三人已來到後山山頂的平台之上。
滅絕師太除下外袍,隻着窄袖長衫,擺好架勢,道:“你們聽我口訣,我先将第一層演示一遍,不可分神。”
周芷若用心分辨,果然發覺其用詞淺顯,無絲毫模糊之處,專于引氣生發之用。
須知,愈是奧妙的功法,所著之人愈是武功強盛。以其領悟之武道,述之于文字,難免有過于玄妙而令旁人不解其意之弊端。
如今滅絕師太為令根性不同的弟子都能解其意,于入門篇章直寫方法,實則與趙敏使用輔助工具直觀感受真氣之運行,有異曲同工之妙。待到功法高深處,又必須以高深之法寫就,則又另當别論。
第一層心法篇章不長,滅絕師太演示過後,又令靜玄與周芷若照做一遍,尋問她們感受。
靜玄道:“此法即便對弟子來說,也是大有裨益。弟子自知天資平平,當年師父初授功法,花了好些時日才凝出一縷内勁。若是師父能将通篇心法都如這般淺述,弟子才敢說有望承您衣缽。”
滅絕師太罵道:“到你這般境界還想着要靠師父,不如再去抄幾遍佛經提提悟性!”
靜玄被她說得不敢擡頭。
“芷若,你覺得如何?”滅絕師太到底緩了緩脾氣,又問周芷若。
“弟子依師父口訣運氣,果然很快有真氣凝成。雖然這縷真氣不強,但貴在溫和純粹,用來淬煉筋骨再适合不過。”
“好,不愧是芷若,知曉師父用意。既然你們都說好,此事就可以定下了。日後你們每隔兩日都到這後山來。我再将之後的心法整合一番,傳授給你們。”
靜玄與周芷若自然無有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