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如今正是好時節 > 第4章 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鲙絲莼。

第4章 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鲙絲莼。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李昭看着李時悅睡去的模樣,搖頭輕笑,緩步移到小案旁,輕手輕腳地拿起棋簍開始打譜。

李時悅清醒時,天色已近黃昏。李昭還在一個人打譜中,聽見動靜擡頭看向李時悅說道“看來阿姐确實是久未飲酒,酒量大不如前了。”

“什麼時辰了?”

“已過未時,倒是不急,我讓慢月在和豐樓訂了包廂,此時過去正是熱鬧的時候呢。”

“你這一趟出來還真是要乘興而來,盡興而歸。且容我收拾一番。”

“放心,隻是進餐,定不會再灌你酒了。話說幼時你我也曾貪杯偷酒喝,也未見得你如此萎靡。若在城陽,今日午時那些酒都不夠一人量呢。”

李時悅氣道,“等趙辰陽回京我一定要好好教訓他一番,盡教你些壞毛病。”

下山時馬車已經寥寥,因而入城的速度不算慢。馬車駛過長安街,眼前便是一派燈火通明,酒樓旁的燈籠全部點了起來,叫賣聲絡繹不絕,擡頭還能看見二樓窗邊的幾人觥籌交錯,整條街人群往來,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李昭一群人進店時店小二熱情的招呼上來,引着去到包廂。入目是一間精巧小室,一道紅木嵌玉五扇屏風隔成裡外兩間,兩處皆有桌椅,再往裡走還有供客人歇息的小榻,知有客來,室内早已點上烏沉香,窗邊高幾上擺着的白瓷瓶中還插着幾支芍藥。

點過菜後,李昭推窗打開向北的一面,先傳入的是樓下客人的喧鬧聲,中間夾雜着賣貨郎的叫賣和伶人的唱曲聲,望去賓客滿座,人們談笑風生,氣氛熱烈。

李昭感歎道,“在城陽時我們也常去酒樓,可那裡的酒樓終究沒有京都繁華,現下就連叫嚷聲都覺十分親切。”

“鄉音自是親切的,不過你在城陽待的這幾年竟未曾染上半分口音?”

李昭聽此捏着嗓子道,“客官可是要奴為您斟酒?”李昭這句話出,用嬌俏的聲音拖長着尾調,配上她故作嬌羞的神态,恨不能讓人溺在其中。

對視幾秒終是李昭先敗下陣來,笑仰着說道,“不來了不來了,我都要被自己吓到了。”

“你這吳侬軟語屬實令人耳目一新。”李時悅笑着調戲到,“小娘子,能否為我來上一曲吳歌?”

兩姐妹在裡間玩鬧,一旁的侍女也跟着湊熱鬧打趣,一時間包廂内也是歡聲笑語。

久未見上菜,李時悅問道,“這麼久還未上菜?”

“再等等,還有人未到。”

話音剛落小二引着一人來到包廂,擡眼便是李明憫笑得有些傻的一張臉,李時悅嫌棄道,“我還以為是哪裡來的貴客,原來是你這毛頭小子,早知是你我就令人早早上菜了。”

“那恐怕是令長姐失望了,我這笨手笨腳确實不得長姐歡心,要不長姐現下說想請哪家的公子小姐我這就派人去邀?”

李昭聽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打趣實在是有些幼稚,開口制止道,“快些止住吧!你們兩人都快歇歇,一來便是你來我往的鬥嘴,今日兩人都折騰了一天,臨到晚上就安安生生吃頓飯吧。”

人齊菜上,三人就着今日的事起頭,你來我往的開始聊天。

李明憫對着兩位姐姐向來不藏私,聊起近日前朝之事,說道,“近日在朝堂之上我可是個香馍馍呢,這不還是托了兩位姐姐的福。”

李時悅好奇,“哦?怎麼個說法?”

“長姐你是不曉得,前些日子傳出你要擇婿的事,那些适齡公子遇上我可是熱絡得很,害得我恨不得日日浸在酒肉席上淹成醪糟,光是打發他們就費了不少時間。為這事父親還指責我近日來讀書不用心,可是委屈死我了。”李明憫這一番話說得輕巧,加之說話時張揚的神情,真就像是尋常人家打發那些想求娶姐姐的少年。

“哦?都是些什麼人在你面前晃?”李昭好奇道。

“好多呢,不過都是些不入流的,那些位高權重家的還要臉面不敢如此明晃晃地跳出來,父親如今可是忌憚着他們呢。”

“如今黨派之争漸起,父親也是煩心得很,你摻和其中可要當心,小心他們拿你作筏子。”

李昭對朝堂黨派之争不感興趣也就不說話,桌邊的窗戶開着,窗外是河水潺潺,夜色初上,船行河中,微風拂面,河水在兩側燈籠燭火的映照下是波光粼粼。李昭對着夜色出神中,被身旁的李明憫撞了下胳膊,恍惚回神道,“何事?”

“阿姐是瞧見什麼了如此出神?連我的話都沒聽到。”

“不過是兩側攤販來往看着十分有趣,一不小心走了神。你剛剛要與我說什麼?”

“剛剛在說你和長姐今日又遇上的柳懷遠,聽長姐說你對他評價甚高,有些好奇而已,阿姐與他接觸不多,怎麼就格外高看他呢?”

李昭哼笑,“他與你差不多的年紀,看起來比你穩重多了,待人接物俱是滴水不漏,這樣的人确實不多見。”

“啊?就這樣啊!我還以為阿姐是覺得他那副皮囊要比常人俊上幾分才另眼相看呢。诶~本以為能從阿姐嘴裡知道些女兒情懷呢!果然還是那個冷心冷面的阿姐啊!”李明憫一句話是說的是越來越誇張,最後甚至搖頭晃腦歎息起來。

李昭在一旁笑看着,李時悅忍不了用扇子狠狠敲了他的頭,見他捧着頭看向下手之人時李昭才笑出了聲說,“怎麼,莫不是我們太子殿下有了少年心事,才會以己度人啊?”

李明憫撒嬌道,“我錯了,阿姐快饒了我吧,我不胡言亂語了。”

食過半李明憫方覺出不對,開口,“為何今日沒有上酒?咱們姐弟難得出來,無酒作伴豈不遺憾。”

李時悅嫌棄道,“你和阿昭不愧是姐弟,想法真是出奇的一緻。”

李明憫不明所以看向李昭,李昭用手掩唇讓自己笑得不要太明顯,“那你得怨你長姐了,今日中午我同她飲酒,一壇不到就恨不得不省人事,如今再飲怕是回不去了。”

“那真是可惜今日美景,今日事多,若是得空我定要随兩位姐姐上山遊樂的。自阿姐回宮後我們三人都沒能好好坐下閑話家常呢。”

李昭點了點兩人說,“我如今還算清閑,倒是你們兩個沒得空閑吧。”

茶足飯飽,李昭喚來了望月,在其耳邊低語幾句,望月退出了包廂。三人都未有起身之意,面上有些疲倦,坐姿也不似剛剛規矩,李明憫更甚向後歪在椅子上,微眯着眼問道,“阿姐讓望月做什麼去了?”

“無甚大事,想起這家店的烏雞湯是一絕,讓望月打包一盞帶回去。”

“阿姐若想吃明日我給阿姐帶一盞回宮便是,放到明日便不新鮮了。”

“非是我吃,是帶給父親的。近來父親太過勞累,晚上我便常派人送去羹湯,現下回去正好也能趕上時辰。”

“父親近來确實勞累,自三十年前一戰至此,大梁如今都未曾緩過氣來,現下好不容易有了喘息休養的時間,朝堂内又開始有了黨政之争,各地農務之事又得盡快有個解決之法,内憂外患的,父親肩上的擔子重到連休息的時間都所剩無幾,隻恨我如今不能再多替父親分擔些。”

提起三十年前的事,三人皆是唏噓,雖未親曆但從國史言官所記之事也知其中慘烈,‘白骨露于野,千裡無雞鳴’的場景讓人不寒而栗,更不要提十二年戰亂讓大梁西南成了空城,後不得不割城求和,大梁多少百姓流離失所,食不飽腹已無從記。言官更是直言寫到‘因帝王之短視,令梁之百姓受戰火十二載’。

李時悅蹙眉說道,“好端端的怎麼又提起這事?”

李明憫提及此事便是氣憤,“這不是前些日子西南邊境傳來奏折,西南的邊陲縣鎮又受侵擾,他們如今是愈發猖狂了。總有一日我大梁必要收複失地,讓他們滾回不毛之地去。”

“那你要知道攘外須得安内,總有一日大梁鐵騎會将他們趕走的。”李昭如此對李明憫說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