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那段時間遲素為了讓魏青别添亂,把魏青送去給廖明山打雜。
廖明山做成後宛如過80大壽的老爺子知道自己中了進士一般瘋狂喜悅,端着搓成的藥丸,跑着出去了。
魏青看着剩下的材料,若有所思。
羅軒麒死後,此案告一段落,謝國公痛失一員大将,同時遲素讓他風光了這麼久也開始要條件了。
他要謝國公給他五萬人留在皇宮保護他,另外說是為了民生要謝國公把十萬士兵解甲歸田。
每一條理由都很充分,謝國公幾乎就沒有拒絕的理由。
猶豫之下,還是聽從了新皇的安排。
從羅赤二人的相鬥中謝國公也看出他這人不簡單,謝國公年歲已高,往後不知道還有幾年可活,若是年輕時他必要和新皇再糾纏數日。
可當他看到羅軒麒的屍體,他派了三撥人都沒殺掉的副将,到死都沒指認他的好下屬,謝國公突然就覺得自己真的老了,鬥不動了。
好不容易培養出來一個會辦事的下屬跟赤連峰抗衡,他這一死,謝國公又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培養一個新人?培養出來,又能讓他享幾年福?
于是揮揮手随他去吧,也聽從了新皇的意見,留了一部分人給他,再減去自願回鄉的,謝國公的四十萬大軍,隻剩下二十三萬了。
願意留在家鄉的将士比他想象中多得多。
謝太師也收拾收拾東西,帶着赤連峰回到了南疆。
遲素把從謝國公手裡摳出來的兵分給了兩個人帶,一個是那年在北域戲耍了遲煊整整三個月的女将軍,孟祺然,一個則是——
羅軒麒在葬禮舉行後的第三日醒來,周圍一片漆黑,就在他猶疑自己是不是到了閻羅地府,一個一身青綠色衣衫,形容潦草,胡子拉碴像個道人的老頭舉着燈籠湊近看,幾乎要把燈籠戳進他嘴裡。
“你終于醒了,老子的丹藥沒研究錯!”
仔細看看,才發現這人不是老頭,隻是整個人太憔悴,太雜亂,讓人沒看出實際年齡,大約三十上下的年紀,就是這精神狀态,還真是跟他的外表如出一轍……
“去去去,去找陛下,就說那姓羅的小子醒了!”
小藥童在他的催促之下,三步并作兩步,腳程極快地去往金銮殿。
放下心中大石的神醫掐着時間收拾了一番,拿出八百年沒怎麼用過的折扇,氣定神閑那麼一展。
二十五歲的羅軒麒:原來是同齡人,方才完全看出來。
陛下親臨,這回羅軒麒見到的似乎才是真正的陛下。
對方态度親和,言談舉止讓人如沐春風,詳細向他說明了他必須“死去”的緣由,和願不願意在他手下做事的邀請。
知道自己回去也會被懷疑的羅軒麒:
“但憑陛下吩咐。”
*
女将軍孟祺然,可以說是第一個主動找上門投靠的勢力。
她似乎非常确定太子殿下最後一定會赢,因此幾乎是求着遲素收下自己。
并在見太子殿下的每一面都在極力向對方輸入:遠離男人保平安,靠近男人才會變得不幸。
她還說自己全身都有這樣的燒傷,被迫天天戴面具,就是因為戀愛腦太靠近男人了,可見,靠近男人會變得不幸。
太子殿下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但自從這人目睹了一次太子把魏青拉到懷裡之後就再也不勸了,隻是看太子的眼神總有種淡淡的幽怨。
可惡,原來你是攻你早說啊,破作者,誤導我,害我以為遲素遇男必受。
*
遲昌養好病後啟程離京,準備回封地,遲素曾經挽留過他,然而安王執意離開,也許是遲昌常年纏綿病榻,因此眉宇間總有一絲哀愁,遲素曾經問過他有沒有什麼想要的。
遲昌也隻是搖了搖頭,說,大仇已報天下之大他并沒有什麼想要的,如果可以,就把六弟接過來養吧。
六皇子是所有皇子之中最小的,還是走不穩說不清的小孩子。
遲素同意了,不僅同意他把六皇子帶走,順便把六皇子的生母林淑儀也一塊兒打包送給他了。
遲昌這一路上并不着急,時而水路時而陸路,遊山玩水,好不自在。
隻是安王似乎眼神不太好,總是把許多愛穿粉衫黃衫的女子,認成了他曾經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