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城裡悄無聲息的變了天。
天子雖還是天子,權臣卻已不是那個權臣。
丞相梁永已被誅殺,鄭思這個名字又再次被人提起。
感歎、議論、質疑,這個人的身上有太多被人非議的地方。
從世家公子到蒙冤罪奴,從長公主的面首到新科狀元,他以前便是被議論之人,而現在他做的事,面對的更是從未有過的争議。
天子雖保住了皇位,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早已沒什麼實權了。
而讓天子權力傾覆這事,再怎麼說都是以下犯上之舉。
燕京城裡原本被議論最多的人,是趙德趙将軍。
世人皆以為是趙德做了主導,直到大軍進了城後,聽皇城上的守衛講起當日的情形,再看看丞相之位是誰,才慢慢的回過味來。
百姓們抱着看熱鬧的心思議論着朝局。
在他們的心裡,坐了這個位置的人,不管以前是什麼樣子,以後也都一個德性。
隻是鄭思平了蠻國這個大患,總歸還是能招人待見一點。
鄭思上任後的第一天,便削減了宮裡的用度,叫停了帝王的一切奢靡之舉,以身作則,行節儉之舉。
他的府邸也沒有因為擔任丞相,有什麼變化。
有人說他就是新官上任,做做樣子。
但很快,朝廷也下達了一些減免賦稅的條文。
沒有人知道,這個丞相能走多遠。
梁永死了,卻還有不少官員與他有所牽連糾葛。朝廷的破敗不堪,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善的事情。
但着手去做,便是一個好的開端。
十幾年也好,幾十年也罷,燕京城的人覺得這日子似乎慢慢有了些盼頭。
而關于鄭思的另一件事,也是常被人議論的。
下個月九月初三,他與長公主便要成婚。
提起這二人的事,燕京城裡的百姓也忍不住笑着調侃:“這兩人,可終于要成親了。”
多年來兜兜轉轉,該走到一起的,還是走到了一起。
多年前的長公主,因為被鄭思拒婚,活成了燕京城裡的笑話。
可短短幾年時間,随着時間的流逝,這些便成了溢美之詞。
他們稱贊陳瑤看男人有眼光,一看便是個未來的丞相。
也有人說,長公主陳瑤是個有手段的。嫁過人的寡婦,還能再嫁個頭婚的英俊兒郎。
還有人覺得,長公主貌美,鄭思才是那個有福氣的。
說鄭思居心叵測的人也是有的。
他們說,他娶公主是為了更好的穩固自己的政權。
燕京城裡說什麼的都有,他們二人身上的非議從未斷過。但不管怎麼說,這親是結定了。
***
官員女眷的賞花中,陳瑤雖不在場,卻也成了她們低聲議論的話題。
“聽說長公主回燕京的時候,都有三個月身孕了。”
“鄭大人當年便說長公主驕縱,如今怕也是有了身孕,不得已而為之吧。”
尚書府的楊念帶着自己兩歲多的孩子賞花時,聽到少女們的竊竊私語,不由回憶起了幾年前的事情。
當年,她遞果盒給做官不久的鄭思。
對方猶豫之際,被長公主順水推舟将果盒遞了過去,還好心告訴她,下次可以做口淡一點的。
想到這裡,她望着自己幾歲的孩子,會心一笑。
這些少女的心思她怎會不懂?
燕京城裡想嫁鄭思的貴女數不勝數,誰與他成親,都很難落句好話。
長公主有了身孕這事,在她看來是是喜事。
她望着自己的孩子,溫柔一笑。
父母相愛之下誕生的孩子,本就是該受到祝福的。
長公主生性坦蕩,不受拘束。别人不急,倒是她們這些姑娘們急了。
聽到這些姑娘們還不消停,楊念忍不住開了口。
“各位還是慎言吧。”她輕飄飄的掃視了周圍一眼,“長公主的身份容不得各位在這裡非議,更何況。”
她笑了笑:“他們互相傾心彼此多年,如今公主有喜是水到渠成之事,也算雙喜臨門了。”
少女們對她的話持懷疑态度,望着她們有些不信的神色,楊念直截了當的說破。
“愛對方的神色是藏不住的,你們慢慢會懂的,都散了吧。”
她望着自己的孩子,想到自己的夫君,微微一笑。
是啊,被愛了後就會懂的。
互相傾心的感覺,是藏都藏不住的。
她牽着自己孩子的手去别處賞花,不再理會那些求而不得的少女心。
***
陳瑤的喜服在成婚前已經改了三次了。
她剛回燕京時,腹部還沒有那麼明顯,但之後的一個多月裡,肚子就像吹了氣一樣,任誰都看的出來她是有身孕的。